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837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缓冲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其提高装置使用寿命的同时,也缩短了装置的维修时间;包括基座、两组收缩杆、两组弹簧、两组限位块、两组第一连接杆、两组固定块、放置主体、电机固定架、电机、多组扇叶和多组通风管,基座内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收缩杆固定在凹槽内,并且弹簧套装在收缩杆上,收缩杆的顶端与限位块连接,限位块也位于基座的凹槽内,并且限位块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杆与固定块连接,并且固定块的顶端固定有油电混合系统,放置主体固定在基座的左端,放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且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在放置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缓冲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是用于油电混合系统缓冲的辅助装置,其在缓冲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使用中发现,由于油电混合系统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导致装置中的部分零件受热老化的速度加快,并且零件表面存在余温,不能及时的进行更换,导致装置的使用寿命较低,同时设备的维修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装置使用寿命的同时,也缩短其维修时间的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包括基座、两组收缩杆、两组弹簧、两组限位块、两组第一连接杆、两组固定块、放置主体、电机固定架、电机、多组扇叶和多组通风管,基座内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收缩杆固定在凹槽内,并且弹簧套装在收缩杆上,收缩杆的顶端与限位块连接,限位块也位于基座的凹槽内,并且限位块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第一连接杆与固定块连接,并且固定块的顶端固定有油电混合系统,放置主体固定在基座的左端,放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且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在放置腔内,电机的输出端与多组扇叶连接,并且多组通风管贯穿基座,同时通风管的左端与放置主体的右端连通。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还包括多组安装块、多组紧固螺栓、多组第二连接杆、多组衔接装置和多组电动推杆,多组安装块通过紧固螺栓均匀对称固定在基座的左右两端,第二连接杆固定在安装块的底端,并且第二连接杆与电动推杆通过衔接装置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衔接装置包括上连接块、下连接块和多组连接螺栓,上连接块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杆连接,下连接块的底端与电动推杆连接,并且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通过连接螺栓螺装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还包括箱门、多组合页和扣手,箱门与放置主体的前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并且扣手固定在箱门上。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还包括隔音棉,隔音棉固定在放置主体的夹层内。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还包括多组防撞橡胶块,防撞橡胶块固定在基座的顶端,位于基座凹槽的左右两侧。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还包括吸尘网,吸尘网固定在放置主体的右侧内侧壁上。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弹簧的材质为弹簧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收缩杆和弹簧使装置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实现减震的目的,同时通过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并通过通风管加快基座内热量的流失,避免基座内的零件受热老化,同时避免零件表面的余温影响维修进度,提高装置使用寿命的同时,也缩短了装置的维修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右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放置主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基座;2、收缩杆;3、弹簧;4、限位块;5、第一连接杆;6、固定块;7、放置主体;8、电机固定架;9、电机;10、扇叶;11、通风管;12、安装块;13、紧固螺栓;14、第二连接杆;15、电动推杆;16、上连接块;17、下连接块;18、连接螺栓;19、箱门;20、合页;21、扣手;22、隔音棉;23、防撞橡胶块;24、吸尘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包括基座1、两组收缩杆2、两组弹簧3、两组限位块4、两组第一连接杆5、两组固定块6、放置主体7、电机固定架8、电机9、多组扇叶10和多组通风管11,基座1内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收缩杆2固定在凹槽内,并且弹簧3套装在收缩杆2上,收缩杆2的顶端与限位块4连接,限位块4也位于基座1的凹槽内,并且限位块4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杆5连接,第一连接杆5与固定块6连接,并且固定块6的顶端固定有油电混合系统,放置主体7固定在基座1的左端,放置主体7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且电机9通过电机固定架8固定在放置腔内,电机9的输出端与多组扇叶10连接,并且多组通风管11贯穿基座1,同时通风管11的左端与放置主体7的右端连通;通过设置收缩杆2和弹簧3使装置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实现减震的目的,同时通过电机9带动扇叶10转动,并通过通风管11加快基座1内热量的流失,避免基座1内的零件受热老化,同时避免零件表面的余温影响维修进度,提高装置使用寿命的同时,也缩短了装置的维修时间。