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882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盘,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使各直线凸条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所述基板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直线导水槽的任一端连通;还包括清理块,所述清理块包括基座和连接于基座的多个与各导水槽一一过渡配合的凸棱。通过在基板上设计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使各直线凸条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倒茶时,茶杯放置在直线凸条上,使杯底架空于导水槽上方,倒茶时流出的多余茶汤则向下流入导水槽内,避免茶杯底部积水,避免客人在饮用茶时,茶杯底部的积水滴落身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盘
本技术涉及茶具
,特别涉及一种茶盘。
技术介绍
现有的茶盘结构中,茶盘表面通常为平面,由于泡茶过程中,茶盘表面会残留水渍,茶具放置在茶盘上会沾上水渍,在饮茶过程中存在滴落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852445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疏水面板及茶盘,通过在茶盘面板表面设置凸起结构、并设置透水孔,放置茶盘上积水,使茶具上的水顺着凸起结构留下,防止茶具上沾上水渍,防止茶具上的水滴落。但上述专利中的茶盘结构中,茶渣、茶叶容易落入凸起之间的间隙,存在清理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茶盘,解决疏水面板的茶盘结构存在的清理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盘,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使各直线凸条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所述基板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直线导水槽的任一端连通;还包括清理块,所述清理块包括基座和连接于基座的多个与各导水槽一一过渡配合的凸棱。其中,所述凸棱表面设有毛刷。其中,位于最外侧的直线凸条的高度高于其他直线凸条的高度。其中,位于最外侧的直线凸条之间的间距小于基板宽度的二分之一。其中,所述排水槽为首尾相连通的环形结构,所述排水槽与直线导水槽的两端连通。其中,基板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排水槽形状为矩形框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基板上设计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使各直线凸条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倒茶时,茶杯放置在直线凸条上,使杯底架空于导水槽上方,倒茶时流出的多余茶汤则向下流入导水槽内,避免茶杯底部积水,避免客人在饮用茶时,茶杯底部的积水滴落身上,通过设计具有与各导水槽一一过渡配合的凸棱的清理块结构,只需要将清理块的基座向导水槽方向直线拉动,即可将落入导水槽内的茶汤、茶叶和杂质一并扫入排水槽中,方便清理,避免茶汤、茶叶和杂质长期滞留在导水槽中滋生细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茶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茶盘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茶盘的局部截面图;标号说明:1、基板;2、直线凸条;3、直线导水槽;4、排水槽;5、清理块;51、基座;52、凸棱;53、毛刷。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在基板上设计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使各直线凸条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倒茶时,茶杯放置在直线凸条上,使杯底架空于导水槽上方,倒茶时流出的多余茶汤则向下流入导水槽内,避免茶杯底部积水,避免客人在饮用茶时,茶杯底部的积水滴落身上。请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涉及一种茶盘,包括设置在基板1上的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2,使各直线凸条2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3,所述基板1设有排水槽4,所述排水槽4与直线导水槽3的任一端连通;还包括清理块5,所述清理块5包括基座51和连接于基座51的多个与各导水槽一一过渡配合的凸棱52。上述茶盘结构中,通过在基板1上设计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2,使各直线凸条2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3,倒茶时,茶杯放置在直线凸条2上,使杯底架空于导水槽上方,倒茶时流出的多余茶汤则向下流入导水槽内,避免茶杯底部积水,避免客人在饮用茶时,茶杯底部的积水滴落身上,通过设计具有与各导水槽一一过渡配合的凸棱52的清理块5结构,只需要将清理块5的基座51向导水槽方向直线拉动,即可将落入导水槽内的茶汤、茶叶和杂质一并扫入排水槽4中,方便清理,避免茶汤、茶叶和杂质长期滞留在导水槽中滋生细菌。进一步的,上述茶盘结构中,所述凸棱52表面设有毛刷53。由上述描述可知,凸棱52表面设置毛刷53,对导水槽具有更好的清理效果。进一步的,上述茶盘结构中,位于最外侧的直线凸条2的高度高于其他直线凸条2的高度。由上述描述可知,位于最外侧的直线凸条2的高度高于其他直线凸条2的高度,使得清理块5的基座51在移动时得到限位,进一步保证导水槽的清理效果。进一步的,上述茶盘结构中,位于最外侧的直线凸条2之间的间距小于基板1宽度的二分之一。由上述描述可知,直线凸条2并非完全覆盖基板1,超过二分之一的区域为平面,平面更容易清理,平面区域用于放置茶壶、滤茶网、夹具等其他泡茶器具,仅茶杯放置在直线凸条2的上部,因为上述泡茶器具一般不需要移出茶盘区域,因此不存在茶水滴落身上的问题,采用上述茶盘分区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茶盘的清理效率。进一步的,上述茶盘结构中,所述排水槽4为首尾相连通的环形结构,所述排水槽4与直线导水槽3的两端连通。上述结构使得清理块5向导水槽的任一端滑动都能起到清理效果,进一步提高清理效率。进一步的,上述茶盘结构中,基板1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排水槽4形状为矩形框状。进一步的,上述茶盘结构中,所述清理块5的基座51长度为5-10cm。进一步的,上述茶盘结构中,位于最外侧的直线凸条2之间的间距为5-15cm。进一步的,上述茶盘结构中,各导水槽的宽度相同。实施例1请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茶盘,包括设置在基板1上的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2,使各直线凸条2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3,所述基板1设有排水槽4,所述排水槽4与直线导水槽3的任一端连通;还包括清理块5,所述清理块5包括基座51和连接于基座51的多个与各导水槽一一过渡配合的凸棱52。位于最外侧的直线凸条2的高度高于其他直线凸条2的高度。位于最外侧的直线凸条2之间的间距小于基板1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排水槽4为首尾相连通的环形结构,所述排水槽4与直线导水槽3的两端连通。基板1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排水槽4形状为矩形框状。所述清理块5的基座51长度为5-10cm。位于最外侧的直线凸条2之间的间距为5-15cm。各导水槽的宽度相同。实施例2一种实施例1所述的茶盘,请参照图3,其中,所述凸棱52表面设有毛刷53。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茶盘结构中,通过在基板上设计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使各直线凸条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倒茶时,茶杯放置在直线凸条上,使杯底架空于导水槽上方,倒茶时流出的多余茶汤则向下流入导水槽内,避免茶杯底部积水,避免客人在饮用茶时,茶杯底部的积水滴落身上,通过设计具有与各导水槽一一过渡配合的凸棱的清理块结构,只需要将清理块的基座向导水槽方向直线拉动,即可将落入导水槽内的茶汤、茶叶和杂质一并扫入排水槽中,方便清理,避免茶汤、茶叶和杂质长期滞留在导水槽中滋生细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使各直线凸条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所述基板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直线导水槽的任一端连通;还包括清理块,所述清理块包括基座和连接于基座的多个与各导水槽一一过渡配合的凸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凸条,使各直线凸条之间形成多条直线导水槽,所述基板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直线导水槽的任一端连通;还包括清理块,所述清理块包括基座和连接于基座的多个与各导水槽一一过渡配合的凸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表面设有毛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盘,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发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九竹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