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917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两个连接端,左侧两个所述连接端与右侧两个连接端之间分别活动安装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热介质循环管,两个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机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夹套。该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具备高效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污泥干燥床的操作与维护均很简单,工业污泥处理装置大部分通过污泥干燥床处理污泥,而目前的污泥干燥床加热效率低,相比其他处理设备的处理时间长,影响污泥干燥床发展前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为一种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泥处理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加工过程,污水处理程度越高,就会产生越多的污泥残余物需要加以处理,除非是利用土地处理或污水塘处理污水,否则一般的污水处理厂必须设有污泥处理设施,对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而言,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中最复杂,且花费最高的一部分,国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近年来,在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与积极财政的作用下,城镇污水处理得到了迅速发展。水环境治理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在污水处理时大量产生的污泥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处置,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并严重影响我国节能减排战略政策的实施。现有技术中,由于污泥干燥床的操作与维护均很简单,工业污泥处理装置大部分通过污泥干燥床处理污泥,而目前的污泥干燥床加热效率低,相比其他处理设备的处理时间长,影响污泥干燥床的发展前景,故而提出一种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具备高效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污泥干燥床的操作与维护均很简单,工业污泥处理装置大部分通过污泥干燥床处理污泥,而目前的污泥干燥床加热效率低,相比其他处理设备的处理时间长,影响污泥干燥床发展前景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高效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两个连接端,左侧两个所述连接端与右侧两个连接端之间分别活动安装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热介质循环管,两个所述转轴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机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夹套,所述机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盖,所述机盖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与两个转轴传动连接的驱动装置。优选的,所述机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支脚,且两个支脚分别与两个连接端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转轴呈前后对称分布,且转轴的内部呈空心状,转轴与搅拌叶的内部相连通,搅拌叶呈等距离分布。优选的,两个所述转轴的外侧均设置有齿槽,且两个驱动装置分别通过两个齿链与两个转轴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机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入料管、检修管和泄气管,入料管、检修管和泄气管从左至右依次分布。优选的,所述热夹套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机壳外侧的第二热介质循环管,且机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污泥通过入料管进入到机壳的内部,第一热介质循环管与第二热介质循环管均与热介质循环设备进行连通,第一热介质循环管内部的热介质能够通过套管进入到转轴的内部,转轴内部的热介质可进入到搅拌叶的内部,当驱动装置带动转轴旋转时,具有热介质的搅拌叶能够在对污泥进行搅拌输送的同时对污泥进行热处理干燥脱水,同时第二热介质循环管将热媒输送至热夹套内对位于边缘处的污泥进行加热处理,相对普通污泥干燥床从外向内干燥的效率更高,从而达到了高效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左视剖面图。图中:1机壳、2支脚、3连接端、4转轴、5齿链、6套管、7第一热介质循环管、8驱动装置、9机盖、10入料管、11检修管、12泄气管、13第二热介质循环管、14出料管、15热夹套、16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两个连接端3,机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支脚2,且两个支脚2分别与两个连接端3固定连接,左侧两个连接端3与右侧两个连接端3之间分别活动安装有转轴4,两个转轴4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套管6,套管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热介质循环管7,两个转轴4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6,两个转轴4呈前后对称分布,且转轴4的内部呈空心状,转轴4与搅拌叶16的内部相连通,搅拌叶16呈等距离分布,机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夹套15,机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盖9,机盖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入料管10、检修管11和泄气管12,入料管10、检修管11和泄气管12从左至右依次分布,机盖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与两个转轴4传动连接的驱动装置8,两个转轴4的外侧均设置有齿槽,且两个驱动装置8分别通过两个齿链5与两个转轴4传动连接,热夹套15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机壳1外侧的第二热介质循环管13,且机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14,污泥通过入料管10进入到机壳1的内部,第一热介质循环管7与第二热介质循环管13均与热介质循环设备进行连通,第一热介质循环管7内部的热介质能够通过套管6进入到转轴4的内部,转轴4内部的热介质可进入到搅拌叶16的内部,当驱动装置8带动转轴4旋转时,具有热介质的搅拌叶16能够在对污泥进行搅拌输送的同时对污泥进行热处理干燥脱水,同时第二热介质循环管13将热媒输送至热夹套15内对位于边缘处的污泥进行加热处理,相对普通污泥干燥床从外向内干燥的效率更高,从而达到了高效的目的,驱动装置8可为电机。在使用时,污泥通过入料管10进入到机壳1的内部,第一热介质循环管7与第二热介质循环管13均与热介质循环设备进行连通,第一热介质循环管7内部的热介质能够通过套管6进入到转轴4的内部,转轴4内部的热介质可进入到搅拌叶16的内部,当驱动装置8带动转轴4旋转时,具有热介质的搅拌叶16能够在对污泥进行搅拌输送的同时对污泥进行热处理干燥脱水,同时第二热介质循环管13将热媒输送至热夹套15内对位于边缘处的污泥进行加热处理,相对普通污泥干燥床从外向内干燥的效率更高,从而达到了高效的目的。综上所述,该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污泥通过入料管10进入到机壳1的内部,第一热介质循环管7与第二热介质循环管13均与热介质循环设备进行连通,第一热介质循环管7内部的热介质能够通过套管6进入到转轴4的内部,转轴4内部的热介质可进入到搅拌叶16的内部,当驱动装置8带动转轴4旋转时,具有热介质的搅拌叶16能够在对污泥进行搅拌输送的同时对污泥进行热处理干燥脱水,同时第二热介质循环管13将热媒输送至热夹套15内对位于边缘处的污泥进行加热处理,相对普通污泥干燥床从外向内干燥的效率更高,从而达到了高效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污泥干燥床的操作与维护均很简单,工业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两个连接端(3),左侧两个所述连接端(3)与右侧两个连接端(3)之间分别活动安装有转轴(4),两个所述转轴(4)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套管(6),所述套管(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热介质循环管(7),两个所述转轴(4)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6),所述机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夹套(15),所述机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盖(9),所述机盖(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与两个转轴(4)传动连接的驱动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两个连接端(3),左侧两个所述连接端(3)与右侧两个连接端(3)之间分别活动安装有转轴(4),两个所述转轴(4)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套管(6),所述套管(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热介质循环管(7),两个所述转轴(4)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6),所述机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热夹套(15),所述机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盖(9),所述机盖(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与两个转轴(4)传动连接的驱动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支脚(2),且两个支脚(2)分别与两个连接端(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工业污泥处理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贝谢柯斌余开禄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碧源供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