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8686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蚕丝纤维‑汉麻纤维‑棉纤维复合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复合无纺布由直铺铺网得到的蚕丝纤维网层和全交叉铺网得到的汉麻‑棉纤维网层铺叠经过水刺工艺制备得到汉麻‑棉纤维网层是汉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后制备得到的纤维网。该无纺布材料结合了蚕丝、汉麻和棉纤维三者的优点,避免了缺点:蚕丝纤维层接触皮肤,纵向排列的纤维易于经血的纵向扩散,不易侧漏;汉麻‑棉纤维层接触卫生巾的导流层,保证了无纺布的抗菌性,减少了汉麻纤维的用量,避免较粗的汉麻纤维接触皮肤,引起不适;制成卫生巾后,作为面层,这种结构易于经血的下渗,并向四周扩散,解决经血侧漏的问题,增强了卫生巾的安全性和干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无纺布广泛应用于医用品、卫生用品中。卫生制品中用到的无纺布有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热轧无纺布、纯棉无纺布。棉纤维线密度1.54~2.5dtex,经脱脂漂白后,制成水刺布质感较蚕丝水刺布差,一般是全棉材料做出的水刺布才能用于卫生巾表面,耐磨性较好,纤维间结合较松厚,吸水性好,应用于卫生巾面层,经血吸收快,但是使用后较湿,不够干爽,不够柔软舒适。汉麻纤维具有良好的天然抗菌性和良好的吸湿放湿性,纤维线密度1.8~3.15dtex,制成水刺无纺布后,无纺布的抗菌性和干爽性好,但舒适性差。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也是一种天然纤维,富含18中人体有益的氨基酸,。蚕丝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撤消外力后可轻松恢复原状,内胎不结饼,不发闷,不缩拢,均匀柔和,可永久免翻使用。蚕丝纤维的纤维线密度0.9~1.6dtex,纤维间结合紧密,制成水刺无纺布后吸水性差,虽然质感柔然舒适,但是应用于卫生巾面层,经血下渗速度慢,易造成侧漏等问题。同时,蚕丝和汉麻纤维易产生静电,同时汉麻纤维较棉纤维粗、硬,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纤维的静电和最终无纺布的舒适性问题。目前,市场上将蚕丝纤维、汉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制备无纺布技术不成熟,市场上没有将蚕丝纤维、汉麻纤维、棉纤维制成的复合无纺布应用于卫生制品面层中。CN201811577137.8公开了一种含有汉麻纤维的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卫生巾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面层、吸收层和底层,所述的面层和吸收层的材质均为汉麻纤维与甲壳素纤维混合制成,吸收层还可以加入桑蚕丝纤维、棉纤维和改性玉米秸秆纤维。但是其并非利用蚕丝纤维、汉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制备无纺布用于面层,对于卫生巾相关制品来说,对于面层和吸收层的要求是不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蚕丝纤维-汉麻纤维-棉纤维复合的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无纺布。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无纺布。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复合无纺布在制备一次性卫生用品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蚕丝纤维网层和汉麻-棉纤维网层组成的无纺布,采用半交叉平行铺网技术,蚕丝层为直铺,汉麻-棉纤维层为全交叉,所述汉麻-棉纤维网层是汉麻纤维和棉纤维以一定比例混合后制备得到的纤维网,具体制备流程见图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一种复合无纺布,由蚕丝纤维网层和汉麻-棉纤维网层铺叠经过水刺工艺制备得到,蚕丝层为直铺铺网得到的,汉麻-棉纤维网层为全交叉铺网得到的,所述汉麻-棉纤维网层是汉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后制备得到的纤维网层。优选地,蚕丝纤维网层铺网2层和汉麻-棉纤网铺网4层,蚕丝纤维网层的克重为12±2g/m2,汉麻-棉纤维网层的克重为22±2g/m2。优选地,汉麻纤维和棉纤维用量的质量比为0.3~0.8:1。更优选地,汉麻纤维和棉纤维用量的质量比为0.5:1。