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金属件加工角度的连续冲压模具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83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金属件加工角度的连续冲压模具及生产工艺,具体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内部顶端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的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下模座的顶端设置有上模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板、侧杆、内杆和电磁铁,当需要对工件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可以启动侧杆一端的电磁铁,挡块受到电磁铁的磁力吸引,会带动内杆向外推动,从而通过一端的夹板对工件进行固定,然后启动夹板一侧的电机,带动夹板转动,通过夹板对工件的角度进行调节,当调节完毕后,关闭电磁铁,第一弹簧会将内杆拉回,将调整角度完毕的工件松开,继续进行冲压,避免通过人工对工件进行调整,大大增加冲压模具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金属件加工角度的连续冲压模具及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金属件加工角度的连续冲压模具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冲压模具在对工件进行冲压变形时,需要将工件放置在模座上,在对工件调节角度时,需要将冲压模具停机,通过人工对工件的角度进行调节,然后再次启动冲压模具,进行冲压变形,如此大大降低的冲压模具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金属件加工角度的连续冲压模具及生产工艺,通过夹板、侧杆、内杆和电磁铁,当需要对工件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可以启动侧杆一端的电磁铁,挡块受到电磁铁的磁力吸引,会带动内杆向外推动,从而通过一端的夹板对工件进行固定,然后启动夹板一侧的电机,带动夹板转动,通过夹板对工件的角度进行调节,当调节完毕后,关闭电磁铁,第一弹簧会将内杆拉回,将调整角度完毕的工件松开,继续进行冲压,避免通过人工对工件进行调整,大大增加冲压模具的工作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不易对工件进行角度调节导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金属件加工角度的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内部顶端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的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下模座的顶端设置有上模座;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侧杆,所述侧杆的一端设置有内杆,所述侧杆与内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杆的外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内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侧杆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侧杆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侧杆与内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侧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旋钮,所述内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夹板通过第一齿轮与内杆转动连接,所述夹板的外表面位于第一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电机通过连接架与内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旋钮与限位槽螺纹连接;所述下模座的顶端四角处固定安装有导柱,所述上模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上模座的下方设置有模板,所述导柱与模板滑动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模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台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滑钮,所述滑钮与滑台滑动连接,所述滑台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进一步地,所述模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定位环,所述模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侧块,所述侧块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槽。进一步地,所述模板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座与安装槽相匹配,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冲压头,所述模板的外表面位于安装槽的两侧开设有通槽,所述模板的外表面插入有固定销。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位于侧块的下方开设有底槽,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槽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槽的内部位于第一弹簧一端设置有卡柱,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卡柱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的内部位于内槽的下方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柱的一端与卡槽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的内部位于滑台的两侧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杆。进一步地,所述滑台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导杆滑动连接,所述侧槽的内壁一端固定安装有磁块。一种便于调节金属件加工角度的连续冲压模具,还包括连续冲压模具的生产工艺,所述步骤如下:步骤一:先将滑钮向上滑动,解除滑台的限位,将滑台从下模座拉出;步骤二:将需要加工的工件放置在滑台上,启动电磁铁将内杆向外推出,通过夹板对工件进行固定;步骤三:启动气缸,将模板向下推动,通过冲压头对工件进行加工;步骤四:启动电机带动夹板转动,从而带动工件翻转,对工件的角度进行调节;步骤五:再次启动气缸,通过冲压头对工件继续加工,加工完毕后,将滑台拉出取出工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设置夹板、侧杆、内杆和电磁铁,当需要对工件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可以启动侧杆一端的电磁铁,挡块受到电磁铁的磁力吸引,会带动内杆向外推动,从而通过一端的夹板对工件进行固定,然后启动夹板一侧的电机,带动夹板转动,通过夹板对工件的角度进行调节,当调节完毕后,关闭电磁铁,第一弹簧会将内杆拉回,将调整角度完毕的工件松开,继续进行冲压,避免通过人工对工件进行调整,大大增加冲压模具的工作效率;2、通过设置冲压头、固定销、安装座、侧块,当需要对冲压进行更换时,需要转动模板上的固定销,使固定销一端连接块从连接槽脱离,进入到侧槽内,解除对侧块的限位,然后在安装槽内转动安装座,将侧块转动到通槽的位置,然后将安装座拉出,同时侧块会从通槽拉出,在安装时,将安装座两侧的侧块与通槽对应,然后推入安装槽内,接着转动安装座,使两侧的侧块与固定销的一端对应,然后转动固定销,使固定销一端的连接块与连接槽连接,对安装座进行固定,较为方便。