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携带儿童的电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331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便于携带儿童的电动自行车,包括,座垫支撑部,后轮总成,前轮总成,把手立杆,横梁,后座垫总成,还包括上横梁,上横梁一端固定连接座垫支撑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立杆,上横梁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连接板,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分布,连接板一端固定在第一横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横梁上,前坐垫,前坐垫的前端连接第一连接板,后端连接第二连接板。通过在座垫支撑部和把手立杆之间设置上横梁以及前坐垫的设计,在搭载儿童时,儿童可坐在该前坐垫上,避免儿童站立搭载方式易产生的疲劳、稳定问题,同时,其由于儿童为坐姿,可搭载儿童的身高得到增大,适用面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携带儿童的电动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携带儿童的电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座垫支撑部,后轮总成,前轮总成,把手立杆,横梁,后座垫总成,横梁一端固定连接座垫支撑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立杆,把手立杆下端固定连接前轮总成,后轮总成固定连接座垫支撑部、后座垫总成,后座垫总成固定连接座垫支撑部。该种电动自行车由于座垫支撑部和把手立杆之间的连接部件为横梁,因此,无法携带儿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踏板式的电动自行车,该类电动自行车的踏板处用于放置电池盒,同时,在载儿童时,儿童可站立在踏板上,但是,这类电动自行车搭载儿童的方式,使得儿童只能站立,长期站立,儿童易疲劳,站不稳,由于儿童身高问题以及骑车人的视线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导致搭载的儿童身高受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儿童的电动自行车,通过在座垫支撑部和把手立杆之间设置上横梁以及前坐垫的设计,在搭载儿童时,儿童可坐在该前坐垫上,避免儿童站立搭载方式易产生的疲劳、稳定问题,同时,其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携带儿童的电动自行车,包括,座垫支撑部,后轮总成,前轮总成,把手立杆,横梁,后座垫总成,横梁一端固定连接座垫支撑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立杆,把手立杆下端固定连接前轮总成,后轮总成固定连接座垫支撑部、后座垫总成,后座垫总成固定连接座垫支撑部,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上横梁,上横梁一端固定连接座垫支撑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立杆,上横梁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对称设置,/n连接板,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分布,连接板一端固定在第一横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横梁上,/n前坐垫,前坐垫的前端连接第一连接板,后端连接第二连接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携带儿童的电动自行车,包括,座垫支撑部,后轮总成,前轮总成,把手立杆,横梁,后座垫总成,横梁一端固定连接座垫支撑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立杆,把手立杆下端固定连接前轮总成,后轮总成固定连接座垫支撑部、后座垫总成,后座垫总成固定连接座垫支撑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上横梁,上横梁一端固定连接座垫支撑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把手立杆,上横梁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对称设置,
连接板,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分布,连接板一端固定在第一横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横梁上,
前坐垫,前坐垫的前端连接第一连接板,后端连接第二连接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从举吉文宏杨业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特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