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液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664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母液循环系统,所述母液循环系统包括罐体、进料管、出料管和排料阀,所述罐体侧壁顶部固定焊接有进料管,所述罐体底部固定焊接有排料阀,所述排料阀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料阀,所述罐体顶部通过支架活动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内腔固定插接有扭力弹簧轴,所述收卷辊表面固定缠绕有排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对氟硅酸盐溶液中有用物质再次进行循环利用,一方面减少后处理物的处理量,降低生产环保压力。另一方面降低了生产物料的浪费,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浮力盘可使过滤罩漂浮在母液的液面上,从而在对母液进行循环抽取时,只对母液的上层氟硅酸盐溶液进行抽取,使得再利用的母液不降低后续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液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速凝剂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母液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速凝剂:掺入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主要种类有无机盐类和有机物类。粉状固体,其掺用量仅占混凝土中水泥用量2%~3%,却能使混凝土在5min内初凝,速凝剂12min内凝结。以达到抢修或井巷中混凝土快速凝结的目的。是喷射混凝土施工法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它们的作用是加速水泥的水化硬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足够的强度,以保证特殊施工的要求。速凝剂生产过程中,一般都会在搅拌罐体底部残留部分母液,现有技术对母液的处理一般都是导入到处理池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排放,这一方面造成了后处理难度的提升,提高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高浓度的母液如不能得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液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母液处理中遇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母液循环系统,所述母液循环系统包括罐体、进料管、出料管和排料阀,所述罐体侧壁顶部固定焊接有进料管,所述罐体底部固定焊接有排料阀,所述排料阀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料阀,所述罐体顶部通过支架活动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内腔固定插接有扭力弹簧轴,所述收卷辊表面固定缠绕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一端贯穿罐体顶部腔壁,所述排料管一端通过连接座连接有浮力盘,所述浮力盘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所述收卷辊一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泵,且循环泵与排料管另一端固定相连,通过反应釜可对原料进行反应,原料反应后产生的母液通过一号吸泵排进罐体内,反应釜得到产物从二号排料管排出,母液在罐体内腔化学沉淀或结晶,沉淀或结晶体沉淀到罐体内腔底部,浮力盘顶部通过连接座与排料管进行连接,排料管另一端与循环泵进行连接,通过循环泵可将罐体内腔的氟硅酸盐溶液抽出,其中浮力盘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通过过滤罩可对母液中的沉淀物进行过滤,通过浮力盘可使过滤罩漂浮在氟硅酸盐溶液的液面上,从而在对氟硅酸盐溶液进行循环抽取时,只对母液的上层氟硅酸盐溶液进行抽取,以防止沉淀物被循环泵抽走,氟硅酸盐溶液被重新注入反应釜内进行反应,从而可对氟硅酸盐溶液中有用物质再次进行循环利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量,并减少生产成本,同时排料管另一端穿过引导器与收卷辊进行连接,收卷辊内腔固定插接有扭力弹簧轴,通过扭力弹簧轴可对收卷辊提供一定的收卷力,并与浮力盘相互配合,可使收卷辊对排料管跟随液面的高度进行自动的收卷,使用更加的便捷,当液面高度降低时,排料管被全部拉出,通过限位环对行程开关进行挤压,可使行程开关自动切断循环泵,以减少循环泵空转造成的磨损。优选的,所述收卷辊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引导器,所述引导器内腔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引导轮,所述排料管一端从引导器内腔穿过,通过引导器内腔的引导轮对排料管进行引导,可防止对排料管进行收放时,排料管与罐体腔壁发生摩擦。优选的,所述引导器一侧固定镶嵌有行程开关,且行程开关和循环泵电性相连,通过行程开关可对循环泵的开启和闭合进行控制。优选的,所述排料管另一端表面固定套装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与行程开关相互配合,通过限位环与行程开关相互配合,可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母液液面高度对循环泵的开启和闭合进行控制。优选的,所述浮力盘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轮,所述罐体内腔侧壁固定开设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滑槽和限位轮相互配合,浮力盘在进行升降时,连杆一端通过限位轮与限位滑槽进行连接,从而可在浮力盘进行升降时,提升浮力盘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罐体表面固定镶嵌有液位窗,通过液位窗可对母液与沉淀物的分层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在沉淀物堆积过多时,开启排料阀,使沉淀物从出料管内排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母液循环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循环泵可将罐体内腔的氟硅酸盐溶液抽出,其中浮力盘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通过过滤罩可对母液中的沉淀物进行过滤,通过浮力盘可使过滤罩漂浮在氟硅酸盐溶液的液面上,从而在对氟硅酸盐溶液进行循环抽取时,只对母液的上层氟硅酸盐溶液进行抽取,以防止沉淀物被循环泵抽走,氟硅酸盐溶液被重新注入反应釜内进行反应,从而可对氟硅酸盐溶液中有用物质再次进行循环利用,一方面减少后处理物的处理量,降低生产环保压力。