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还包括多组安装块12、多组紧固螺栓13、多组第二连接杆14、多组衔接装置和多组电动推杆15,多组安装块12通过紧固螺栓13均匀对称固定在基座1的左右两端,第二连接杆14固定在安装块12的底端,并且第二连接杆14与电动推杆15通过衔接装置连接;通过设置安装块12、第二连接杆14和电动推杆15,便于控制设备的整体高度,以适用不同型号的油电混合系统,降低装置的使用局限性。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衔接装置包括上连接块16、下连接块17和多组连接螺栓18,上连接块16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杆14连接,下连接块17的底端与电动推杆15连接,并且上连接块16和下连接块17通过连接螺栓18螺装连接;通过设置衔接装置,便于对电动推杆15进行更换,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还包括箱门19、多组合页20和扣手21,箱门19与放置主体7的前端通过合页20转动连接,并且扣手21固定在箱门19上;通过设置箱门19、合页20和扣手21,便于对放置主体7内的零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换,确保装置的运行稳定性。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还包括隔音棉22,隔音棉22固定在放置主体7的夹层内;通过设置隔音棉22,减小噪音对装置的影响,提高装置的环保使用性。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还包括多组防撞橡胶块23,防撞橡胶块23固定在基座1的顶端,位于基座1凹槽的左右两侧;通过设置防撞橡胶块23,避免装置减震过程中固定块6与基座1发生碰撞,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还包括吸尘网24,吸尘网24固定在放置主体7的右侧内侧壁上;通过设置吸尘网24,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通风管11内堆积,确保通风管11的畅通。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弹簧3的材质为弹簧钢;通过设置弹簧钢材质,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提高装置的结构稳定性。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通过设置收缩杆2和弹簧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两组收缩杆(2)、两组弹簧(3)、两组限位块(4)、两组第一连接杆(5)、两组固定块(6)、放置主体(7)、电机固定架(8)、电机(9)、多组扇叶(10)和多组通风管(11),基座(1)内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收缩杆(2)固定在凹槽内,并且弹簧(3)套装在收缩杆(2)上,收缩杆(2)的顶端与限位块(4)连接,限位块(4)也位于基座(1)的凹槽内,并且限位块(4)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杆(5)连接,第一连接杆(5)与固定块(6)连接,并且固定块(6)的顶端固定有油电混合系统,放置主体(7)固定在基座(1)的左端,放置主体(7)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且电机(9)通过电机固定架(8)固定在放置腔内,电机(9)的输出端与多组扇叶(10)连接,并且多组通风管(11)贯穿基座(1),同时通风管(11)的左端与放置主体(7)的右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两组收缩杆(2)、两组弹簧(3)、两组限位块(4)、两组第一连接杆(5)、两组固定块(6)、放置主体(7)、电机固定架(8)、电机(9)、多组扇叶(10)和多组通风管(11),基座(1)内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凹槽,收缩杆(2)固定在凹槽内,并且弹簧(3)套装在收缩杆(2)上,收缩杆(2)的顶端与限位块(4)连接,限位块(4)也位于基座(1)的凹槽内,并且限位块(4)的顶端与第一连接杆(5)连接,第一连接杆(5)与固定块(6)连接,并且固定块(6)的顶端固定有油电混合系统,放置主体(7)固定在基座(1)的左端,放置主体(7)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且电机(9)通过电机固定架(8)固定在放置腔内,电机(9)的输出端与多组扇叶(10)连接,并且多组通风管(11)贯穿基座(1),同时通风管(11)的左端与放置主体(7)的右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安装块(12)、多组紧固螺栓(13)、多组第二连接杆(14)、多组衔接装置和多组电动推杆(15),多组安装块(12)通过紧固螺栓(13)均匀对称固定在基座(1)的左右两端,第二连接杆(14)固定在安装块(12)的底端,并且第二连接杆(14)与电动推杆(15)通过衔接装置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琦刘鲁琦何坤洲陈燕刘华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三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