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生平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染料姜黄色素的锦纶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84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织物染色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染料姜黄色素的锦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锦纶浸渍在2,4,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染料姜黄色素的锦纶染色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织物染色的
,尤其涉及一种植物染料姜黄色素的锦纶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锦纶织物强力好,耐磨性、吸湿性优良,服用舒适性好,因此,近年来被广泛用于与人体皮肤密切接触类的高档内衣、运动服等面料;天然植物染料色彩自然优雅、绿色环保,亲肤性好、生物可降解性好,但是,锦纶织物大分子结构中缺乏能与天然植物染料结合的基团,采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时存在上染率低、固色率低和各项染色牢度差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天然植物染料在锦纶织物染色中的应用,只能借助添加媒染剂的方法来提高上染率、固色率和各项染色牢度差,而传统的媒染剂多含有铬类重金属,危害环境和人的健康。
[0003]姜黄素(Curcu min)是从姜科姜黄属(Curcuma L.)植物中提取出的一种具有二酮结构的橘黄色多酚类物质,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关节炎、老年痴呆等疾病。姜黄素也是一种黄色色素,被广泛应用于印染和食品工业,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都将其认定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虽然姜黄素具有上述的优点,但是姜黄素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存在上染率偏低的问题。
[0004]锦纶和染料同为有机化合物,均存在耐光稳定性问题,光稳定剂是一类能够有效抑制有机物光化学反应的助剂,可以用来提高有机物的耐晒牢度,光稳定剂用到染色过程中,可以提高织物的耐光稳定性,但会降低染料对织物的上染率、固色率,所以如何在改善染色锦纶织物的耐光稳定性的同时,而不影响染料对织物的其他性能指标,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0005]活性染料对织物染色时,其中的活性基团并不能完全与织物反应,因此导致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织物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未上染的、未固着的以及水解的染料,这些染料不易从织物上脱落,使织物表面产生浮色,需要通过皂洗工序来洗除浮色,以此提升织物成品的色牢度。传统的皂洗剂具有无法洗净浮色,清洗困难,且耗水量大,同时影响织物的色牢度和色泽鲜艳度的问题。
[0006]基于以上情况,染色工艺中需要开发一种无需借助媒染剂就能提高姜黄色素对锦纶的上染率、固色率,不添加光稳定剂就能提高锦纶织物的耐光稳定性,且添加和姜黄色素结构相似度大的阳离子皂洗剂,染料清洗度高,可洗净锦纶浮色的染色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现有天然染料对锦纶织物的染色使用媒染剂,危害环境和人的健康,姜黄素上染率偏低,染色工艺中添加光稳定剂会降低染料对织物的上染率、固色率,传统的皂洗剂具有无法洗净浮色,清洗困难,且耗水量大,同时影响织物的色牢度和色泽鲜艳度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需借助媒染剂就能提高姜黄色素对锦纶的上染率、固色率,不添加光稳定剂就能提高锦纶织物的耐光稳定性,且添加和姜黄色素结构相似度大的阳离子皂
洗剂,染料清洗度高,可洗净锦纶浮色的染色工艺。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植物染料姜黄色素的锦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I,锦纶的改性:将锦纶浸渍在2,4,6

三(氨基己酸基)

1,3,5

三嗪/单羟基六元瓜环/四甲基哌啶醇改性液中,再加入对甲苯磺酸,在60

80℃条件下,处理2

4h,并采用两浸两轧,再将锦纶置于80℃条件下预烘5min,100

120℃条件下焙烘5

7min,水洗、烘干,得到改性锦纶;
[0011]步骤II,锦纶的染色:在60℃条件下,将经过所述步骤I得到的改性锦纶、姜黄色素加入无水乙醇中,升温至80℃,染色45

60min,无水乙醇洗,皂洗,烘干,得到经姜黄色素染色的锦纶。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I中,溶液浴比为1:(45

55),对甲苯磺酸的添加量为2

4g/L,两浸两轧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浸渍时间分别为18

22min和4

6min,轧余率为100%。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II中姜黄色素的添加量为4

5%o.w.f(on weight of fabric,即以织物重量为基准),浴比为1:(45

55)。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2,4,6

三(氨基己酸基)

1,3,5

三嗪/单羟基六元瓜环/四甲基哌啶醇改性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2,4,6

三(氨基己酸基)

1,3,5

三嗪加入碎冰中,搅拌1

2h,并每间隔0.5h续一次冰,缓慢加入2,2,6,6

四甲基
‑4‑
哌啶醇,继续搅拌,加入0.1

0.3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调节pH至7

8,反应4

6h,升温至15

20℃,加入单羟基六元瓜环,升温至30

40℃,继续搅拌,反应4

6h,加入水和0.1

0.3mol/L醋酸溶液,并调节pH至4

5,得到2,4,6

三(氨基己酸基)

1,3,5

三嗪/单羟基六元瓜环/四甲基哌啶醇改性液。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2,4,6

三(氨基己酸基)

1,3,5

三嗪、2,2,6,6

四甲基
‑4‑
哌啶醇和单羟基六元瓜环的质量比为1:(0.3

0.4):(2

2.5),2,4,6

三(氨基己酸基)

1,3,5

三嗪/单羟基六元瓜环/四甲基哌啶醇改性液的浓度为140

160g/L。
[0016]更进一步的,所述皂洗工艺为:皂洗液为肉桂酸

丙酮酸改性支化聚乙烯亚胺(B

PEI)、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水按照质量比为(1

1.2):(0.5

0.7):(0.3

0.5):1000复配而成,皂洗温度为60

70℃,皂洗时间为15

25min。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肉桂酸

丙酮酸改性支化聚乙烯亚胺(B

PEI)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支化聚乙烯亚胺(B

PEI)、肉桂酸和丙酮酸加入丙酮中,加入对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染料姜黄色素的锦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锦纶的改性:将锦纶浸渍在2,4,6

三(氨基己酸基)

1,3,5

三嗪/单羟基六元瓜环/四甲基哌啶醇改性液中,再加入对甲苯磺酸,在60

80℃条件下,处理2

4h,并采用两浸两轧,再将锦纶置于80℃条件下预烘5min,100

120℃条件下烘5

7min,水洗、烘干,得到改性锦纶;步骤II,锦纶的染色:在60℃条件下,将经过所述步骤I得到的改性锦纶、姜黄色素加入无水乙醇中,升温至80℃,染色45

60min,无水乙醇洗,皂洗,烘干,得到经姜黄色素染色的锦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料姜黄色素的锦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溶液浴比为1:(45

55),对甲苯磺酸的添加量为2

4g/L,两浸两轧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浸渍时间分别为18

22min和4

6min,轧余率为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料姜黄色素的锦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中姜黄色素的添加量为4

5%o.w.f,浴比为1:(45

5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料姜黄色素的锦纶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2,4,6

三(氨基己酸基)

1,3,5

三嗪/单羟基六元瓜环/四甲基哌啶醇改性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2,4,6

三(氨基己酸基)

1,3,5

三嗪加入碎冰中,搅拌1

2h,并每间隔0.5h续一次冰,缓慢加入2,2,6,6

四甲基
‑4‑
哌啶醇,继续搅拌,加入0.1

0.3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调节pH至7

8,反应4

6h,升温至15

20℃,加入单羟基六元瓜环,升温至30

40℃,继续搅拌,反应4

6h,加入水和0.1

0.3mol/L醋酸溶液,并调节pH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生平
申请(专利权)人:邓生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