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14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腔,属于消音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壳体内具有多个隔断的消音室,所述消音室包括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第一消音室且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延伸至所述第二消音室内,所述进气管上位于所述第一消音室内的部分设有扩张孔,所述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通过连通器连通,所述连通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出气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串联,形成亥姆霍兹共振腔—扩张腔—亥姆霍兹共振腔的结构,整个气流通道中气体只经过一次扩张和一次收缩,极大的减小了气体的沿程阻力和压力损失,可增加吸气效率,提升制冷压缩机性能。升制冷压缩机性能。升制冷压缩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腔


[0001]本技术涉及消音器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腔。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家用冰箱的噪音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另由于高房价导致的住房面积向小型化多功能化发展,以及国家对资源合理使用节能降耗的要求,使得家用冰箱走向了变频节能,静音小型化。而压缩机是冰箱的能耗和噪音产生的关键部件。压缩机作为冰箱主要噪音发生源,是由压缩机的机械运动副摩擦、吸排气阀门的开启,关闭吸、排气脉动,以及电磁激励和其他振动等共同耦合产生的噪音。由于压缩机的噪音来源复杂,而压缩机的吸气油路部分中设置的吸气消音器作为压缩机的主动消音的重要零部件,一直是消音降噪设计关注的重点。
[0003]中国专利号CN201810010836.8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消音器及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壳体内具有与进气口连通的入口管;至少一个隔板,隔板设在壳体内以将壳体内划分出多个封闭的消音腔;至少一个内插管,至少一个内插管与至少一个隔板一一对应,内插管设在隔板上以连接相邻两个消音腔,进气口、多个消音腔和出气口依次连接以构成气流通道。但是采用上述结构,气体流通过程中至少经过3次扩张和3次收缩,而每一次扩张及收缩都会造成气流阻力增加,级数越多,阻力越大,吸气效率越低,难以平衡吸/排气性能和噪音之间的矛盾;其次,扩张腔高频消声能力好,而对低频消声能力差,仅通过多个扩张腔会导致低频消声能力不足,引起压缩机出现明显的腔体共振噪声,而且难以实现全频段降噪,消音频段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腔,通过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串联,形成亥姆霍兹共振腔—扩张腔—亥姆霍兹共振腔的结构,整个气流通道中气体只经过一次扩张和一次收缩,极大的减小了气体的沿程阻力和压力损失,可增加吸气效率,提升制冷压缩机性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通过以下技术实现:
[0006]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腔,包括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壳体内具有多个隔断的消音室,所述消音室包括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所述进气管穿过所述第一消音室且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延伸至所述第二消音室内,所述进气管上位于所述第一消音室内的部分设有扩张孔,所述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通过连通器连通,所述连通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出气管连通。
[0007]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和所述出气管依次连接构成气流通道;第一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设计为亥姆霍兹共振腔,实现足够的低频降噪能力,第二消音室设计为扩张腔,实现足够的高频降噪能力。从气体流通路径来看,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为串联关系,其中扩张腔串联在两个亥姆霍兹
共振腔之间,制冷剂气体经过压缩机吸气管吸入压缩机内部后,流入吸气消音腔的进气管,当气体经过第一消音室时,利用扩张孔处的空气柱和第一消音室内的空气构成了弹性共振系统,当外界噪声频率和此共振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时,扩张孔中的空气柱发生共振并与孔壁发生剧烈摩擦,摩擦可以消耗声能,从而达到消除低频噪音的目的,经过一次降噪的气体从进气管进入到第二消音室,气体扩张膨胀,声波反射会产生传递损失,以消除高频噪音;然后二次降噪后的气体收缩进入连通器并流入第三消音室,再次经过共振降噪,消除另一频段的低频噪音,使得噪声大幅降低,达到良好的全频段降噪效果。其次,气体在整个气流通道中只经过一次扩张和一次收缩,相当于单扩张腔结构,极大的减小了气体的沿程阻力和压力损失,吸气阻力小,吸气效率高,可提升压缩机性能。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的容积比为1~1.5:2~2.5:1。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的容积比为1.25:2.25:1。
[0010]通常情况下,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的容积比可以任意设置,并不会妨碍制冷剂的气流的流动,但是,为了使气体的流动能够尽可能地产生较少的噪声,并且拓宽消音频段,所述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的容积各不相同,使各消音室消音频率分开。在上述容积比下,第一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使低频500~1000Hz消音能力增强,第二消音室使高频3150~6300Hz具有良好的消音能力;不但能提高总的消声量,而且能改善消声器的频率特性,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获得较好的降噪消声效果。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器为Z型管,包括依次连接的长竖直管段、水平管段和短竖直管段,所述长竖直管段和水平管段以及水平管段和短竖直管段间弧形过渡。进入连通器的气体先进行直线流动,然后通过弧形过渡进入到水平管段,之后弧形过渡进入到短竖直管段,对吸气过程中气体的流向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能有效地减少气体流动时涡流的产生,连通器气体的流动更加平稳,可降低流动阻力、减少压力损失;在保证足够的进气量或出气量的前提下,气体在连通器的流速平稳降低,使气体的流动能够尽可能地产生较少的噪声。
[0012]进一步的,所述短竖直管段正对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设置,所述短竖直管段与所述出气管之间的狭缝间隙为0.5~2.5mm。
[0013]进一步的,所述短竖直管段与所述出气管直接连接,所述短竖直管段与所述出气管的连接部位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直径为2.5~6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隔板和竖直隔板,所述水平隔板将壳体分隔为第三消音室和下消音室,所述下消音室内设有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将下消音室分隔为第一消音室和第二消音室。上述设置使各消音室得的排布更加紧凑,有利于减少吸气消音腔的体积,使其更加小巧。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内均设有漏油孔,便于润滑油从容置腔中排除以防止其影响消音效果。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通过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和第三消音室串联,形成亥姆霍兹共振腔—扩张腔—亥姆霍兹共振腔的结构,整个气流通道中气体只经过一次扩张和一次收缩,极大的减小了气体的沿程阻力和压力损失,可增加吸气效率,提升制冷压缩机性能。
[0018]2、本技术通过第一消音室、第二消音室分别消除低频噪音和高频噪音,再通
过第三消音室补充消除另一频段的低频噪音,以获得最佳的低频消声频率及消声量,实现全频段降噪消声效果,提高降噪效率,有效平衡压缩机性能提升和降噪之间的矛盾。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实施例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腔,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进气管(3)和出气管(4),所述壳体内具有多个隔断的消音室,所述消音室包括第一消音室(5)、第二消音室(6)和第三消音室(7),所述进气管(3)穿过所述第一消音室(5)且所述进气管(3)的出气口延伸至所述第二消音室(6)内,所述进气管(3)上位于所述第一消音室(5)内的部分设有扩张孔(11),所述第二消音室(6)和第三消音室(7)通过连通器(10)连通,所述连通器(10)的出气口与所述出气管(4)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室(5)、第二消音室(6)和第三消音室(7)的容积比为1~1.5:2~2.5: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室(5)、第二消音室(6)和第三消音室(7)的容积比为1.25:2.25: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器(10)为Z型管,包括依次连接的长竖直管段(101)、水平管段(102)和短竖直管段(103),所述长竖直管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泽云熊勃陈刚朱金江李少铭程谱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