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本医蛭人工控温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3754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日本医蛭人工控温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取种蛭,经繁育后,挑选亲蛭,停食50天;步骤2.将亲蛭装入恒温库内进行控温越冬;步骤3.当外界温度达到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本医蛭人工控温繁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动物繁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日本医蛭人工控温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收录,日本医蛭属于传统中药草,其味苦、咸,具有破血逐瘀,通经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癓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打损伤,其也是各种中成药和配方中药的重要原料。同时,经研究表明水蛭含有的抗凝活性物质是目前发现最强的凝血酶抑制剂,进一步验证了水蛭的制药效用。
[0003]近年来,制药市场水蛭需求量变大,水蛭养殖行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但是养殖产量一直不佳,主要问题在于水蛭苗种问题。目前水蛭养殖所需苗种大多数来源于自然界,长期捕捉一方面会造成野生资源匮乏,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中的水蛭数量始终有限,将来极有可能出现“无苗可养”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工繁育水蛭势在必行,目前常用的繁育方法为日本医用水蛭繁育技术,该技术的繁育过程是购买野生水蛭,然后将其放在室外池塘中任其产卵,并收集卵茧,再将卵茧放入土中孵化。这种繁殖技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产值受采购的野生水蛭影响大;二是收集卵茧难度大;三是卵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本医蛭人工控温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取种蛭,经培育后,挑选亲蛭,停食50天;步骤2.将亲蛭放入恒温库内进行控温越冬;步骤3.当外界温度达到15

18℃时,将步骤(二)中的亲蛭从恒温箱中取出,放入室内养殖池养殖,待亲蛭进入交配状态,保持交配数天;步骤4.将交配后的亲蛭移至恒温库产茧,待产茧完全;步骤5.将步骤4中的茧取出放置在室内养殖池内孵化,收集幼蛭;步骤6.将收集的幼蛭转移至幼蛭养殖池内的培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本医蛭人工控温繁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1选取种蛭,选择无伤病、状态活跃,颜色明亮,碰触后迅速缩成椭球状的幼年水蛭作为种蛭;步骤1.2养殖种蛭,将选取的水蛭放入养殖池内,养殖密度约为6000尾/m2,然后向养殖池内缓慢加入水,保持水高5

8cm,水温为21~26℃;采用24h流水养殖,且每天用清水冲洗养殖池一次;每7~10d用新鲜血液喂食一次,投喂体重为种蛭体重的3~5倍;步骤1.3挑选个体均重为1.5~2.5g种蛭作为亲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本医蛭人工控温繁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将亲蛭装入恒温库内进行控温越冬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2.1当气温低于15℃时,将步骤一选取的亲蛭转移至装有土壤的塑料方箱中,并放到恒温库内;步骤2.2逐渐对恒温库进行降温,直至温度降至6

7℃;步骤2.3保持6

7℃的温度45天;步骤2.4开始逐渐升温,当温度升至18℃时,将亲蛭挖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日本医蛭人工控温繁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1)建设恒温库,所述恒温库能实时监测和调控温度、湿度、光暗程度;(2)土壤准备,所述土壤为经过4目筛网筛选后的无污染土壤,且所述土壤在使用前经过了暴晒、二氧化氯喷洒消毒以及再次暴晒或晾干三个工序后制备得到;(3)将步骤(2)中准备的土壤转移至恒温库内,所述塑料方箱内的土壤厚度为8

10cm,且土壤湿度为30%~40%。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日本医蛭人工控温繁殖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2至步骤2.4的具体步骤如下:(1)在步骤2.1后,先调节恒温库温度,使其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同,保持该温度7天,该阶段控制恒温库光暗周期为6h:18h,空气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奇超王伟袁渊付宪冬刘飞傅梦雪黄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多普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