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芯片以及扫地机技术

技术编号:278547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芯片以及扫地机,包括如下步骤:基于栅格地图,扫地机在行进区域规划清扫过程中实时判断是否有障碍物,如果是,将该障碍物在栅格地图中以矩形方式标记直至规划清扫区域内的障碍物全部标记完毕,从而判断相邻障碍物之间是否有漏扫区域,如果是,则生成清扫路径进行补扫,如果否,则述区域规划清扫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扫地机的清扫效率以及解决扫地清扫路径复杂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使用者的用户体验,并且补扫的方法简单明确,可以防止扫地机的地图失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芯片以及扫地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芯片以及扫地机。
技术介绍
扫地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了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代表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是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现有技术中,扫地机分为规划式清扫和随机式清扫,而随机式清扫容易出现清扫区域漏扫,而规划式清扫虽然有些扫地机能够实现漏扫补扫目的,但是其补扫方式较为复杂,使得扫地机经常发生被困或者地图失真的情况发生。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够提高扫地机的清扫效率以及解决扫地清扫路径复杂问题的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芯片以及扫地机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够及时地补扫的扫地机,提高扫地机的清扫效率以及解决扫地清扫路径复杂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使用者的用户体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基于栅格地图,扫地机在行进区域规划清扫过程中实时判断是否有障碍物,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2,如果否,则继续进行规划清扫,直到所述区域规划清扫结束;步骤S2:扫地机遇到障碍物,将该障碍物在栅格地图中通过记录障碍物边缘最外沿坐标并且以矩形方式标记直至规划清扫区域内的障碍物全部标记完毕,从而判断相邻障碍物之间是否有漏扫区域,如果是,则生成清扫路径进行补扫,如果否,则述区域规划清扫结束。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通过记录障碍物边缘最外沿坐标并且以矩形方式标记障碍物的步骤为:步骤S21:基于栅格地图,以扫地机的初始行进方向为正方向,通过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的纵轴方向最外沿起始点坐标为D1(x1,y1),继续行驶扫地机并且通过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纵轴方向最外沿终止点坐标为D2(x2,y1);步骤S22:基于栅格地图,扫地机的初始行进方向为正方向,通过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的横轴方向最外沿起始点坐标为D1(x1,y1),继续行驶扫地机并且通过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横轴方向最外沿终止点坐标为D3(x2,y2),从而将障碍物通过矩形方式标记,得到障碍物长为y2-y1,障碍物宽为x2-x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生成清扫路径进行补扫步骤为:步骤S23:扫地机当前位置为K,所检测到漏扫区域为L,通过基于A-STAR算法计算出从K点至L点的最佳路径,使得扫地机从当前位置K行至漏扫区域L的任意一点。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3还包括:步骤S231:当扫地机通过基于A-STAR算法计算出从K点至L点的最佳路径时候,扫地机通过机身在栅格地图中所占的栅格宽度,并结合扫地机计算出从K点至L点的最佳路径的路宽判断扫地机是否能够顺利沿从K点至L点的最佳路径行驶,如果是,则扫地机继续行驶,如果否,则进入步骤步骤S232;步骤S232:重新计算最佳路径,直至扫地机机身宽度能够顺利通过从K点至L点的最佳路径的路宽。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3还包括:步骤S233:当扫地机不能够顺利行驶从K点至L点的最佳路径时候,以扫地机的实时点为起始点重新计算最佳路径,直至到达L点即可。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判断相邻障碍物之间有漏扫区域时按照漏扫区域与扫地机之间的距离由小至大依次清扫。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补扫方式为沿边清扫。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补扫方式为弓字型清扫。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芯片,用于储存程序,所述程序用于控制扫地机执行上述步骤的所述补扫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扫地机,包括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为上述所述的芯片。