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421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该橡胶密封圈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橡胶大料100份,复合填充料80~125份,复合反应助剂1.7~6份,复合防老剂1.5~6份,复合硫化剂0.3~3份,环保油5~15份,促进剂0.5~2份,所述橡胶大料为丁氰N230S。复合填充料增加其挺性、弹性及各耐受性能,采用内脱模剂,省去注塑前于模腔壁喷涂硅油脱模的步骤;防护剂、防老剂RD和防老剂4010NA复合,增加橡胶的防护性能,且性能更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先将橡胶大料、填充料及及助剂混合密炼,过程中分别加入复合防老剂和复合硫化剂,并分别控制密炼温度到达到最优密炼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橡胶密封圈手感润滑,可长期保持高密封性高防护作用。高密封性高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橡胶密封圈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的环形罩,固定在轴承的一个套圈或垫圈上并与另一套圈或垫圈接触或形成窄的迷宫间隙,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传统的橡胶密封圈大多为硅橡胶、氟橡胶及聚四氟乙烯等材料制成,密封圈成型后需要在其表面涂上一层硅油,以保证其光滑及防止其老化。
[0003]然而,随着橡胶密封圈使用时间的延长、使用过程中机械用油的侵蚀以及机械运转的静电作用,橡胶密封圈容易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致使密封失效,进而影响机械的运转导致故障。这不仅影响机械的工作效率,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且由于密封圈的失效需要停机检修、更换密封圈等,增加机械的维修成本;对于一些密封度及安全性要求高,持续工作时间长,停机检修维护成大的机械来说,现有的密封圈越来越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橡胶密封圈材料配方的调整,优化防护剂及防老剂的使用,制作出具有高防护性能、耐油污、抗静电、不易老化的橡胶密封圈,以满足使用需求。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该橡胶密封圈材料配方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
[0006]橡胶大料100份,
[0007]复合填充料80~125份,
[0008]复合反应助剂1.7~6份,
[0009]复合防老剂1.5~6份,
[0010]复合硫化剂0.3~3份,
[0011]环保油5~15份,
[0012]促进剂0.5~2份,
[0013]所述橡胶大料为丁氰N230S。
[0014]前述的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所述复合填充料为炭黑N550、天然气半补强N774和碳酸钙混合而成,按质量份数计其中炭黑N550为20~40份,天然气半补强N774为55~70份,碳酸钙为5~15份。
[0015]前述的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所述复合反应助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氧化锌0.1~1.0份,硬脂酸1~2份,分散剂2~3份,内脱模剂0.1~1.5份。
[0016]前述的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所述复合防老化剂包括防护剂和防老剂,其二者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2;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RD和防老剂4010NA混合而成,
其二者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1。
[0017]前述的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所述复合硫化剂为硫化剂TT

80和胶制硫磺S

80组成,其二者的质量份数比例为2:1。
[0018]优选的,前述的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所述促进剂为促进剂D

M

80。
[0019]其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S1:按重量份数分别称取各原料并备用:
[0021]丁氰N230S 100份,
[0022]炭黑N550 20~40份,
[0023]天然气半补强N774 55~70份,
[0024]碳酸钙5~15份,
[0025]氧化锌0.1~1.0份,
[0026]硬脂酸1~2份,
[0027]分散剂0.5~3份,
[0028]内脱模剂0.1~1.5份,
[0029]防护剂0.5~2份,
[0030]防老剂RD 0.5~2份,
[0031]防老剂4010NA 0.5~2份,
[0032]硫化剂TT

80 0.2~2份,
[0033]胶制硫磺S

80 0.1~1份,
[0034]环保油5~15份,
[0035]促进剂D

M

80 0.5~2份;
[0036]S2:将丁氰N230S和碳酸钙混合后放置在烘箱中干燥1

2h,然后与炭黑N550和天然气半补强N774混合均匀,获得橡胶主料Ⅰ;
[0037]S3:将氧化锌、硬脂酸、分散剂以及内脱模剂组成的复合反应助剂依次加入步骤S2中获得的橡胶主料Ⅰ中,并于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促进剂D

