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260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封装注塑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得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通过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分别形成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将嵌件放入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之间,将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合模,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将所述嵌件压紧;对合模后的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形成的第一封闭腔室进行注塑,形成嵌套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为软质材料。制备简单,不需要特定设备和条件,而且能很好的保护嵌件表面不被注塑材料蒙蔽和保护嵌件不被压坏。被注塑材料蒙蔽和保护嵌件不被压坏。被注塑材料蒙蔽和保护嵌件不被压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封装注塑的
,具体涉及一种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嵌件注塑工艺是指在注塑成型前,预先放入异材质嵌件,待其放置到位后注塑模具开始合模,继续成型,期间使熔融状态的注塑材料与嵌件相结合,成为一体化产品的特殊注塑工艺。以往行业中应用比较多的嵌件注塑都是嵌套金属件,这些产品种类往往属于大型器件设备,而且,快速成型的封装技术,往往需要在特定的设备和条件(例如特殊波长光线/激光照射,温度,压力等)下进行,这样生产较为困难,且技术方法繁琐复杂,技术工艺要求较高。
[0003]因此,需要一个普适度高,而且简单灵活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使嵌件注塑工艺更为简单方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得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通过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分别形成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将嵌件放入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之间,将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合模,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将所述嵌件压紧;对合模后的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形成的第一封闭腔室进行注塑,形成嵌套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为软质材料。
[0006]进一步地,所述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嵌件放入所述第一子模或第二子模的凹槽中,将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对齐合模形成第一封闭腔室,同时将所述嵌件压紧在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之间;向所述第一封闭腔室内注入液态模型胶后静置至液态模型胶固化后,打开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脱模取出制成的嵌套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静置至液态模型胶固化的步骤为在常温常压下静置3

30分钟。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制得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的步骤中,包括:根据所需的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的形状,通过计算机的建模软件设计出对应的设计图;通过3D打印将设计图打印出,得到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母模包括第一上母模和第一下母模,所述第二母模包括第二上母模和第二下母模;所述制得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的步骤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上母模的顶部形成至少两个通孔;
在所述第二上母模的顶部形成至少两个通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分别形成软质的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的步骤中,通过第一母模形成软质的第一子模包括步骤:将第一上母模和第一下母模对齐合模,形成第二封闭腔室;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第二封闭腔室内注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固化剂的混合液;静置后脱模形成第一子模;通过第二母模形成软质的第二子模包括步骤:将第二上母模和第二下母模对齐合模,形成第三封闭腔室;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第三封闭腔室内注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固化剂的混合液;静置后脱模形成第二子模。
[0011]进一步地,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固化剂的混合液的形成步骤包括: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固化剂按照2:1

40:1的体积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经过离心和抽真空脱泡。
[0012]进一步地,通过第一母模形成软质的第一子模包括步骤:将第一上母模和第一下母模对齐合模,形成第二封闭腔室;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第二封闭腔室内注入模具硅胶和固化剂的混合液;静置后脱模形成第一子模;通过第二母模形成软质的第二子模包括步骤:将第二上母模和第二下母模对齐合模,形成第三封闭腔室;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第三封闭腔室内注入模具硅胶和固化剂的混合液;静置后脱模形成第二子模。
[0013]进一步地,所述模具硅胶和固化剂的混合液的形成步骤包括:将模具硅胶和固化剂按照100:1

100:3的体积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经过离心和抽真空脱泡。
[0014]进一步地,所述静置后脱模形成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的步骤包括:在25

140度的烘箱中静置15

45分钟。
[0015]进一步地,所述静置后脱模形成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的步骤包括:在常温常压下静置1

60小时。
[0016]进一步地,所述液态模型胶为聚氨酯树脂和固化剂的混合液,形成步骤包括:将聚氨酯树脂和固化剂按照1:1的体积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模包括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子模包括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别压紧在所述嵌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0018]进一步地,所述嵌件为微通道阵列板、传感器、纤维滤膜或生物树脂中的一种。
[001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先设计制造出两套母模,再通过两套母模来分别制造出两个软质的子模,使得制造工艺更为简单方便,而且制造出来的软质子模的形状大小尺寸更加精确;之后再通过两个子模将嵌件压紧,由于子模为软质的,不会因为压力过大对嵌件产生损伤或损坏,并且可以对嵌件的上下表面进行密封,从而防止在用两个子模进行注塑的时候注塑材料流
到嵌件的表面,在嵌件的表面固化,使嵌件的功能受到影响或无法使用;由于制备嵌套结构的两个子模为软质的,在嵌套结构固化后方便于脱模取出,而且由于两个子模为软质的,具有较大的形变量,在制备好的嵌套结构取出之后,可以快速恢复到原型,直接重复利用制备下一个。这样使得整个制备工艺变得简单方便,而且可以根据所需灵活设计。
[0020]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的形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嵌套结构的制备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液滴产生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嵌套结构的示意图。
[0021]其中,100、嵌套结构;110、嵌件;111、微通道阵列板;120、注塑件;410、第一子模;411、第一凸台;420、第二子模;421、第二凸台;430、第一封闭腔室;440、注塑孔;500、液滴产生装置;510、收集装置;520、离心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得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通过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分别形成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将嵌件放入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之间,将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合模,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将所述嵌件压紧;对合模后的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形成的第一封闭腔室进行注塑,形成嵌套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为软质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嵌件放入所述第一子模或第二子模的凹槽中,将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对齐合模形成第一封闭腔室,同时将所述嵌件压紧在所述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之间;向所述第一封闭腔室内注入液态模型胶后静置至液态模型胶固化后,打开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脱模取出制成的嵌套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至液态模型胶固化的步骤为在常温常压下静置3

30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得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的步骤中,包括:根据所需的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的形状,通过计算机的建模软件设计出对应的设计图;通过3D打印将设计图打印出,得到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模包括第一上母模和第一下母模,所述第二母模包括第二上母模和第二下母模;所述制得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的步骤中,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上母模的顶部形成至少两个通孔;在所述第二上母模的顶部形成至少两个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嵌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母模和第二母模分别形成软质的第一子模和第二子模的步骤中,通过第一母模形成软质的第一子模包括步骤:将第一上母模和第一下母模对齐合模,形成第二封闭腔室;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第二封闭腔室内注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固化剂的混合液;静置后脱模形成第一子模;通过第二母模形成软质的第二子模包括步骤:将第二上母模和第二下母模对齐合模,形成第三封闭腔室;通过所述通孔向所述第三封闭腔室内注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固化剂的混合液;静置后脱模形成第二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涌帆李雯吴碧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