另一方面对母液进行二次开发利用,降低了生产物料的浪费,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2、本技术通过浮力盘可使过滤罩漂浮在母液的液面上,从而在对母液进行循环抽取时,只对母液的上层氟硅酸盐溶液进行抽取,使得再利用的母液不降低后续产品的品质。3、本技术通过扭力弹簧轴可对收卷辊提供一定的收卷力,并与浮力盘相互配合,可使收卷辊对排料管跟随液面的高度进行自动的收卷,使用更加的便捷,当液面高度降低时,排料管被全部拉出,通过限位环对行程开关进行挤压,可使行程开关自动切断循环泵,以减少循环泵空转造成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引导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浮力盘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釜;101、一号吸泵;102、罐体;103、一号排料管;104、二号排料管;2、收卷辊;201、扭力弹簧轴;202、排料管;3、引导器;301、引导轮;302、行程开关;303、限位环;4、循环泵;5、浮力盘;501、连接座;502、过滤罩;503、连杆;504、限位轮;505、限位滑槽;6、液位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母液循环系统,所述母液循环系统包括反应釜1、一号吸泵101、罐体102、一号排料管103和二号排料管104,所述反应釜1顶部一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一号吸泵101,所述一号吸泵10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罐体102,所述罐体102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号排料管103,所述反应釜1底部固定安装有二号排料管104,所述罐体102顶部通过支架活动安装有收卷辊2,所述收卷辊2内腔固定插接有扭力弹簧轴201,所述收卷辊2表面固定缠绕有排料管202,所述排料管202一端贯穿罐体102顶部腔壁,所述排料管202一端通过连接座501连接有浮力盘5,所述浮力盘5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502,所述收卷辊2一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泵4,且循环泵4与排料管202另一端固定相连,通过反应釜1可对原料进行反应,原料反应后产生的母液通过一号吸泵101排进罐体102内,反应釜得到产物从二号排料管104排出,母液在罐体102内腔化学沉淀或结晶,沉淀或结晶体沉淀到罐体102内腔底部,浮力盘5顶部通过连接座501与排料管202进行连接,排料管202另一端与循环泵4进行连接,通过循环泵4可将罐体102内腔的氟硅酸盐溶液抽出,其中浮力盘5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502,通过过滤罩502可对母液中的沉淀物进行过滤,通过浮力盘5可使过滤罩502漂浮在氟硅酸盐溶液的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母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液循环系统包括反应釜(1)、一号吸泵(101)、罐体(102)、一号排料管(103)和二号排料管(104),所述反应釜(1)顶部一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一号吸泵(101),所述一号吸泵(10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罐体(102),所述罐体(102)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号排料管(103),所述反应釜(1)底部固定安装有二号排料管(104),所述罐体(102)顶部通过支架活动安装有收卷辊(2),所述收卷辊(2)内腔固定插接有扭力弹簧轴(201),所述收卷辊(2)表面固定缠绕有排料管(202),所述排料管(202)一端贯穿罐体(102)顶部腔壁,所述排料管(202)一端通过连接座(501)连接有浮力盘(5),所述浮力盘(5)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502),所述收卷辊(2)一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泵(4),且循环泵(4)与排料管(202)另一端固定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液循环系统包括反应釜(1)、一号吸泵(101)、罐体(102)、一号排料管(103)和二号排料管(104),所述反应釜(1)顶部一侧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一号吸泵(101),所述一号吸泵(10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罐体(102),所述罐体(102)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号排料管(103),所述反应釜(1)底部固定安装有二号排料管(104),所述罐体(102)顶部通过支架活动安装有收卷辊(2),所述收卷辊(2)内腔固定插接有扭力弹簧轴(201),所述收卷辊(2)表面固定缠绕有排料管(202),所述排料管(202)一端贯穿罐体(102)顶部腔壁,所述排料管(202)一端通过连接座(501)连接有浮力盘(5),所述浮力盘(5)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502),所述收卷辊(2)一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泵(4),且循环泵(4)与排料管(202)另一端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2)另一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卉李志林秦庆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宁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