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干胶蒸汽补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684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干胶蒸汽补水装置,包括补水装置、导向轮、张力轮、进料轮和出料轮,所述导向轮分别设置在补水装置两侧,所述张力轮分别设置在导向轮远离补水装置的一侧,所述进料轮和出料轮分别设置在两侧张力轮远离导向轮的一侧,上光膜从进料轮进入,通过张力轮保持张力,由导向轮进行导向,最后通过出料轮出料,通过补水装置对底纸进行补水,恢复其表面张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不干胶蒸汽补水装置,通过张力轮保持底纸的张力,由设置在导向轮间的补水装置为底纸和胶水进行补水工序,为烘干的胶水和底纸提供的水分,恢复胶水的粘合力和底纸的张力,省去静置补水的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完成对胶水和底纸,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干胶蒸汽补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干胶蒸汽补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不干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底纸上涂抹胶水,然后经过长时间的加热烘干,使胶水和底纸失去水分,然后将涂抹有胶水的底纸与面材压合,形成不干胶;但是经过烘干的胶水虽然方便后续的压合工序,但是成品不干胶会因为胶水过于干燥失去贴合力,而且烘干后的底纸会失去表面的张力,容易在生产过程中破裂,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将成品不干胶放入补水箱中静置补水,但是这样不仅会提高生产成本,还会降低生产效率。因此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补水高效,节省时间的不干胶蒸汽补水装置。本技术一种不干胶蒸汽补水装置,包括补水装置、导向轮、张力轮、进料轮和出料轮,所述导向轮分别设置在补水装置两侧,所述张力轮分别设置在导向轮远离补水装置的一侧,所述进料轮和出料轮分别设置在两侧张力轮远离导向轮的一侧,上光膜从进料轮进入,通过张力轮保持张力,由导向轮进行导向,最后通过出料轮出料,通过补水装置对底纸进行补水,恢复其表面张力。进一步地,所述补水装置包括水箱、汽化室、导汽杆、送汽管、出汽口、换能片和旋转电机,所述水箱分别设置在汽化室两侧,所述导汽杆垂直设置在汽化室内,所述汽化室顶部连接送汽管,所述送汽管顶部连接出汽口,所述汽化室底部设置有换能片,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汽化室底部,所述旋转电机连接导汽杆。进一步地,所述出汽口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喷口。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与汽化室间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设置在隔板内,所述隔板垂直设置在水箱与汽化室间。进一步地,所述隔板朝向水箱的一侧附着有防水层。进一步地,所述注水口上安装有电磁水阀,用于控制进入汽化室内的水量。进一步地,所述水箱远离汽化室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水箱内的水。进一步地,所述导汽杆上水平设置有若干个导汽叶片,用于将水汽导入出汽口。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电机位于换能片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不干胶蒸汽补水装置,通过张力轮保持底纸的张力,由设置在导向轮间的补水装置为底纸和胶水进行补水工序,为烘干的胶水和底纸提供的水分,恢复胶水的粘合力和底纸的张力,省去静置补水的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完成对胶水和底纸,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补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补水装置,11、水箱,12、汽化室,13、导汽杆,131、导汽叶片,14、送汽管、15、出汽口、151、喷口,16、换能片,17、旋转电机,18、注水口,181、电磁水阀,19、隔板,191、防水层,110、进水口,111、加热装置,2、导向轮,3、张力轮,4、进料轮,5、出料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方案”、“一些方案”、“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方案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方案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方案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方案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不干胶蒸汽补水装置,包括补水装置1、导向轮2、张力轮3、进料轮4和出料轮5,所述导向轮2分别设置在补水装置1两侧,所述张力轮3分别设置在导向轮2远离补水装置1的一侧,所述进料轮4和出料轮5分别设置在两侧张力轮3远离导向轮2的一侧,上光膜从进料轮4进入,通过张力轮3保持张力,由导向轮2进行导向,最后通过出料轮5出料,通过补水装置1对底纸进行补水,恢复其表面张力。所述补水装置1包括水箱11、汽化室12、导汽杆13、送汽管14、出汽口15、换能片16和旋转电机17,所述水箱11分别设置在汽化室12两侧,所述导汽杆13垂直设置在汽化室12内,所述汽化室12顶部连接送汽管14,所述送汽管14顶部连接出汽口15,所述汽化室12底部设置有换能片16,所述旋转电机17设置在汽化室12底部,所述旋转电机17连接导汽杆13。所述出汽口15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喷口151。所述水箱11与汽化室12间设置有注水口18,所述注水口18设置在隔板19内,所述隔板19垂直设置在水箱11与汽化室12间。所述隔板19朝向水箱11的一侧附着有防水层191。所述注水口18上安装有电磁水阀181,用于控制进入汽化室12内的水量。所述水箱11远离汽化室12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10。所述水箱11内设置有加热装置111,用于加热水箱11内水。所述导汽杆13上水平设置有若干个导汽叶片131,用于将水汽导入出汽口15。所述旋转电机17位于换能片16下方。该一种不干胶蒸汽补水装置,通过张力轮保持底纸的张力,由设置在导向轮间的补水装置为底纸和胶水进行补水工序,为烘干的胶水和底纸提供的水分,恢复胶水的粘合力和底纸的张力,省去静置补水的工序,在生产过程中完成对胶水和底纸,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干胶蒸汽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装置、导向轮、张力轮、进料轮和出料轮,所述导向轮分别设置在补水装置两侧,所述张力轮分别设置在导向轮远离补水装置的一侧,所述进料轮和出料轮分别设置在两侧张力轮远离导向轮的一侧,上光膜从进料轮进入,通过张力轮保持张力,由导向轮进行导向,最后通过出料轮出料,通过补水装置对底纸进行补水,恢复其表面张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干胶蒸汽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装置、导向轮、张力轮、进料轮和出料轮,所述导向轮分别设置在补水装置两侧,所述张力轮分别设置在导向轮远离补水装置的一侧,所述进料轮和出料轮分别设置在两侧张力轮远离导向轮的一侧,上光膜从进料轮进入,通过张力轮保持张力,由导向轮进行导向,最后通过出料轮出料,通过补水装置对底纸进行补水,恢复其表面张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干胶蒸汽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包括水箱、汽化室、导汽杆、送汽管、出汽口、换能片和旋转电机,所述水箱分别设置在汽化室两侧,所述导汽杆垂直设置在汽化室内,所述汽化室顶部连接送汽管,所述送汽管顶部连接出汽口,所述汽化室底部设置有换能片,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汽化室底部,所述旋转电机连接导汽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干胶蒸汽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汽口顶部设置有若干个喷口。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剑彬刘高强钟亦忠常永辉谢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联冠太仓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