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单元、系统及增强楼屋预制板承载力与整体性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472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桁架单元、系统及增强楼屋预制板承载力与整体性的方法,其中,桁架单元包括多个相互固定安装且同时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的钢腹杆组件以及与钢腹杆组件固定安装的竹下弦杆,竹下弦杆位于钢腹杆组件的下方且竹下弦杆的两端同时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桁架单元具有截面形式灵活;承载力高;变形性能好、延性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各部件协同工作,弥补各自不足,整体性好;工厂化程度高,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并减少施工过程造成的各种污染;节约材料,经济性好;回收利用率高。利用率高。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桁架单元、系统及增强楼屋预制板承载力与整体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桁架单元、系统及增强楼屋预制板承载力与整体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实生活中由于房间使用功能的改变,导致楼屋预制板的荷载增大,使得原有的楼屋预制板承载力、整体性与变形不能满足要求。现有的加固方式分别有:粘贴碳纤维板/布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增大截面法、增设受力梁等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0003]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桁架单元、系统及增强楼屋预制板承载力与整体性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桁架单元、系统及增强楼屋预制板承载力与整体性的方法,以实现提高楼屋预制板的承载力和整体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桁架单元,所述桁架单元包括多个相互固定安装且同时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的钢腹杆组件以及与钢腹杆组件固定安装的竹下弦杆,竹下弦杆位于钢腹杆组件的下方且竹下弦杆的两端同时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
[0007]一实施例中,所述桁架单元还包括位于竹下弦杆下方的竹材杆,竹材杆两端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竹材杆朝向竹下弦杆弯曲并形成与竹下弦杆贴合的贴合部,贴合部与竹下弦杆固定安装。
[0008]一实施例中,所述竹材杆两端均通过第一固定装置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
[0009]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竹材杆端部卡在卡槽内。
[0010]一实施例中,所述钢腹杆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与竹下弦杆固定安装的固定部以及连接于固定部之间且与楼屋预制板固定的凸起部,相邻钢腹杆组件之间通过固定部相互固定安装。
[0011]一实施例中,所述竹下弦杆的两端均通过第二固定装置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
[0012]一实施例中,所述竹下弦杆与楼屋面预制板之间的距离为25~30cm。
[0013]一实施例中,所述竹下弦杆端部与竹材杆端部之间的距离为15~20cm。
[0014]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5]一种桁架系统,包括多组所述的桁架单元,多组桁架单元交错布设。
[0016]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7]一种增强楼屋预制板承载力与整体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S1、根据楼屋预制板的尺寸确定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各组桁架单元之间的间距;
[0019]S2、确定钢腹杆组件、竹下弦杆和竹材杆的几何尺寸;
[0020]S3、将桁架单元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
[0021]a、定位钢腹杆组件与楼屋预制板的连接点,并将钢腹杆组件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
[0022]b、定位竹下弦杆端部与楼屋预制板的连接点,并将竹下弦杆端部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
[0023]c、定位竹下弦杆与钢腹杆组件的连接点,并将竹下弦杆与钢腹杆组件固定安装;
[0024]d、定位竹材杆端部与楼屋预制板的连接点,并将竹材杆端部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
[0025]e、定位竹材杆与竹下弦杆的连接点,并将竹材杆与竹下弦杆固定安装。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7]本专利技术中的桁架单元具有截面形式灵活;承载力高;变形性能好、延性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各部件协同工作,弥补各自不足,整体性好;工厂化程度高,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并减少施工过程造成的各种污染;节约材料,经济性好;回收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桁架单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桁架单元的钢腹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桁架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桁架单元、系统及增强楼屋预制板承载力与整体性的方法,其中,桁架单元包括多个相互固定安装且同时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的钢腹杆组件以及与钢腹杆组件固定安装的竹下弦杆,竹下弦杆位于钢腹杆组件的下方且竹下弦杆的两端同时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
[003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5]参图1所示,一种桁架单元,包括多个相互固定安装且同时与楼屋预制板100固定安装的钢腹杆组件1以及与钢腹杆组件1固定安装的竹下弦杆2,竹下弦杆2位于钢腹杆组件1的下方且竹下弦杆2的两端同时与楼屋预制板100固定安装。
[0036]其中,楼屋预制板100包括横板101以及安装在横板101两端的侧板102,横板101与侧板102之间形成开口向下的凹槽,桁架单元安装于凹槽内。
[0037]参图2所示,钢腹杆组件1包括至少两个与竹下弦杆2固定安装的固定部11以及连
接于固定部11之间且与楼屋预制板100固定的凸起部12,相邻钢腹杆组件1之间通过固定部11相互固定安装,具体的,凸起部12包括安装部121以及连接安装部121和固定部11的连接部122,安装部121通过化学锚栓4与楼屋预制板100的横板101固定安装,相邻钢腹杆组件1的固定部11之间以及与竹下弦杆2之间均通过高强螺栓5固定安装,固定部11、连接部122、安装部121与横板101和竹下弦杆2之间形成三角支撑。
[0038]参图1所示,桁架单元还包括位于竹下弦杆2下方的竹材杆3,竹材杆3两端与楼屋预制板100固定安装,竹材杆3朝向竹下弦杆2弯曲并形成与竹下弦杆2贴合的贴合部31,贴合部31与竹下弦杆2固定安装,贴合部31与竹下弦杆2之间通过高强螺栓5固定安装,固定部11、竹下弦杆2和贴合部31之间可共同采用高强螺栓5固定安装。
[0039]进一步的,竹材杆3两端均通过第一固定装置6与楼屋预制板100固定安装,具体的,第一固定装置6通过化学锚栓4与楼屋预制板100的侧板102固定安装,第一固定装置6上开设有卡槽,竹材杆3端部卡在卡槽内,竹材杆3两端均卡在卡槽内时,由于竹材杆3的长度大于两侧板102之间的距离,竹材杆3自然朝向竹下弦杆2弯曲。
[0040]进一步的,竹下弦杆2的两端均通过第二固定装置7与楼屋预制板100固定安装,竹下弦杆2的端部通过高强螺栓5与第二固定装置7固定安装,第二固定装置7通过化学锚栓4与楼屋预制板100的侧板102固定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单元包括多个相互固定安装且同时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的钢腹杆组件以及与钢腹杆组件固定安装的竹下弦杆,竹下弦杆位于钢腹杆组件的下方且竹下弦杆的两端同时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单元还包括位于竹下弦杆下方的竹材杆,竹材杆两端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竹材杆朝向竹下弦杆弯曲并形成与竹下弦杆贴合的贴合部,贴合部与竹下弦杆固定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杆两端均通过第一固定装置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桁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上开设有卡槽,所述竹材杆端部卡在卡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腹杆组件包括至少两个与竹下弦杆固定安装的固定部以及连接于固定部之间且与楼屋预制板固定的凸起部,相邻钢腹杆组件之间通过固定部相互固定安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竹下弦杆的两端均通过第二固定装置与楼屋预制板固定安装。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舰江飞飞马剑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