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扶式抛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58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扶式抛丸机,包括手扶机构、走行架以及具有反弹仓、分离仓和抛丸室的抛丸结构本体,手扶机构与走行架分别设置于抛丸结构本体的两侧,抛丸结构本体的分离仓底部成型有沉降室,沉降室靠近抛丸室的侧壁与抛丸室之间设置有直管式的丸料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分离仓底部成型沉降室,沉降室与抛丸室之间具有直连的空间,从而可容下直管式的丸料阀直接连接,以提高丸料输送的顺畅性以及降低丸料对丸料阀管道的冲击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扶式抛丸机
本技术涉及表面抛丸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扶式抛丸机。
技术介绍
手扶式移动抛丸机由于其具备小体积和高灵活性特点,当其进行抛丸作业时更需要具备流畅性与稳定性,才能保证丸料能够击打均匀与流畅回收,而正是由于手扶式移动抛丸机的小体积特点,丸料在整个抛丸室、反弹仓和分离仓内高速运动,很容易造成刚性撞击损坏或破裂。尤其是作为连接分离仓与抛丸室的丸料阀部分,现有的手扶抛丸机的丸料阀一般设置在分离仓底部,并且丸料阀采用了弯管的形式来作为丸料的传输通道,高速冲击的丸料非常容易损伤将丸料阀的弯管式管道,并且弯管式的丸料阀也降低了一定丸料输送的顺畅性。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扶式抛丸机,该抛丸机通过在分离仓底部成型沉降室,沉降室与抛丸室之间具有直连的空间,从而可容下直管式的丸料阀直接连接,以提高丸料输送的顺畅性以及降低丸料对丸料阀管道的冲击损伤。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扶式抛丸机,包括手扶机构、走行架以及具有反弹仓、分离仓和抛丸室的抛丸结构本体,手扶机构与走行架分别设置于抛丸结构本体的两侧,抛丸结构本体的分离仓底部远离抛丸室的一侧成型有沉降室,沉降室靠近抛丸室的侧壁与抛丸室之间设置有直管式的丸料阀。进一步地,沉降室靠近抛丸室的侧壁沿抛丸室连接丸料阀的侧壁的倾斜方向布置,且沉降室靠近抛丸室侧壁所在的平面与抛丸室连接丸料阀侧壁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夹角。进一步地,走行架包括支架板和滚轮组件,支架板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抛丸室,且支架板的上端朝远离抛丸结构本体的一侧倾斜,支架板上安装有可调节上下位置的动力电机,动力电机通过皮带轮组件与抛丸室内的抛丸头组件连接,滚轮组件安装在抛丸室的壳体下部。进一步地,动力电机的外壳通过锁紧螺栓与支架板的上部连接,锁紧螺栓一端穿过动力电机的外壳以及支架板并配合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栓穿过支架板处的孔为条形孔,锁紧螺栓可沿条形孔上下滑动。进一步地,抛丸结构本体的分离仓上部固定有除尘连接管,除尘连接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斜撑段和连接段,斜撑段一端与分离仓固定连接并与分离仓的内腔连通,斜撑段另一端朝远离抛丸室一侧倾斜,连接段位于动力电机的上方。进一步地,支架板上部安装有除尘管固定器。进一步地,滚轮组件包括支架和滚轮,支架包括轮轴以及固定在轮轴上的支杆,支杆一端与抛丸室的壳体铰接,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轮轴的端部,轮轴上设置有调节螺栓,支架板底部设置有用于与调节螺栓端部相互抵接的限位块。进一步地,手扶机构包括手扶架、连接套以及安装有走行轮的轮架,轮架上固定有定位轴,连接套活动套装在定位轴上,且连接套与反弹仓固定连接,定位轴远离轮架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与连接套之间设置有套装在定位轴上的弹簧,轮架铰接有支承杠杆,支承杠杆一端与连接套远离弹簧的一端接触并形成限位,支承杠杆另一端与手扶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轮架上安装有用于驱动走行轮行走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主动电机和传动轮组件,主动电机与传动轮组件的输入端连接,传动轮组件的输出端与走行轮的轮轴连接。进一步地,轮架上固定有防护罩,传动轮组件设置于防护罩内,防护罩靠近抛丸结构本体的一侧向下倾斜。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丸机通过在分离仓底部成型沉降室,沉降室不仅具有沉降集料的作用,而且沉降室一侧侧壁与与抛丸室之间具有直连的空间,从而可容下直管式的丸料阀直接连接,改变了传统弯管式的丸料阀管身的形式,这种通过增设中转平台来达到与抛丸室直连的形式,不仅可提高丸料输送的顺畅性,保证丸料在分离仓与丸料阀之间顺畅流动,而且沉降室具有沉降集料的功能,通过初步沉降后再进入直管式的丸料阀内不会对丸料阀的内壁,尤其是管身内壁造成过大的冲击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丸机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丸机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扶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走行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走行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标:1-抛丸结构本体;2-手扶机构;3-走行架;4-丸料阀;5-除尘管固定器;6-控制箱;11-抛丸室;12-反弹仓;13-分离仓;14-沉降室;15-除尘连接管;21-手扶架;22-轮架;23-走行轮;24-连接套;25-定位轴;26-支承杠杆;27-动力机构;31-支架板;32-滚轮组件;33-动力电机;34-皮带轮组件;35-锁紧螺栓;36-条形孔;37-抛丸头组件;38-限位块;151-斜撑段;152-连接段;271-主动电机;272-传动轮组件;273-防护罩;321-轮轴;322-滚轮;323-支杆;324-调节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扶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扶机构、走行架以及具有反弹仓、分离仓和抛丸室的抛丸结构本体,所述手扶机构与所述走行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抛丸结构本体的两侧,所述抛丸结构本体的分离仓底部远离所述抛丸室的一侧成型有沉降室,所述沉降室靠近所述抛丸室的侧壁与所述抛丸室之间设置有直管式的丸料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扶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扶机构、走行架以及具有反弹仓、分离仓和抛丸室的抛丸结构本体,所述手扶机构与所述走行架分别设置于所述抛丸结构本体的两侧,所述抛丸结构本体的分离仓底部远离所述抛丸室的一侧成型有沉降室,所述沉降室靠近所述抛丸室的侧壁与所述抛丸室之间设置有直管式的丸料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靠近所述抛丸室的侧壁沿所述抛丸室连接所述丸料阀的侧壁的倾斜方向布置,且所述沉降室靠近所述抛丸室侧壁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抛丸室连接所述丸料阀侧壁所在的平面之间存在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架包括支架板和滚轮组件,所述支架板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所述抛丸室,且所述支架板的上端朝远离所述抛丸结构本体的一侧倾斜,所述支架板上安装有可调节上下位置的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通过皮带轮组件与所述抛丸室内的抛丸头组件连接,所述滚轮组件安装在所述抛丸室的壳体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扶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机的外壳通过锁紧螺栓与所述支架板的上部连接,所述锁紧螺栓一端穿过所述动力电机的外壳以及所述支架板并配合有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支架板处的孔为条形孔,所述锁紧螺栓可沿所述条形孔上下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扶式抛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结构本体的分离仓上部固定有除尘连接管,所述除尘连接管包括相互连接的斜撑段和连接段,所述斜撑段一端与所述分离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分离仓的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昌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蜀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