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07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其中,该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包括:主支撑框架和设置在主支撑框架下方的驱动轮和转向轮;所述主支撑框架上方设置有单人坐卧区域;所述主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容置设备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通过稳定的支撑结构可以有效支撑坐卧区域承载乘客,通过两套驱动装置,两组动力单独控制,实现前进后退和转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符合人体工程学,动力电池位置与驱动电机配重,既保证驱动轮有足够的抓地力由保证整车架的稳定性,内部空间充足,易于装配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机器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本部分向读者介绍可能与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相关的
技术介绍
,相信能够向读者提供有用的背景信息,从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理解,本部分的说明是用于上述目的,而并非构成对现有技术的承认。随着当今世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产品的质量、使用性能和舒适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系列的代步工具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成为人们得力的交通工具。目前全球人口老龄化尤为突出,以及特殊残障群体的发展带来老年健康产业及特殊群体产业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如何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健康产业从业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加上,目前现有的代步工具多数不能自动移动,使用时需要看护人员推动,然而,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子女在家照顾老人及患者的时间越来越少,老人及残疾人很难独自使用轮椅,会造成很多使用上的不方便。例如人们对汽车各种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自动驾驶汽车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无人驾驶汽车是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道路环境,自动规划行车路线并控制车辆到达预定目标的智能汽车,它是利用车载传感器来感知车辆周围环境,并根据感知所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现有的电动轮椅等尚不能达到自动驾驶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可以稳定支撑坐卧区域承载乘客。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包括:主支撑框架和设置在主支撑框架下方的驱动轮和转向轮;所述主支撑框架上方设置有单人坐卧区域;所述主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容置设备的空间。可选地,所述主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层和第二框架层;所述第一框架层与所述第二框架层之间设置有支撑立柱。可选地,所述第一框架层围成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框架层围成的面积;所述第一框架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层上方;所述单人坐卧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层上方。可选地,还包括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的扶手框架;所述扶手框架为两个,两个所述扶手框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框架两侧;所述扶手框架包括扶手底梁和扶手上梁,所述扶手底梁与所述扶手上梁之间采用扶手连接立柱固接;所述扶手底梁与所述主支撑框架固接。可选地,还包括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后部的靠背框架;所述靠背框架包括第一靠背立柱和第二靠背立柱,所述第一靠背立柱和所述第二靠背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靠背连接横梁和第二靠背横梁;所述第一靠背横梁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的顶部;所述第一靠背立柱和所述第二靠背立柱的底部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上。可选地,还包括行李框架,所述行李框架围成行李存放区域;所述行李框架的一端固接在所述靠背框架的后部。可选地,还包括安全梁;所述安全梁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的后部。可选地,还包括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固接在所述安全梁上。可选地,还包括脚踏框架,所述脚踏框架倾斜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框架的前部;所述脚踏框架包括第一脚踏横梁和第二脚踏横梁,所述第一脚踏横梁与所述第二脚踏横梁之间通过倾斜的脚踏连接柱固接在所述柱支撑框架上:所述脚踏框架上还设置有脚踏支架。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机器人,包括外壳和上述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所述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还包括机器人主体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杆机构与所述驱动轮连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和服务机器人,通过稳定的支撑结构可以有效支撑坐卧区域承载乘客,通过两套驱动装置,两组动力单独控制,实现前进后退和转向。本使用新型实施例符合人体工程学,动力电池位置与驱动电机配重,既保证驱动轮有足够的抓地力由保证整车架的稳定性,内部空间充足,易于装配检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的主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的安全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的脚踏框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包括:主支撑框架1和设置在主支撑框架下方的驱动轮2和转向轮3;所述主支撑框架上1方设置有单人坐卧区域10;所述主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容置设备的空间12。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展开详细的说明。如图2和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的所述主支撑框架1包括第一框架层11和第二框架层21;所述第一框架层11与所述第二框架层之间设置有支撑立柱13。所述第一框架层11围成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框架层21围成的面积;所述第一框架层11置在所述第二框架层21上方;所述单人坐卧区域10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层21上方。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在底部的第二框架层21安装驱动轮2和转向轮3,并且将第一框架层11承载的重量通过支撑立柱13传递至底部的第二框架层21上,并且进一步分散到驱动轮2和转向轮3上,使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更为稳固。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的还包括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1的扶手框架4;所述扶手框架4为两个,两个所述扶手框架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框架1两侧;所述扶手光框架4包括扶手底梁41和扶手上梁42,所述扶手底梁41与所述扶手上梁42之间采用扶手连接立柱43固接;所述扶手底梁41与所述主支撑框架1固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通过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框架和设置在主支撑框架下方的驱动轮和转向轮;/n所述主支撑框架上方设置有单人坐卧区域;/n所述主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容置设备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框架和设置在主支撑框架下方的驱动轮和转向轮;
所述主支撑框架上方设置有单人坐卧区域;
所述主支撑框架内设置有容置设备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层和第二框架层;
所述第一框架层与所述第二框架层之间设置有支撑立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层围成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框架层围成的面积;
所述第一框架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层上方;
所述单人坐卧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层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的扶手框架;
所述扶手框架为两个,两个所述扶手框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框架两侧;
所述扶手框架包括扶手底梁和扶手上梁,所述扶手底梁与所述扶手上梁之间采用扶手连接立柱固接;
所述扶手底梁与所述主支撑框架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驾驶方舱单人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接在所述主支撑框架后部的靠背框架;
所述靠背框架包括第一靠背立柱和第二靠背立柱,所述第一靠背立柱和所述第二靠背立柱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易来特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