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聚氨酯板材及其加工工艺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803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聚氨酯板材及其加工工艺和应用,包括加强芯层,加强芯层上下表面分别贴合有上表层和下表层,加强芯层由混合有玻纤短纤的聚氨酯发泡料发泡而成。该高强度聚氨酯板材结构简单,强度高,方便成型,成型效果好,使得表面更贴合,并且加工工艺简单,同时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时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聚氨酯板材及其加工工艺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高强度聚氨酯板材及其加工工艺和 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聚氨酯板材需要一定的厚度才能保证其强度和韧性,基于这 个缺陷,特别是2mm以内的聚氨酯板材,非常脆,而且韧性差,在很多场景中 缺少应用价值。
[0003]比如汽车遮阳板,为了实现比较好的韧性和强度,通常采用热压法生产汽 车遮阳板,也就是说传统汽车遮阳板的原材料选用PU轻质泡沫,生产过程中, 先将轻质泡沫双面通过设备涂满聚氨酯胶,之后在泡沫板两面放上玻纤毡,然 后进一步放上热扎布,最后正面放上正面面料,背面放上背面面料,之后放到 高温压机上,经过150℃高温20Mpa压力挤压120min左右成型,最后经过切割, 修整后制成成品,但是这种生产方式过程繁琐,需要的原材料众多,用量也较 大,且工艺繁琐,需要高温压制成型,成本较高,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6个 人左右进行完成,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并且,在面料复合时,容易产生 褶皱,甚至渗胶,特别是成型一些凹凸型面时,不容易贴合,此外,这种结构 的板材,PU轻质泡沫容易分层,造成合格率不高,只能达到90%左右,而且成 型熟化后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加工,有效节省成本并且节 能降耗的聚氨酯板材,该聚氨酯板材应用范围广,可以做到1.5

2mm这样的超 薄结构,并且能保证具有较强的强度和韧性,扩展了应用范围。/>[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强度聚氨酯板材,包括加强芯层, 加强芯层上下表面分别贴合有上表层和下表层,加强芯层由混合有玻纤短纤的 聚氨酯发泡料发泡而成。结构简单,便于成型,且表面不易起皱,不易分层, 强度高,韧性足,不易变形。
[0006]作为优选,玻纤短纤的长度在6mm以下。
[0007]作为优选,上表层和下表层为无纺布。
[0008]作为优选,无纺布为PP或PE无纺布。
[0009]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强度聚氨酯板材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一,在聚氨酯发泡料中均匀混入玻纤短纤,然后向模具型腔中注射含有 玻纤短纤的聚氨酯发泡料;
[0011]步骤二,含有玻纤短纤的聚氨酯发泡料在20

60℃下进行发泡,发泡后在 40

50℃下进行熟化,时间控制在15

80min;
[0012]步骤三,取上表层布料和下表层布料,分别在其贴合面喷涂高分子树脂胶, 然后利用压机进行压合并成型。
[0013]作为优选,聚氨酯发泡料包括聚氨酯A料和聚氨酯B料。
[0014]作为优选,步骤三中,加压的压力控制在1