M

80继续混合5min,获得橡胶主料Ⅱ;
[0038]S4:将防老剂RD和防老剂4010NA混后,加入防护剂,控制混合速度为2000~2500rpm混合5min,获得橡胶辅料Ⅰ;
[0039]S5:将硫化剂TT

80和胶制硫磺S

80混合,控制混合速度为1500~2000rpm混合5~10min,获得橡胶辅料Ⅱ;
[0040]S6:将环保油加入到步骤S3中获得的橡胶主料Ⅱ中混合均匀后,缓慢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获得橡胶粒料;
[0041]S7:将步骤S6中获得的橡胶粒料、步骤S4中获得的橡胶辅料Ⅰ和步骤S5中获得的橡胶辅料Ⅱ加入到密炼机内进行密炼处理,获到橡胶混炼料;
[0042]S8:将步骤S7中获得橡胶混炼料注入抽真空挤出机中挤出,经平板硫化机硫化压制后,得到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
[004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S6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为SHL

35型,挤出温度为
210℃,主机转速为65r/min。
[004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S7中,所述密炼处理的操作步骤为:先将步骤S6中获得的橡胶粒料投入到密炼机内,70~80℃的温度下密炼处理40min;然后加入S4中获得的橡胶辅料Ⅰ,50~80℃的温度下密炼处理25min;最后加入S5中获得的橡胶辅料Ⅱ,50~80℃的温度下密炼处理30min。
[004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的,步骤S8中,所述硫化压制的工艺参数为:压力25~30MPa,温度175℃,时间15~200min。
[004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7]本专利技术对现有的橡胶密封圈材料配方优化,采用复合填充料炭黑N550、天然气半补强N774和碳酸钙,增加橡胶的挺性、弹性,并提高其耐磨耗,耐撕裂,耐热,耐寒,耐油的性能;反应助剂中采用内脱模剂,省去注塑前于模腔壁喷涂硅油脱模的步骤;复合防老剂采用防护剂、防老剂RD和防老剂4010NA混合而成,防护剂促进防老剂发挥优势,增加橡胶的防护性能;而采用硫化剂TT

80和胶制硫磺S

80混合而成的复合硫化剂进行硫化处理,使硫化成型的性胶圈性能更稳定。
[0048]本专利技术橡胶密封圈制备方法,先将橡胶大料、复合填充料及各反应助剂混合加环保油后密炼,通过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该橡胶密封圈材料配方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橡胶大料 100份,复合填充料 80~125份,复合反应助剂 3.2~7.5份,复合防老剂1.5~6份,复合硫化剂 0.3~3份,环保油 5~15份,促进剂0.5~2份,所述橡胶大料为丁氰N230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填充料为炭黑N550、天然气半补强N774和碳酸钙混合而成,按质量份数计其中炭黑N550为20~40份,天然气半补强N774为55~70份,碳酸钙为5~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反应助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氧化锌 0.1~1.0份,硬脂酸 1~2份,分散剂 2~3份,内脱模剂 0.1~1.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防老化剂包括防护剂和防老剂,其二者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2;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RD和防老剂4010NA混合而成,其二者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硫化剂为硫化剂TT

80和胶制硫磺S

80组成,其二者的质量份数比例为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为促进剂D

M

80。7.一种高防护耐老化耐油抗静电的橡胶密封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按重量份数分别称取各原料并备用:丁氰N230S 100份,炭黑N550 20~40份,天然气半补强N774 55~70份,碳酸钙 5~15份,氧化锌 0.1~1.0份,硬脂酸 1~2份,分散剂 0.5~3份,内脱模剂 0.1~1.5份,防护剂 0.5~2份,防老剂RD 0.5~2份,防老剂4010NA 0.5~2份,硫化剂TT

80 0.2~2份,胶制硫磺S

80 0.1~1份,
环保油 5~1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红王伟民邢秋收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四海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