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池测试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44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41
一种软包电池测试探针,包括极耳接触板、固定单元和磁铁单元,极耳接触板为导电器件,包括第一导板体和第二导板体,第一、二导板体的内端面的头尾两端部均设有安装区;第一导板体的外端面设有极耳接触区,极耳接触区设有信号连接端;固定单元为绝缘器件,夹设于第一导板体和第二导板体之间,包括印制板导向块、印制板头部安装件及印制板底部滑块,印制板导向块安装在第一导板体内端面头部的安装区,印制板头部安装件、印制板底部滑块分别与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头尾部的安装区固连;印制板底部滑块面向头部安装件的端面上设有一滑槽;磁铁单元安装于第二导板体的内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配型更换操作方便、压接可靠性高、兼容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池测试探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包电池测试探针,属于电池测试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软包电池的化成和分容测试中,电池与测试设备的连接主要依靠鳄鱼夹形式,采用这种方式,存在接线麻烦,接线多,容易错接的风险。因此,外部传输导线与电池极耳之间的电连接件,是电池化成和分容设备中重要的基础部件,而且是极其重要的部件。为此,采用探针连接是一种很好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电池极耳与充放电设备之间的可靠连接,简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现有探针技术,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存在电池极耳尺寸与探针相配问题,即兼容不方便;第二,探针与电池极耳之间的接触电阻大;第三,探针容易损伤电池极耳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型更换操作方便、压接可靠性高、兼容性更强,适用于软包电池充测试设备使用的软包电池探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测试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现电池与测试机构之间的电路导通的极耳接触板、用于固定探针的固定单元以及用于夹紧极耳的磁铁单元,其中:所述极耳接触板为导电器件,包括第一导板体和与第一导板体平行正对的第二导板体,所述第一、二导板体的内端面的头尾两端部均设有安装区,并保持两导板体的安装区正对形成用于安装固定单元的间隙;所述第一导板体的外端面设有用于与软包电池极耳接触连接的极耳接触区,极耳接触区设有信号连接端,用于与外置的测试设备电连接以实现电池与测试设备之间电路导通;所述固定单元为绝缘器件,夹设于第一导板体和第二导板体之间,包括印制板导向块、印制板头部安装件及印制板底部滑块,印制板导向块安装在第一导板体内端面头部的安装区,印制板头部安装件相对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头部的安装区固连,印制板底部滑块相对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尾部的安装区固连,使得印制板头部安装件与印制板底部滑块之间留有容纳滑轨的滑动空间;所述印制板底部滑块面向头部安装件的端面上设有一滑槽;所述磁铁单元安装于第二导板体的内表面,用于夹紧电池极耳的同时,实现电池极耳与测试设备之间的电路导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板体和第二导板体均为一长条形的板体结构,其内端面的两端部分别为安装区,第二导板体的内端面上设有卡入磁铁单元的卡槽,卡槽与两端的安装区之间留有空白区;第一导板体的外端面上设有极耳接触区,并且所述极耳接触区与两端的安装区之间留有空白区;所述极耳接触区包括感应电压区和通电电流区,并且感应电压区与通电电流区之间通过绝缘区隔开留有绝缘间隙。优选的,所述印制板头部安装件由导向部、主体固定部以及侧向伸出部构成,导向部、主体固定部以及侧向伸出部一体成型;所述主体固定部安装于导板体头部的安装区,其上端安装导向部,并保持导向部的导向尖端沿接触板长度方向朝外,侧向伸出部设置于主体固定部的侧面。优选的,所述导向部为三棱柱,导向部在导板体或者平行于导板体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矩形。优选的,所述印制板底部滑块包括主体滑块和侧向伸出块,所述主体滑块为由横部和竖部组成的“7”字型结构,其中横部的顶面上设有T型滑槽,横部的长度大于接触板的宽度,使得横部的端部落在空间之外,竖部安装于导板体下部的安装区,竖部的上部侧面设置侧向伸出块,并保持侧向伸出块与印制板头部安装件的侧向伸出部正对。优选的,所述印制板导向块的上端设有一导向斜面,并且所述导向斜面与印制板头部安装件的导向部的第一导向斜面处于同一斜平面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板体的头端具有斜切面,并且斜切面与导向部的第二导向斜面处于同一斜平面上。