2MPa,压合时温度控制在 60

85℃,时间控制在5

30s。
[0015]作为优选,聚氨酯发泡料中还混合有强化剂,所述强化剂为碳钙酸酯,云 母,高岭土或珍珠膨胀粉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0016]作为优选,聚氨酯发泡料中还混合有耐磨剂,所述耐磨剂为有机硅、聚四 氟乙烯、马来酸、钼或硬脂酸镁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
[0017]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高强度聚氨酯板材用于汽车配件、建材。比如汽车遮 阳板,内饰板,家具板材,墙板,地板等。
[0018]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较好解决了 板材的分层的问题,该新型聚氨酯板材,相比现有结构的聚氨酯板材,在确保 强度,韧性以及耐候性的前提下,简化了结构,方便成型,成型效果好,并且 降低了成本,使得表面更贴合,不易起皱;其生产工艺,较传统的热压生产流 程,首先不需要热轧布和PU轻质泡沫,玻纤也由原来的两层玻纤布替换为直接 混合到聚氨酯发泡料中的玻纤短纤,对原材料进行了节省,大大的降低了生产 的原料成本,经测算,本专利技术的聚氨酯板材相比现有结构的汽车遮阳板,成本 可大幅下降33%左右,其次是流程简单,一次成型,不需要高温挤压,实现了节 能降耗的同时,工人的生产环境更为舒适,更加节省人力,整个流程只需要两 个人完成,大大的降低了生产的人工成本。同时,通过在生产线上直接发泡和 贴合,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就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高强度聚氨酯板材,包括加强芯层,加强芯层上下表面分别贴合有上 表层和下表层,加强芯层由混合有玻纤短纤的聚氨酯发泡料发泡而成。本专利技术 的高强度聚氨酯板材结构简单,便于成型,且表面的表层不易起皱,各层之间 不易分层,强度高,韧性足,不易变形。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玻纤短纤的 长度在3mm上下,以不超过5mm为宜,通过在聚氨酯发泡料中混入玻纤短纤, 从而提高其牢度和强度。并且,上表层和下表层为无纺布,作为优选,无纺布 为PP或PE无纺布。周知的,聚氨酯发泡料包括聚氨酯A料和聚氨酯B料,玻 纤短纤添加到聚氨酯A料中并搅拌均匀,添加的质量份数为100份聚氨酯A料 中加入5

12份玻纤短纤。
[0021]其中,上表层和下表层可通过粘接、螺丝钉或者卡扣等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以粘接方式优选。
[0022]为了实现上述结构,高强度聚氨酯板材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一,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一,在聚氨酯发泡料中均匀混入玻纤短纤,然后向模具型腔中注射含有 玻纤短纤的聚氨酯发泡料;
[0025]步骤二,含有玻纤短纤的聚氨酯发泡料在36℃下进行发泡,发泡后在42℃ 下进行熟化,时间控制在25min;
[0026]步骤三,取上表层布料和下表层布料,分别在其贴合面喷涂高分子树脂胶, 然后利用压机进行压合并成型。具体的,压机的压力控制在1

2MPa,压合时温 度控制在65℃,时间控制在30s。
[0027]另外,可根据实际需要,待熟化完成后,再根据成型的板材进行边角修整。
[0028]需要说的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聚氨酯发泡料选用烟台万华市售产品,另外可 根据需
要添加其他添加剂例如颜料、抗老化剂、光稳定剂、阻燃剂等,这些都 可以商业购得,且可以选择聚氨酯泡沫领域中的常用的具体物质,在此不再进 行详细描述。
[0029]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聚氨酯发泡料的聚氨酯A料中还混合有强化剂,所 述强化剂为碳钙酸酯,云母,高岭土或珍珠膨胀粉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以 100份聚氨酯A料中添加1份强化剂。用以增强聚氨酯材料的机械强度。
[0030]再者,还可以做如下改善,聚氨酯发泡料中还混合有耐磨剂,所述耐磨剂 为有机硅、聚四氟乙烯、马来酸、钼或硬脂酸镁中的任一种或任意几种。100份 聚氨酯A料中添加1份耐磨剂。用以改善成型产品的摩擦阻力和耐磨性。
[0031]另外,发泡的具体操作步骤等技术手段,都是发泡领域非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聚氨酯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强芯层,加强芯层上下表面分别贴合有上表层和下表层,加强芯层由混合有玻纤短纤的聚氨酯发泡料发泡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聚氨酯板材,其特征在于:玻纤短纤的长度在6m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聚氨酯板材,其特征在于:上表层和下表层为无纺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聚氨酯板材,其特征在于:无纺布为PP或PE无纺布。5.一种高强度聚氨酯板材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聚氨酯发泡料中均匀混入玻纤短纤,然后向模具型腔中注射含有玻纤短纤的聚氨酯发泡料;步骤二,含有玻纤短纤的聚氨酯发泡料在20

60℃下进行发泡,发泡后在40

50℃下进行熟化,时间控制在15

80min;步骤三,取上表层布料和下表层布料,分别在其贴合面喷涂高分子树脂胶,然后利用压机进行压合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峻崔青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耀众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