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提高扫地机的清扫效率以及解决扫地清扫路径复杂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使用者的用户体验,并且补扫的方法简单明确,可以防止扫地机的地图失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的行进栅格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的最佳路径行进流程示意图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的最佳路径行进流程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基于栅格地图,扫地机在行进区域规划清扫过程中实时判断是否有障碍物,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2,如果否,则继续进行规划清扫,直到区域规划清扫结束;步骤S2:扫地机遇到障碍物,将该障碍物在栅格地图中通过记录障碍物边缘最外沿坐标并且以矩形方式标记直至规划清扫区域内的障碍物全部标记完毕,从而判断相邻障碍物之间是否有漏扫区域,如果是,则生成清扫路径进行补扫,如果否,则述区域规划清扫结束。其中,本专利技术障碍物边缘最外沿坐标检测方法为通过红外探测器进行检测。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步骤S2中通过记录障碍物边缘最外沿坐标并且以矩形方式标记障碍物的步骤为:步骤S21:基于栅格地图,以扫地机的初始行进方向为正方向,通过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的纵轴方向最外沿起始点坐标为D1(x1,y1),继续行驶扫地机并且通过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纵轴方向最外沿终止点坐标为D2(x2,y1);步骤S22:基于栅格地图,扫地机的初始行进方向为正方向,通过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的横轴方向最外沿起始点坐标为D1(x1,y1),继续行驶扫地机并且通过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横轴方向最外沿终止点坐标为D3(x2,y2),从而将障碍物通过矩形方式标记,得到障碍物长为y2-y1,障碍物宽为x2-x1。应当理解,当障碍物为不规则的几何形状时,即不是正方形、圆形等时,本专利技术中障碍物的确认方法仍然将不规则的几何形状障碍物转化为矩形方式标记的障碍物。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步骤S2中生成清扫路径进行补扫步骤为:步骤S23:扫地机当前位置为K,所检测到漏扫区域为L,通过基于A-STAR算法计算出从K点至L点的最佳路径,使得扫地机从当前位置K行至漏扫区域L的任意一点。例如图2的一清扫实施例可知,根据其规划清扫完毕后,扫地机发现4个漏扫区域,分别为L1、L2、L3和L4,而扫地机的当前位置为K点,则需要对漏扫的四个区域进行补扫,从而实现清扫干净,提升用户体验好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步骤S2中判断相邻障碍物之间有漏扫区域时按照漏扫区域与扫地机之间的距离由小至大依次清扫。如图2所示,当检测到L1、L2、L3和L4四个漏扫区域时候,则扫地机会根据漏扫区域与扫地机之间的距离由小至大依次清扫。因此,本实施例的最先清扫区域为L3。但是清扫方式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以漏扫区域的任意点进行相应的清扫。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基于栅格地图,扫地机在行进区域规划清扫过程中实时判断是否有障碍物,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2,如果否,则继续进行规划清扫,直到所述区域规划清扫结束;/n步骤S2:扫地机遇到障碍物,将该障碍物在栅格地图中通过记录障碍物边缘最外沿坐标并且以矩形方式标记直至规划清扫区域内的障碍物全部标记完毕,从而判断相邻障碍物之间是否有漏扫区域,如果是,则生成清扫路径进行补扫,如果否,则述区域规划清扫结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基于栅格地图,扫地机在行进区域规划清扫过程中实时判断是否有障碍物,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2,如果否,则继续进行规划清扫,直到所述区域规划清扫结束;
步骤S2:扫地机遇到障碍物,将该障碍物在栅格地图中通过记录障碍物边缘最外沿坐标并且以矩形方式标记直至规划清扫区域内的障碍物全部标记完毕,从而判断相邻障碍物之间是否有漏扫区域,如果是,则生成清扫路径进行补扫,如果否,则述区域规划清扫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记录障碍物边缘最外沿坐标并且以矩形方式标记障碍物的步骤为:
步骤S21:基于栅格地图,以扫地机的初始行进方向为正方向,通过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的纵轴方向最外沿起始点坐标为D1(x1,y1),继续行驶扫地机并且通过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纵轴方向最外沿终止点坐标为D2(x2,y1);
步骤S22:基于栅格地图,扫地机的初始行进方向为正方向,通过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的横轴方向最外沿起始点坐标为D1(x1,y1),继续行驶扫地机并且通过传感器检测到障碍物横轴方向最外沿终止点坐标为D3(x2,y2),从而将障碍物通过矩形方式标记,得到障碍物长为y2-y1,障碍物宽为x2-x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的补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生成清扫路径进行补扫步骤为:
步骤S23:扫地机当前位置为K,所检测到漏扫区域为L,通过基于A-STAR算法计算出从K点至L点的最佳路径,使得扫地机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子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赤马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