3、通过设置滑台、导杆、磁块和侧槽,当工件冲压完毕后,将滑动一侧的滑钮向上滑动,带动内部的卡柱从底端的卡槽脱离,解除对滑台的限位,这时滑块受到侧槽一端的磁块吸引,沿着导杆滑动,从而带动滑台向外滑出,方便人们取出冲压完毕的工件,避免人们在模具内部取出,增加了移动的一定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侧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侧杆与内杆的连接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夹板的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装板的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模板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装座的安装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7的A处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滑台的限位结构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滑台的安装结构图。图中:1下模座、11导柱、2滑台、21滑钮、22内槽、23第一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金属件加工角度的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滑台(2),所述滑台(2)的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所述下模座(1)的顶端设置有上模座(4);/n所述安装板(3)的一侧设置有侧杆(31),所述侧杆(31)的一端设置有内杆(32),所述侧杆(31)与内杆(32)滑动连接,所述内杆(32)的外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33),所述内杆(3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块(321),所述侧杆(31)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311)所述侧杆(3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34),所述侧杆(31)与内杆(32)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35),所述第二弹簧(3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34)和第二弹簧(35)固定连接,所述侧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旋钮(36),所述内杆(32)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板(37),所述夹板(3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8),所述夹板(37)通过第一齿轮(38)与内杆(32)转动连接,所述夹板(37)的外表面位于第一齿轮(38)的一侧设置有电机(39),所述电机(3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架(391),所述电机(39)通过连接架(391)与内杆(3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392),所述第二齿轮(392)与第一齿轮(38)啮合连接,所述安装板(3)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滑槽(361),所述滑槽(361)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362),所述旋钮(36)与限位槽(362)螺纹连接;/n所述下模座(1)的顶端四角处固定安装有导柱(11),所述上模座(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缸(41),所述上模座(4)的下方设置有模板(42),所述导柱(11)与模板(42)滑动连接,所述气缸(41)的输出轴与模板(42)固定连接;/n所述滑台(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滑钮(21),所述滑钮(21)与滑台(2)滑动连接,所述滑台(2)的内部开设有内槽(22),所述内槽(22)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金属件加工角度的连续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滑台(2),所述滑台(2)的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3),所述下模座(1)的顶端设置有上模座(4);
所述安装板(3)的一侧设置有侧杆(31),所述侧杆(31)的一端设置有内杆(32),所述侧杆(31)与内杆(32)滑动连接,所述内杆(32)的外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33),所述内杆(3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挡块(321),所述侧杆(31)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311)所述侧杆(3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34),所述侧杆(31)与内杆(32)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35),所述第二弹簧(3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板(34)和第二弹簧(35)固定连接,所述侧杆(31)的另一端设置有旋钮(36),所述内杆(32)的另一端设置有夹板(37),所述夹板(3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8),所述夹板(37)通过第一齿轮(38)与内杆(32)转动连接,所述夹板(37)的外表面位于第一齿轮(38)的一侧设置有电机(39),所述电机(3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架(391),所述电机(39)通过连接架(391)与内杆(3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392),所述第二齿轮(392)与第一齿轮(38)啮合连接,所述安装板(3)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滑槽(361),所述滑槽(361)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362),所述旋钮(36)与限位槽(362)螺纹连接;
所述下模座(1)的顶端四角处固定安装有导柱(11),所述上模座(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气缸(41),所述上模座(4)的下方设置有模板(42),所述导柱(11)与模板(42)滑动连接,所述气缸(41)的输出轴与模板(42)固定连接;
所述滑台(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滑钮(21),所述滑钮(21)与滑台(2)滑动连接,所述滑台(2)的内部开设有内槽(22),所述内槽(22)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金属件加工角度的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4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定位环(43),所述模板(4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金属件加工角度的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4)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侧块(441),所述侧块(441)的外表面开设有连接槽(44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华亮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杰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