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风道的热失控防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82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池包风道的热失控防控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风道的热失控防控设备,包括入风道,与乘客舱连接,通过风道接口连接电池包;热失控排气风道,通过风道接口连接电池包;挡风隔热垫片,安装在入风道和热失控排气风道之间;可控电磁铁,安装在热失控排气风道靠近风道接口的一端;其中,可控电磁铁激发吸引磁场,吸引挡风隔热垫片至热失控排气风道口,打开入风道,关闭热失控排气风道;可控电磁铁激发排斥磁场,排斥挡风隔热垫片至入风道口,关闭入风道,打开热失控排气风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防范HEV电池包风道的热失控风险,提高HEV电池包的安全性,并能够受到BMS信号控制,对风道压降影响较小。压降影响较小。压降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风道的热失控防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池包风道的热失控防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于新能源政策的调整,具备20

30%节油能力的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不插电油电混合汽车)汽车也纳入了能够获得新能源积分的车型,使得HEV汽车成为广大市场所重点关注的混合动力车型。
[0003]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将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性能和行驶安全。HEV汽车的电池包具有以下特点:
[0004]1)采用容量较小,充放电倍率较高的电芯;
[0005]2)BDU(电器连接盒)、BMCe(Battery Management Control,主控)、CMCe(Cell Module Control,从控)、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和高低压接插件等装置一应俱全;
[0006]3)电池包的冷却方案均为风冷方案;/>[000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风道的热失控防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挡风隔热垫片、热失控排气风道、入风道和可控电磁铁:所述入风道,与乘客舱连接,通过风道接口连接电池包;所述热失控排气风道,通过风道接口连接电池包;所述挡风隔热垫片,安装在入风道和热失控排气风道之间;所述可控电磁铁,安装在热失控排气风道靠近风道接口的一端;其中,可控电磁铁激发吸引磁场,吸引挡风隔热垫片至热失控排气风道口,打开入风道,关闭热失控排气风道;可控电磁铁激发排斥磁场,排斥挡风隔热垫片至入风道口,关闭入风道,打开热失控排气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风道的热失控防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支撑格栅,与风道接口的靠近入风道一侧连接,气流通过格栅位置流通;所述挡风隔热垫片,两侧安装薄片永磁体,通过边缘的中间转轴安装到单向支撑格栅的上部槽内,进行定位与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风道的热失控防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电磁铁,内含有多层缠绕方向相反的线圈,通过控制不同线圈的通电情况,产生吸引磁场和排斥磁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风道的热失控防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电池管理系统,获取汽车和电池包状态,控制可控电磁铁的通断和电流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风道的热失控防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汽车处于停车阶段时,控制器不向可控电磁铁供电,挡风隔热垫片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单向支撑格栅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风道的热失控防控设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嘉楠单长征谢彬于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