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259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左右两侧铰接有骨杆,且骨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折叠帆布,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升降机构,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旋钮,从而使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互配合,使转轴在转动中带动承载板上升,从而将另外一名工作人员送到高处进行作业,通过设置有折叠帆布和骨杆,将骨杆向外拉出使折叠帆布展开,方便的对作业时所需要的工具进行储存。具进行储存。具进行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专业主要负责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管理。主要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建筑工程是指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各类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统称。
[0003]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支撑装置,一件好的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能很好的加快建筑构建的速度,工作人员在对建筑结构进行固定时需要用到支撑装置进行辅助作业,现在市面上的多数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支撑高度无法改变,对于不同高度的建筑构件不容易进行作业,这样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亟需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在市面上的多数支撑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支撑高度无法改变,对于不同高度的建筑构件不容易进行作业,这样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上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左右两侧铰接有骨杆,且骨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折叠帆布,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上设置有限位杆。
[0006]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轴、第一弹簧、内杆、承载板、旋钮、第一锥形齿轮、转轴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支撑轴的顶端插设有内杆,且内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内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中心位置处竖向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的底端通过轴承座传动安装在底板的内壁,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旋钮。
[0007]优选的,所述转轴的表面装配有外螺纹,所述转轴贯穿承载板所形成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轴的外螺纹与承载板的内螺纹相适配。
[0008]优选的,所述内杆的竖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内杆的表面与支撑轴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内杆与支撑轴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块、拉钮、限位杆、滑块和第二弹簧,所述固定块的顶端竖向插设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钮,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
滑块,且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壁与滑块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条形滑槽,且条形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的表面相接触,所述滑块与固定块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有升降机构,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旋钮,从而使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互配合,使转轴在转动中带动承载板上升,从而将另外一名工作人员送到高处进行作业,通过设置有折叠帆布和骨杆,将骨杆向外拉出使折叠帆布展开,方便的对作业时所需要的工具进行储存。
[0012](1)本技术设置有升降机构,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旋钮,从而使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相互配合,使转轴在转动中带动承载板上升,从而将另外一名工作人员送到高处进行作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设置有握把,工作人员可以手握握把,使自身保持稳定,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隐患。
[0013](2)该装置通过设置有折叠帆布和骨杆,将骨杆向外拉出使折叠帆布展开,方便的对作业时所需要的工具进行储存,避免在高处需要工具时寻找工具麻烦,从而减少建设的时间,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升降机构结构的局部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板与承载板结构左视剖面示意图。
[0018]图中:1、底板;2、升降机构;21、支撑轴;22、第一弹簧;23、内杆;24、承载板;25、旋钮;26、第一锥形齿轮;27、转轴;28、第二锥形齿轮;3、固定板;4、折叠帆布;5、骨杆;6、连接杆;7、握把;8、限位机构;81、固定块;82、拉钮;83、限位杆;84、滑块;85、第二弹簧;9、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1]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9,底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2,且升降机构2上设置有承载板24,升降机构2包括支撑轴21、第一弹簧22、内杆23、承载板24、旋钮25、第一锥形齿轮26、转轴27和第二锥形齿轮28,支撑轴21的顶端插设有内杆23,内杆23的竖截面为T形结构,内杆23的表面与支撑轴21的内壁相接触,内杆23与支撑轴21的连接关系为滑动连接,内杆23在支撑轴21内壁运动,第一弹簧22对内杆23进行限位,从而保证承载板24移动的稳定性。
[0022]内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2,内杆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4,承载板24的中心位置处竖向插设有转轴27,转轴27的表面装配有外螺纹,转轴27贯穿承载板24所形成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转轴27的外螺纹与承载板24的内螺纹相适配,转轴27在
转动中使承载板24在其表面移动,从而控制承载板24的移动位置,方便将工作人员移动到合适位置进行作业。
[0023]转轴2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6,且第一锥形齿轮26的底端通过轴承座传动安装在底板1的内壁,第一锥形齿轮26的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28相啮合,第二锥形齿轮2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旋钮25,承载板24的顶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且固定板3的左右两侧铰接有骨杆5,且骨杆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折叠帆布4,固定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握把7,固定板3的顶端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8,且限位机构8上设置有限位杆83。
[0024]限位机构8包括固定块81、拉钮82、限位杆83、滑块84和第二弹簧85,固定块81的顶端竖向插设有限位杆83,且限位杆8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拉钮82,限位杆8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84,固定块81的内壁与滑块84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条形滑槽,且条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9),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2),且升降机构(2)上设置有承载板(24),所述承载板(24)的顶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且固定板(3)的左右两侧铰接有骨杆(5),且骨杆(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折叠帆布(4),所述固定板(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握把(7),所述固定板(3)的顶端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8),且限位机构(8)上设置有限位杆(8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支撑轴(21)、第一弹簧(22)、内杆(23)、承载板(24)、旋钮(25)、第一锥形齿轮(26)、转轴(27)和第二锥形齿轮(28),所述支撑轴(21)的顶端插设有内杆(23),且内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2),所述内杆(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4),所述承载板(24)的中心位置处竖向插设有转轴(27),所述转轴(2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6),且第一锥形齿轮(26)的底端通过轴承座传动安装在底板(1)的内壁,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6)的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28)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让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万才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