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耐冲蚀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2665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阀耐冲蚀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座、阀芯、与阀芯配合的套筒,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介质通过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流入段、缓冲段、阀腔段和流出段,所述缓冲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流入段、阀腔段、流出段的横截面积,所述阀腔段的出口处设有阀座,所述套筒设于缓冲段,所述阀芯设于阀腔段和套筒内,阀芯的底端位于阀腔段的出口处,阀芯的底端与阀腔段的出口之间通过阀芯的底端与阀座接触形成密封面,阀芯的底端设有轴向突出结构,所述轴向突出结构凸出于阀芯的底端位于阀座内与阀座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轻介质对阀芯密封面的直接冲刷作用,保护阀芯密封面的完整性,延长阀芯使用周期。延长阀芯使用周期。延长阀芯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阀耐冲蚀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节阀耐冲蚀密封结构,属于加工工程和阀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调节阀由阀体21、阀座22、阀芯23、套筒24、阀杆25等组成,如图1所示,阀芯23作用在阀座22上起到密封作用。如图2和图3所示,在阀门开启及关闭过程中,介质经过套筒24流入阀腔,然后介质直接冲刷作用在阀芯23密封面上,再经阀体流道26流出,经过长期使用后,介质会对阀芯23和阀座22的密封面产生比较严重的冲蚀和磨损,容易破坏阀芯23密封面,造成严密性的降低,使得修复阀芯23密封面或更换新的阀芯23频率较高,阀芯23使用周期比较短,而修复密封面是一项量大而重要的工作,增加了维修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调节阀密封结构阀芯密封面易受到介质冲蚀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调节阀耐冲蚀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座、阀芯、与阀芯配合的套筒,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介质通过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流入段、缓冲段、阀腔段和流出段,所述缓冲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流入段、阀腔段、流出段的横截面积,所述阀腔段的出口处设有阀座,所述套筒设于缓冲段,所述阀芯设于阀腔段和套筒内,阀芯的底端位于阀腔段的出口处,阀芯的底端与阀腔段的出口之间通过阀芯的底端与阀座接触形成密封面,阀芯的底端设有轴向突出结构,所述轴向突出结构凸出于阀芯的底端位于阀座内与阀座相互配合。
[0005]优选地,所述轴向突出结构包括垂直段和圆弧段,所述垂直段垂直于阀芯的底端端面并与阀芯的底端连接,圆弧段与垂直段平滑过渡连接位于阀座内。
[0006]优选地,所述垂直段的端面形状大小与阀芯底端端面的形状大小一致,垂直段的端面形状大小与阀座内腔横截面的形状大小一致。
[0007]优选地,所述密封面为在阀芯的底端设置倒角与阀座顶部的内侧面接触形成的密封面。
[0008]优选地,所述缓冲段的横截面积大于套筒的横截面积。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技术通过在阀芯底端设置轴向突出结构,可以有效减轻介质对阀芯密封面的直接冲刷作用,减少介质对阀芯密封面的冲蚀及磨损,保护阀芯密封面的完整性,从而降低阀芯密封面的修复或更换的频率,延长阀芯的使用周期,在经济上也降低了维修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现有调节阀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阀芯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3]图3为现有调节阀介质流经阀芯时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一种调节阀耐冲蚀密封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4中阀芯部分放大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介质流经阀芯时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8]如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调节阀耐冲蚀密封结构,包括阀体1、阀座2、阀芯3、与阀芯3配合的套筒4,阀体1内部加工有用于介质通过的流道,流道包括流入段1-1、缓冲段1-2、阀腔段1-3和流出段1-4,缓冲段1-2的横截面积大于流入段1-1、阀腔段1-3、流出段1-4的横截面积,阀腔段1-3的出口处安装有阀座2,套筒4安装在缓冲段1-2内,缓冲段1-2的横截面积大于套筒4的横截面积,阀芯3穿过阀腔段1-3和套筒4位于阀腔段1-3内,阀芯3的底端位于阀腔段1-3的出口处,在阀芯3的底端加工倒角3-1,阀芯3的倒角3-1与阀座2顶部的内侧面接触形成密封面,用于对阀芯3的底端与阀腔段1-3的出口进行密封。阀芯3的底端加工有轴向突出结构5,轴向突出结构5凸出于阀芯3的底端位于阀座2内与阀座2相互配合,轴向突出结构5包括垂直段5-1和圆弧段5-2,垂直段5-1垂直于阀芯3的底端端面并与阀芯3的底端连接,垂直段5-1的端面形状大小与阀芯3底端端面的形状大小一致,垂直段5-1的端面形状大小与阀座2内腔横截面的形状大小一致。圆弧段5-2与垂直段5-1平滑过渡连接位于阀座2内。
[0019]轴向突出结构5为阀芯3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与阀芯3一体成型,阀体1的阀门关闭时阀芯3的轴向突出结构5置于阀座2密封面的内腔流道处,即阀腔段1-3处,阀芯3的轴向突出结构5可起到导向节流作用;如图6所示,在开启阀门的过程中,一开始阀芯3的轴向突出结构置5于阀座2内腔流道中,当阀芯3的轴向突出结构5未离开阀座2时,轴向突出结构5尚未打开,无介质流经阀芯3的密封面,因此无介质作用力冲刷在密封面上,对密封面无冲蚀磨损作用;随着阀门的进一步打开,当阀芯3的轴向突出结构5的垂直段5-1完全离开阀座时,介质开始从迷宫套筒4的中腔流出,这时阀芯3密封面与阀座2密封面已有一定量的间隔存在,且介质经过迷宫套筒4的中腔后直接冲刷在阀芯3的轴向突出结构5上,然后通过阀体1的出口流道6流出,对阀芯3密封面无直接冲刷作用。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介质对阀芯3密封面的冲蚀与磨损,达到保护密封面的作用。在关闭阀门过程中,一开始介质经过阀芯3的轴向突出结构5流出,对轴向突出结构5进行冲刷,没有直接冲刷到密封面上,对阀芯3的密封面无冲蚀磨损作用,可以有效保护阀芯3密封面;随着阀门的进一步关闭,阀芯3的轴向突出结构5关闭至阀座2密封面时,介质不再流出,不再对阀芯3进行冲蚀,这时继续关闭阀芯3,无介质冲刷作用在密封面上,阀芯3不再受到介质的冲蚀磨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阀耐冲蚀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座(2)、阀芯(3)、与阀芯(3)配合的套筒(4),所述阀体(1)内设有用于介质通过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流入段(1-1)、缓冲段(1-2)、阀腔段(1-3)和流出段(1-4),所述缓冲段(1-2)的横截面积大于流入段(1-1)、阀腔段(1-3)和流出段(1-4)的横截面积,所述阀腔段(1-3)的出口处设有阀座(2),所述套筒(4)设于缓冲段(1-2),所述阀芯(3)设于阀腔段(1-3)和套筒(4)内,阀芯(3)的底端位于阀腔段(1-3)的出口处,阀芯(3)的底端与阀腔段(1-3)的出口之间通过阀芯(3)的底端与阀座(2)接触形成密封面,阀芯(3)的底端设有轴向突出结构(5),所述轴向突出结构(5)凸出于阀芯(3)的底端位于阀座(2)内与阀座(2)相互配合。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皓王恒张含刘春玲龚胜泉王周杰李连翠贾俊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