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的管材穿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87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率的管材穿孔装置,包括一基体,一挤压机构和一钢丝绳,其中所述基体具有一管材通道,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两挤压块,两所述挤压块分别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基体的上端部,且两所述挤压块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管材通道的两侧,所述钢丝绳呈U形地被设置于所述管材通道内,一管材的端部被夹置于两所述挤压块之间,对所述管材端部打孔后,所述钢丝绳的其中一竖直部分与所述管材端部的钻孔同轴并且位于所述钻孔的下方,两所述挤压块反向地移动以撤离对所述管材端部的夹压力,所述管材下落,所述钢丝绳得以自动地穿入所述管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的管材穿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率的管材穿孔装置。
技术介绍
管材加工成型时,为了方便操作,在管材进行淬火工艺之前,需要对管材一端进行打孔,并将管材穿孔捆扎成束,在完成淬火工艺之后,便会将打有孔的管材端部切割,从而获得成品管材。在现有生产加工中,管材的捆扎大多还是依靠人力完成,即需要作业人员将打孔管材一根根地用钢丝绳手动串连起来,以此完成捆扎。但是,作业人员依靠手动地方式将管材穿孔并捆扎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这造成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此外,一束所捆扎的管材数量较多时,捆扎的效果也是无法保证的,捆扎的稳定度受到作业人员施力的影响,捆扎稳定性差的管材束在淬火时容易出现散落情况,从而造成很多麻烦。我们需要一种高效,自动的管材穿孔装置,提高管材捆扎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管材穿孔装置,所述管材穿孔装置将钻孔后的管材依次穿入钢丝绳以完成自动穿孔,从而不需要人为手动地穿孔,从而可减少捆扎所用的时间,由此提高捆扎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管材穿孔装置,所述管材穿孔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率的管材穿孔装置,包括一基体,一挤压机构和一钢丝绳,其中所述基体具有一管材通道,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两挤压块,两所述挤压块分别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基体的上端部,且两所述挤压块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管材通道的两侧。所述钢丝绳呈U形地被设置于所述管材通道内,一管材的端部被夹置于两所述挤压块之间,对所述管材端部打孔后,所述钢丝绳的其中一竖直部分与所述管材端部的钻孔同轴并且位于所述钻孔的下方,两所述挤压块反向地移动以撤离对所述管材端部的夹压力,所述管材下落,所述钢丝绳得以自动地穿入所述管材。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机构还包括两气缸,两所述气缸分别连接于与之对应的所述挤压块以驱动所述挤压块滑动,两所述挤压块挤压所述管材端部的弧形侧面,以将所述弧形侧面挤压成型为两侧平面,且两所述侧平面的间距略小于所述管材通道的直径尺寸。进一步地,其中一所述挤压块具有一限位台,所述限位台突出地延伸于所述挤压块的中部,钻孔时,所述限位台得以支撑所述管材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基体还具有一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由所述管材通道的底部开设至所述管材通道的内壁,所述导向槽呈L形,所述钢丝绳的横向部分和另一竖直部分被固定于所述导向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管材穿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管材穿孔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管材穿孔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管材穿孔装置的挤压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管材穿孔装置的穿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专利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如图1至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率的管材穿孔装置,所示管材穿孔装置包括一基体10,一挤压机构20和一钢丝绳30,其中所述基体10具有一管材通道101,所述钢丝绳30呈U形地被设置于所述管材通道101内。所述挤压机构20包括两挤压块21,两所述挤压块21分别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基体10的上端部,且两所述挤压块21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管材通道101的两侧。所述挤压机构20还包括两气缸22,两所述气缸22分别连接于与之对应的所述挤压块21,所述气缸22通过气压传动形式推动所述挤压块21相向或者反向地滑动于所述基体10。具体地,其中一所述挤压块21具有一限位台211,所述限位台211突出地延伸于所述挤压块21的中部,以将所述管材穿孔装置界定出一钻孔区212和一穿孔区213,即所述限位台211以上的空间为所述钻孔区212,所述限位台211以下的空间为所述穿孔区213。在实际操作中,一管材2的端部被夹置于两所述挤压块21之间,此时管材2处于钻孔区212,管材2的端部被打孔,打孔后的管材2下落至所述穿孔区213时,所述钢丝绳30经由钻孔穿入管材2。具体地,首先,两所述挤压块21滑动至不小于管材直径的间距,所述管材2的端部被横向地放置在两所述挤压块21之间,其中所述限位台211用于支撑所述管材2的端部,以使所述管材2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管材通道101垂直,且使所述管材2的端部处于所述钻孔区212。两所述挤压块21在两所述气缸22的驱动下相向地滑动,两所述挤压块21得以挤压所述管材端部的弧形侧面,以将弧形侧面挤压成型为两侧平面,且两所述侧平面的间距,即受压后的管材直径略小于所述管材通道101的直径尺寸,所述管材端部受压得以固定在两所述挤压块21之间,紧接着,于所述管材端部的上方提供一钻头,对所述管材端部打孔,其钻孔贯穿所述管材端部的上弧面和下弧面。可选择地,所述管材的端部被固定在两所述挤压块21之间而无法移动时,也可先于所述管材端部的上方提供一钻头,对所述管材端部打孔,其钻孔贯穿所述管材端部的上弧面和下弧面。紧接着,两所述挤压块21在两所述气缸22的驱动下相向地滑动,两所述挤压块21得以挤压所述管材端部的弧形侧面,以将弧形侧面挤压成型为两侧平面,且两所述侧平面的间距,即受压后的管材直径略小于所述管材通道101的直径尺寸,即也可以对所述管材先钻孔再挤压最后穿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率的管材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基体,所述基体具有一管材通道;/n一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两挤压块,两所述挤压块分别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基体的上端部,且两所述挤压块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管材通道的两侧;和/n一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呈U形地被设置于所述管材通道内,一管材的端部被夹置于两所述挤压块之间,对所述管材端部打孔后,所述钢丝绳的其中一竖直部分与所述管材端部的钻孔同轴并且位于所述钻孔的下方,两所述挤压块反向地移动以撤离对所述管材端部的夹压力,所述管材下落,所述钢丝绳得以自动地穿入所述管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的管材穿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体,所述基体具有一管材通道;
一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两挤压块,两所述挤压块分别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基体的上端部,且两所述挤压块对称地设置在所述管材通道的两侧;和
一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呈U形地被设置于所述管材通道内,一管材的端部被夹置于两所述挤压块之间,对所述管材端部打孔后,所述钢丝绳的其中一竖直部分与所述管材端部的钻孔同轴并且位于所述钻孔的下方,两所述挤压块反向地移动以撤离对所述管材端部的夹压力,所述管材下落,所述钢丝绳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夏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