半交叉工艺就是直铺工艺和全交叉工艺复合后的一直成型技术,常规的半交叉技术综合了直铺和全交叉铺网技术的优点,无纺布均匀度更好,纵横向强度可调范围大,半交叉工艺示意图见图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要求保护一种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蚕丝纤维预处理:蚕丝纤维均匀喷洒含有抗静电剂的油剂,蚕丝纤维预处理的目的是解决静电问题,不使用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易形成严重的飞花,影响纤网的均匀性;S2、制备蚕丝纤维网:对预处理后的蚕丝纤维依次进行初步开松、精开松、纤维分解、精梳理,以单纤维化,送入储棉箱、梳理机均匀直铺成网,其中储棉箱内压力800~850Pa,梳理机给棉罗拉喂入速度0.4~0.50m/min,锡林速度700~1200m/min,输出纤网速度30~40m/min,这些参数以保证成网的蚕丝纤维的质量,制得的成网的蚕丝纤维的平均长度38mm,平均细度为1.46dtex,蚕丝纤维网层的克重为12±2g/m2;S3、汉麻纤维预处理:汉麻纤维均匀喷洒预处理溶液,预处理溶液含有油剂和水组成,油剂含有抗静电剂和柔软剂;S4、制备汉麻-棉纤维网:1)预处理后的汉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后,依次去除棉纤维中的大杂和重杂、初步开松、去除异性纤维、精开松排降细杂、细致梳理、送入储棉箱、梳理机均匀成网,其中棉箱压力850~950Pa,梳理机给棉罗拉喂入速度1.00~1.20m/min,锡林速度800~1000m/min,输出纤网速度38~42m/min,2)两层汉麻-棉纤维网经过全交叉铺网重叠为4层,之后进行牵伸,牵伸倍数分为7级,每级的牵伸倍数为1.10~1.20,牵伸比1.5~2.0,喂入牵伸机的汉麻-棉纤维网厚,通过牵伸机把汉麻-棉纤维网变薄,牵伸倍数的调整,控制汉麻-棉纤维网的克重,输出汉麻-棉纤维网的不匀率4.0~5.0%;S5、复合纤网水刺缠结加固:将制备好的4层交叉汉麻-棉纤维网和2层直铺蚕丝纤维网铺叠在一起制备复合纤网,蚕丝网在棉纤网的上面,复合纤网通过预湿、水刺、真空抽吸,加固成复合水刺无纺布;S6、脱脂漂白:放入温度为100~105℃、压力为5MPa的压力容器内,依次加入精炼剂F403~5g/L,硅酸钠0.4~0.7g/L、32%(w/v)的氢氧化纳5~7g/L,27.5%(v/v)的双氧水14~18g/L,脱脂漂白1~3h,加入0.5~0.7g/L柠檬酸中和,这里硅酸盐作为稳定剂使用;S7、烘干:经水刺后的蚕丝-汉麻-棉复合无纺布经过负压真空抽吸、滚筒预烘、圆网热风穿透式烘干机,快速的将残留在无纺布材料中的水分排出。两层汉麻-棉纤维网经过全交叉铺网重叠为4层后连同2层直铺蚕丝纤维网进行复合纤网水刺缠结加固,使得制备的无纺布的性能指标更具有优势,特别是吸收率显著优于蚕丝-汉麻-棉-纤维混纺制备的6层纤维网进行复合纤网水刺缠结加固制备得到的无纺布。优选地,蚕丝纤维预处理,在环境温度22~28℃,湿度52~60%的条件下,向蚕丝纤维喷洒油剂。优选地,蚕丝纤维预处理,蚕丝纤维均匀喷含有抗静电剂的喷洒油剂,处理24~48小时。更优选地,蚕丝纤维预处理,喷洒油剂处理36小时。优选地,蚕丝纤维预处理,油剂中抗静电剂:水的用量质量比为1:3~10。更优选地,蚕丝纤维预处理,油剂中抗静电剂:水的用量质量比为1:6。优选地,蚕丝纤维预处理,按照油剂:蚕丝纤维=1:20~100的质量比使用油剂。更优选地,蚕丝纤维预处理,按照油剂:蚕丝纤维=1:30的质量比使用油剂。优选地,制备蚕丝纤维网和/或制备汉麻-棉纤维网,利用圆盘抓棉机抓取喂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由蚕丝纤维网层和汉麻-棉纤维网层铺叠经过水刺工艺制备得到,蚕丝层为直铺铺网得到的,汉麻-棉纤维网层为全交叉铺网得到的,所述汉麻-棉纤维网层是汉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后制备得到的纤维网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由蚕丝纤维网层和汉麻-棉纤维网层铺叠经过水刺工艺制备得到,蚕丝层为直铺铺网得到的,汉麻-棉纤维网层为全交叉铺网得到的,所述汉麻-棉纤维网层是汉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后制备得到的纤维网层。


2.一种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蚕丝纤维预处理:蚕丝纤维均匀喷含有抗静电剂的喷洒油剂;
S2、制备蚕丝纤维网:对预处理后的蚕丝纤维依次进行初步开松、精开松、纤维分解、精梳理,以单纤维化,送入储棉箱、梳理机均匀直铺成网,其中储棉箱内压力800~850Pa,梳理机给棉罗拉喂入速度0.4~0.50m/min,锡林速度700~1200m/min,输出纤网速度30~40m/min;
S3、汉麻纤维预处理:汉麻纤维均匀喷洒预处理溶液,预处理溶液含有油剂和水组成,油剂含有抗静电剂和柔软剂;
S4、制备汉麻-棉纤维网:
1)预处理后的汉麻纤维和棉纤维混合后,依次去除棉纤维中的大杂和重杂、初步开松、去除异性纤维、精开松排降细杂、细致梳理、送入储棉箱、梳理机均匀成网,其中棉箱压力850~950Pa,梳理机给棉罗拉喂入速度1.00~1.20m/min,锡林速度800~1000m/min,输出纤网速度38~42m/min;
2)两层棉纤维网经过全交叉铺网重叠为4层,之后进行牵伸,牵伸倍数分为7级,每级的牵伸倍数为1.10~1.20,牵伸比1.5~20;
S5、复合纤网水刺缠结加固:将制备好的4层交叉汉麻-棉纤维网和2层直铺蚕丝纤维网铺叠在一起制备复合纤网,蚕丝网在棉纤网的上面,复合纤网通过预湿、水刺、真空抽吸,加固成复合水刺无纺布;
S6、脱脂漂白:放入温度为100~105℃、压力为5MPa的压力容器内,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琴刘少峰邱永龙徐多乐刘凯华颜肖辉裴新梅李伏君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