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消防无人机用起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37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消防无人机用起落架,包括无人机壳体和驱动马达,所述无人机壳体内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缓冲块,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底端固定焊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底端固定焊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支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缓冲块、支撑架、复位弹簧、固定块、缓冲杆和传动杆组成缓冲机构,通过其缓冲机构可以防止无人机在降落时产生较大的震动,导致内部零件的损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消防无人机用起落架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消防无人机用起落架。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剧增,导致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房紧张,地价昂贵,迫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高层建筑林立,给消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当超过云梯消防车的有效作业高度时,消防车无法进行灭火,给人们财产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随着无人机技术不断发展,硬件产业链渐趋成熟,无人机已不仅仅应用于军事方面,现在逐渐也开始应用于民事方面。现有的无人机多数没有较完美的缓冲机构,使无人机在降落时很可能造成内部零件受到震动而受损的情况,且有缓冲机构的多数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大量生产;另外,现有的无人机因体积过小,不能搭载水箱,因此对火灾的救援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多数为观察火灾的受损情况,不能对火灾进行控制。因此,提出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消防无人机用起落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消防无人机用起落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缓冲机构和火灾控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消防无人机用起落架,包括无人机壳体和驱动马达,所述无人机壳体内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缓冲块,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底端固定焊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底端固定焊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支腿,所述无人机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啮合有第一棘槽移动杆与第二棘槽移动杆,所述第一棘槽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棘槽移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优选的,所述无人机壳体的两侧且开设有配合传动杆进行移动的槽孔。优选的,所述缓冲块的底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凸块,所述凹槽与橡胶凸块的大小相匹配。优选的,所述缓冲支腿呈U型设置,且缓冲支腿的材质设置为橡胶。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杆,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优选的,所述无人机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放置室,所述放置室的两侧开设有配合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进行贯穿的圆孔,所述放置室的底端设置为开口状,所述放置室的内部放置有消防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具有缓冲机构的消防无人机用起落架,通过缓冲块、支撑架、复位弹簧、固定块、缓冲杆和传动杆组成缓冲机构,通过其缓冲机构可以防止无人机在降落时产生较大的震动,导致内部零件的损毁,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大规模生产。2、该具有缓冲机构的消防无人机用起落架,通过驱动马达、转动齿轮、第一棘槽移动杆、第二棘槽移动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组成卡合结构,通过其卡合结构可以使无人机在火灾的上方进行打开,使内部的消防球落在火灾处,从而可以对火灾进行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传动机构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无人机壳体;2、固定板;3、缓冲块;4、支撑架;5、复位弹簧;6、固定块;7、缓冲杆;8、传动杆;9、支撑杆;10、缓冲支腿;11、驱动马达;12、转动齿轮;13、第一棘槽移动杆;14、第二棘槽移动杆;15、第一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7、第一挡板;18、第二挡板;19、放置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消防无人机用起落架,包括无人机壳体1和驱动马达11,无人机壳体1内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固定板2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缓冲块3,固定板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支撑架4的内部底端固定焊接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6,缓冲块3的底端开设有凹槽,固定块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凸块,凹槽与橡胶凸块的大小相匹配,这样设置可以使其缓冲的效果最大化,固定块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杆7,缓冲杆7的底端固定焊接有传动杆8,无人机壳体1的两侧且开设有配合传动杆8进行移动的槽孔,这样设置可以使传动杆8可以更将防止的上下移动,传动杆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支腿10,缓冲支腿10呈U型设置,且缓冲支腿10的材质设置为橡胶,这样设置可以在无人机降落时,通过缓冲支腿10可以进行第一次的缓冲,且可以适应各种地形的降落,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缓冲块3、支撑架4、复位弹簧5、固定块6、缓冲杆7和传动杆8组成缓冲机构,通过其缓冲机构可以防止无人机在降落时产生较大的震动,导致内部零件的损毁,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大规模生产;无人机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11,驱动马达1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12,转动齿轮12啮合有第一棘槽移动杆13与第二棘槽移动杆14,第一棘槽移动杆1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5,第一连接杆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17,第二棘槽移动杆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18,第一挡板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杆,第二挡板18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无人机壳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放置室19,放置室19的两侧开设有配合第一挡板17与第二挡板18进行贯穿的圆孔,放置室19的底端设置为开口状,放置室19的内部放置有消防球,通过消防球的设置可以进行控制火灾的蔓延,达到对火灾的控制,这样设置可以通过驱动马达11、转动齿轮12、第一棘槽移动杆13、第二棘槽移动杆14、第一连接杆15、第二连接杆16、第一挡板17和第二挡板18组成卡合结构,通过其卡合结构可以使无人机在火灾的上方进行打开,使内部的消防球落在火灾处,从而可以对火灾进行控制。工作原理:当无人机降落时,无人机落地时的压力就会通过缓冲支腿10进行第一次的缓冲,当缓冲支腿10受到压力时就会将压力传输给支撑杆9,当支撑杆9受到压力时就会将压力传输给传动杆8,当传动杆8受到压力时就会将压力传输给缓冲杆7,当缓冲杆7受到压力时就会将压力传输给固定块6,当固定块6受到压力时就会将压力通过复位弹簧5进行拉伸卸力,当压力过大时,固定块6顶端的橡胶凸块就会卡合在缓冲块3的凹槽中,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消防无人机用起落架,包括无人机壳体(1)和驱动马达(1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壳体(1)内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缓冲块(3),所述固定板(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内部底端固定焊接有复位弹簧(5),所述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杆(7),所述缓冲杆(7)的底端固定焊接有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支腿(10),所述无人机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11),所述驱动马达(1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12),所述转动齿轮(12)啮合有第一棘槽移动杆(13)与第二棘槽移动杆(14),所述第一棘槽移动杆(1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5),所述第一连接杆(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17),所述第二棘槽移动杆(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6),所述第二连接杆(1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冲机构的消防无人机用起落架,包括无人机壳体(1)和驱动马达(1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壳体(1)内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缓冲块(3),所述固定板(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的内部底端固定焊接有复位弹簧(5),所述复位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杆(7),所述缓冲杆(7)的底端固定焊接有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支腿(10),所述无人机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马达(11),所述驱动马达(1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12),所述转动齿轮(12)啮合有第一棘槽移动杆(13)与第二棘槽移动杆(14),所述第一棘槽移动杆(1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5),所述第一连接杆(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17),所述第二棘槽移动杆(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6),所述第二连接杆(1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18)。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军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