一种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38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包括位于底部的基础层,连接于基础层两侧边缘的且与其垂直的预制侧壁,连接于预制侧壁顶部之间的顶板,以及位于顶板上的现浇顶层;所述预制侧壁包括主侧壁,以及位于主侧壁顶面的用于方便现浇的限位壁,以及位于主侧壁侧面的用于连接相邻预制侧壁的延伸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输和施工过程安全性高,施工方便,极大地节约了人力和物力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
本技术涉及到装配式地下综合构筑物,具体为一种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
技术介绍
由于传统直埋管线占用地下空间较多,同时管线额铺设往往不能与道路建设同步,造成道路频繁开挖,不但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如粉尘,噪音等。而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便于管理且高效的管道铺设方式,已经在我国被广泛的推广使用,其中装配式预制管廊作为一种新型的地下综合管廊,具有强度大,造价低,工期短等优点。现有技术中,管廊顶层采用现浇的方式进行铺设,由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需要在管廊侧边提前搭设模板,以保证顶层的浇筑,此过程复杂,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且施工效率低。同样在装配式地下室以及地下车库等地方,也存在着这种问题。CN207878505U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预制管廊,包括现浇基础层,壁板,壁板之间的中间板,顶板,以及现浇顶层,通过半预制的方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但是在现浇顶层时,需要在壁板的外侧另安装一模板用于现浇,由于用于放置管廊的深坑空间有限,使模板的安装不方便,费时费力,且由于安装人员水平不一致,很难控制安装的效果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简单,施工过程简单易操作,施工效率高,极大的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包括位于底部的基础层,连接于基础层两侧边缘的且与其垂直的预制侧壁,连接于预制侧壁顶部之间的顶板,以及位于顶板上的现浇顶层;所述预制侧壁包括主侧壁,以及位于主侧壁顶面的用于方便现浇的限位壁,以及位于主侧壁侧面的用于连接相邻预制侧壁的延伸壁。上述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所述预制侧壁上侧边竖直方向上设有多个螺母。上述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所述限位壁,延伸壁与主侧壁之间一体成型。上述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还包括位于两预制侧壁之间的内墙壁。上述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所述预制侧壁的顶面设有与现浇顶层连接的连接钢筋。上述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还包括位于预制侧壁底面的凹槽,以及位于凹槽内的防水条。上述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所述主侧壁与限位板上均设有用于放置连接钢筋的盲孔。上述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所述盲孔内设有灌浆套筒或螺纹筒。上述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所述顶板为叠合板或楼承板。上述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层与预制侧壁之间的的连接方式为灌浆套筒连接、螺栓连接、灌浆管连接或后浇带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本技术的一种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限位壁,在进行现浇顶层的制备时,无需安装模板即可直接浇筑,节约施工时间的同时,节约人力和物力资源,提高施工效率;通过设有延伸壁,当进行预制侧壁之间的连接时,可以只在一侧搭建模板,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通过螺母与模板连接,简单方便,极大的节约了模板安装的空间;由于连接钢筋较长,相比较于直接将钢筋预制在预制侧壁内,通过设有安装连接钢筋的盲孔,使连接钢筋与预制侧壁分离开,方便预制侧壁的运输,同时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方向上的剖视图;图2为预制侧壁的俯视图;图3为预制侧壁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预制侧壁之间连接关系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一种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包括位于底部的可预制可现浇成型的基础层1,连接于基础层1两侧边缘的且与其垂直的预制侧壁2,连接于预制侧壁2顶部之间的顶板3,以及位于顶板3上的现浇顶层4。所述预制侧壁2包括主侧壁5,位于主侧壁5顶面的用于方便现浇的限位壁6,以及位于主侧壁5侧面的用于连接相邻预制侧壁的延伸壁7。为使预制侧壁之间连接时,施工更加方便,在预制侧壁上侧边竖直方向上设有多个螺母12,通过螺栓螺母的连接方式搭建模板,从而进行预制侧壁之间的连接,简单方便,节省模板搭建的空间。所述两预制侧壁之间设有内墙壁8,将综合管廊分为不同的舱,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为了使现浇顶层4与预制侧壁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常在预制侧壁2上预制有连接钢筋9,由于连接钢筋9长度较长,运输不方便,且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产生形变,因此在预制侧壁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连接钢筋9的盲孔10,这样将连接钢筋9与预制侧壁2之间分离开来,方便预制侧壁2的运输,同时提高安全性。通过在盲孔10内设置灌浆套筒13或者波纹管,方便对盲孔10的灌浆。所述预制侧壁2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板,基础层1和现浇顶层4为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顶板3为叠合板或楼承板中的一种或多种,在起支撑模板作用的同时,能够加强综合管廊上顶面的强度。所述基础层1与预制侧壁2之间通过预制在预制侧壁上的底部灌浆套筒11连接,还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灌浆管连接或后浇带连接。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部的基础层,连接于基础层两侧边缘的且与其垂直的预制侧壁,连接于预制侧壁顶部之间的顶板,以及位于顶板上的现浇顶层;所述预制侧壁包括主侧壁,以及位于主侧壁顶面的用于方便现浇的限位壁,以及位于主侧壁侧面的用于连接相邻预制侧壁的延伸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底部的基础层,连接于基础层两侧边缘的且与其垂直的预制侧壁,连接于预制侧壁顶部之间的顶板,以及位于顶板上的现浇顶层;所述预制侧壁包括主侧壁,以及位于主侧壁顶面的用于方便现浇的限位壁,以及位于主侧壁侧面的用于连接相邻预制侧壁的延伸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侧壁上侧边竖直方向上设有多个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壁,延伸壁与主侧壁之间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两预制侧壁之间的内墙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现浇的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伟辰仝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科坤泰装配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