优选的,所述磁铁单元包括连接部和磁铁,所述磁铁通过连接部安装于第二导板体内端面的卡槽处,使得磁铁沿垂直于第二导板体的方向伸缩以实现整个探针的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第一,解决了电池极耳尺寸与探针相配问题,即换型更方便,探针适用范围更广;第二,一定程度上解决探针与电池极耳之间的接触电阻大的问题;第三,探针的接触板与极耳接触,极大的降低了对电池极耳表面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的左视图;图4是印制板头部安装件的结构图;图5是印制板底部滑块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测试探针,包括用于实现电池与测试机构之间的电路导通的极耳接触板1、用于固定探针的固定单元2以及用于夹紧极耳的磁铁单元3,其中:所述极耳接触板1为导电器件,包括第一导板体1a和与第一导板体平行正对的第二导板体1b,所述第一、二导板体的内端面的头尾两端部均设有安装区,并保持两导板体的安装区正对形成用于安装固定单元的间隙;所述第一导板体的外端面设有用于与软包电池极耳接触连接的极耳接触区11,极耳接触区11设有信号连接端,用于与外置的测试设备电连接以实现电池与测试设备之间电路导通;;所述固定单元2为绝缘器件,夹设于第一导板体和第二导板体之间,包括印制板导向块21、印制板头部安装件22及印制板底部滑块23,印制板导向块21安装在第一导板体内端面头部的安装区,印制板头部安装件相对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头部的安装区固连,印制板底部滑块相对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尾部的安装区固连,使得印制板头部安装件与印制板底部滑块之间留有容纳滑轨的滑动空间;所述印制板底部滑块23面向头部安装件的端面上设有一滑槽233;所述磁铁单元3安装于第二导板体的内表面,第一导体板与测试设备连接,再与正极耳接触;第二导体板与测试设备连接,再与负极耳接触,用于夹紧电池极耳的同时,实现电池极耳与测试设备之间的电路导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板体和第二导板体均为一长条形的板体结构,其内端面的两端部分别为安装区,第二导板体的内端面上设有卡入磁铁单元的卡槽,卡槽与两端的安装区之间留有空白区;第一导板体的外端面上设有极耳接触区11,并且所述极耳接触区与两端的安装区之间留有空白区;所述极耳接触区11包括感应电压区和通电电流区,并且感应电压区与通电电流区之间通过绝缘区隔开留有绝缘间隙。优选的,所述印制板头部安装件22由导向部221、主体固定部222以及侧向伸出部223构成,导向部221、主体固定部222以及侧向伸出部223一体成型;所述主体固定部222的上端安装导向部221,并保持导向部221的导向尖端沿接触板长度方向朝外,侧向伸出部223设置于主体固定部222的侧面。优选的,所述导向部221为三棱柱,导向部221在极耳接触板或者平行于极耳接触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矩形。优选的,所述印制板底部滑块23包括主体滑块231和侧向伸出块232,所述主体滑块231为由横部和竖部组成的“7”字型结构,其中横部的顶面上设有T型的滑槽233,横部的长度大于接触板的宽度,使得横部的端部落在空间之外,竖部通过螺丝安装于接触板下部的安装区,竖部的上部侧面设置侧向伸出块,并保持侧向伸出块与印制板头部安装件的侧向伸出部正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电池测试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现电池与测试机构之间的电路导通的极耳接触板、用于固定探针的固定单元以及用于夹紧极耳的磁铁单元,其中:/n所述极耳接触板为导电器件,包括第一导板体和与第一导板体平行正对的第二导板体,所述第一、二导板体的内端面的头尾两端部均设有安装区,并保持两导板体的安装区正对形成用于安装固定单元的间隙;所述第一导板体的外端面设有用于与软包电池极耳接触连接的极耳接触区,极耳接触区设有信号连接端,用于与外置的测试设备电连接以实现电池与测试设备之间电路导通;;/n所述固定单元为绝缘器件,夹设于第一导板体和第二导板体之间,包括印制板导向块、印制板头部安装件及印制板底部滑块,印制板导向块安装在第一导板体内端面头部的安装区,印制板头部安装件相对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头部的安装区固连,印制板底部滑块相对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尾部的安装区固连,使得印制板头部安装件与印制板底部滑块之间留有容纳滑轨的滑动空间;所述印制板底部滑块面向头部安装件的端面上设有一滑槽;/n所述磁铁单元安装于第二导板体的内表面,用于夹紧电池极耳的同时,实现电池极耳与测试设备之间的电路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测试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现电池与测试机构之间的电路导通的极耳接触板、用于固定探针的固定单元以及用于夹紧极耳的磁铁单元,其中:
所述极耳接触板为导电器件,包括第一导板体和与第一导板体平行正对的第二导板体,所述第一、二导板体的内端面的头尾两端部均设有安装区,并保持两导板体的安装区正对形成用于安装固定单元的间隙;所述第一导板体的外端面设有用于与软包电池极耳接触连接的极耳接触区,极耳接触区设有信号连接端,用于与外置的测试设备电连接以实现电池与测试设备之间电路导通;;
所述固定单元为绝缘器件,夹设于第一导板体和第二导板体之间,包括印制板导向块、印制板头部安装件及印制板底部滑块,印制板导向块安装在第一导板体内端面头部的安装区,印制板头部安装件相对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头部的安装区固连,印制板底部滑块相对的两端面分别与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尾部的安装区固连,使得印制板头部安装件与印制板底部滑块之间留有容纳滑轨的滑动空间;所述印制板底部滑块面向头部安装件的端面上设有一滑槽;
所述磁铁单元安装于第二导板体的内表面,用于夹紧电池极耳的同时,实现电池极耳与测试设备之间的电路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电池测试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板体和第二导板体均为一长条形的板体结构,其内端面的两端部分别为安装区,第二导板体的内端面上设有卡入磁铁单元的卡槽,卡槽与两端的安装区之间留有空白区;第一导板体的外端面上设有极耳接触区,并且所述极耳接触区与两端的安装区之间留有空白区;所述极耳接触区包括感应电压区和通电电流区,并且感应电压区与通电电流区之间通过绝缘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骥曹政郭凯华刘伟章炜军张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