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耐久性螺旋管建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58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耐久性螺旋管建筑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钻头,所述桩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钻头,所述桩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灌注口,所述桩体内部顶部和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组伸缩杆,两组所述伸缩杆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弹性球,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与弹性球相互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通过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第二滑槽、第一辅助固定插杆、第三连接杆、第二滑块、第二辅助固定插杆、铰接杆和铰接块的相互配合,可以在安装完成后,对桩体进行辅助的固定,从多个方向进行辅助,进而提高了装置固定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耐久性螺旋管建筑桩
本技术涉及建筑桩
,具体为一种新型高耐久性螺旋管建筑桩。
技术介绍
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而现有螺旋管建筑桩,仍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1、在安装完成后,对桩体进行辅助固定的效果较差,可能会发生晃动,进而降低了装置固定的稳定性;2、现有的桩体上下两端大多数都是分开的,连接的效果较差,从而使桩体在打桩时稳定性较差,对压力进行缓冲的效果较差,降低了荷载承受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耐久性螺旋管建筑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螺旋管建筑桩,仍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1、在安装完成后,对桩体进行辅助固定的效果较差,可能会发生晃动,进而降低了装置固定的稳定性;2、现有的桩体上下两端大多数都是分开的,连接的效果较差,从而使桩体在打桩时稳定性较差,对压力进行缓冲的效果较差,降低了荷载承受能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耐久性螺旋管建筑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钻头,所述桩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钻头,所述桩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灌注口,所述桩体内部顶部和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组伸缩杆,两组所述伸缩杆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弹性球,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与弹性球相互贴合,所述桩体内部两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第一滑块,两组所述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延伸至桩体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按压板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两组铰接块,所述桩体内部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两组与其相互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铰接块相互连接,所述铰接块远离第二滑块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远离铰接块的一侧铰接有第二辅助固定插杆,且第二辅助固定插杆延伸至桩体的外部。优选的,所述铰接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辅助固定插杆,且第一辅助固定插杆贯穿第一钻头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口,且通口与灌注口相互适配。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杆由L型结构制成,且第三连接杆与铰接块和第一辅助固定插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按压板内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通孔,且通孔与支撑杆相互适配。优选的,所述桩体和第一钻头的外侧套设防腐层,且防腐层由油基漆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高耐久性螺旋管建筑桩可以对桩体起到定位和固定作用,使桩体更稳定,还可以使桩体上下两端连接起来,从而使桩体在打桩时更加稳定,还可以通过球形弹体,对压力进行一定的缓冲,增强荷载承受能力:1、通过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第二滑槽、第一辅助固定插杆、第三连接杆、第二滑块、第二辅助固定插杆、铰接杆和铰接块的相互配合,可以在安装完成后,对桩体进行辅助的固定,从多个方向进行辅助,进而提高了装置固定的稳定性;2、通过桩体、支撑杆、弹性球和伸缩杆的相互配合,可以使桩体上下两端连接起来,从而使桩体在打桩时更加稳定,还可以对压力进行一定的缓冲,增强荷载承受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板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按压板的俯视图。图中:1、桩体;2、第一滑槽;3、第一滑块;4、第一连接杆;5、第一钻头;6、第一辅助固定插杆;7、第二钻头;8、第二滑块;9、第二辅助固定插杆;10、铰接杆;11、铰接块;12、按压板;13、支撑杆;14、弹性球;15、伸缩杆;16、灌注口;17、连接板;18、第二连接杆;19、第二滑槽;20、第三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种新型高耐久性螺旋管建筑桩,包括桩体1,桩体1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钻头5,桩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钻头7,桩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灌注口16,桩体1内部顶部和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组伸缩杆15,可以使桩体上下两端连接起来,从而使桩体在打桩时更加稳定,还可以对压力进行一定的缓冲,增强荷载承受能力,两组伸缩杆15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弹性球14,伸缩杆1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与弹性球14相互贴合,桩体1内部两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2,第一滑槽2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第一滑块3,两组第一滑块3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按压板12,按压板12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8,且第二连接杆18延伸至桩体1的外部,第二连接杆18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17,按压板12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杆4,可以在安装完成后,对桩体进行辅助的固定,从多个方向进行辅助,进而提高了装置固定的稳定性,第一连接杆4的底部设置有两组铰接块11,桩体1内部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槽19,第二滑槽19的内部设置有两组与其相互配合的第二滑块8,第二滑块8与铰接块11相互连接,铰接块11远离第二滑块8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10,铰接杆10远离铰接块11的一侧铰接有第二辅助固定插杆9,且第二辅助固定插杆9延伸至桩体1的外部。进一步的,铰接块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20,第三连接杆2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辅助固定插杆6,且第一辅助固定插杆6贯穿第一钻头5的内部,便于固定。进一步的,连接板17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口,且通口与灌注口16相互适配,便于灌注。进一步的,第三连接杆20由L型结构制成,且第三连接杆20与铰接块11和第一辅助固定插杆6固定连接,便于安装。进一步的,按压板12内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通孔,且通孔与支撑杆13相互适配,便于滑动。进一步的,桩体1和第一钻头5的外侧套设防腐层,且防腐层由油基漆材质制成,提高耐久性。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装置插设到土中,通过第二钻头7向下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钻头5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按压连接板17,通过连接板17带动按压板12进行移动,通过按压板12带动第一滑块3在第一滑槽2的内部进行滑动,通过按压板12对第一连接杆4进行按压,通过第一连接杆4对铰接块11进行按压,通过铰接块11带动铰接杆10将第二辅助固定插杆9顶出,通过第二滑槽19向两侧进行辅助固定,通过铰接块11带动第三连接杆20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耐久性螺旋管建筑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钻头(5),所述桩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钻头(7),所述桩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灌注口(16),所述桩体(1)内部顶部和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组伸缩杆(15),两组所述伸缩杆(15)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弹性球(14),所述伸缩杆(1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与弹性球(14)相互贴合,所述桩体(1)内部两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第一滑块(3),两组所述第一滑块(3)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按压板(12),所述按压板(12)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8),且第二连接杆(18)延伸至桩体(1)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杆(18)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17),所述按压板(12)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底部设置有两组铰接块(11),所述桩体(1)内部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滑槽(19)的内部设置有两组与其相互配合的第二滑块(8),所述第二滑块(8)与铰接块(11)相互连接,所述铰接块(11)远离第二滑块(8)的一侧铰接有铰接杆(10),所述铰接杆(10)远离铰接块(11)的一侧铰接有第二辅助固定插杆(9),且第二辅助固定插杆(9)延伸至桩体(1)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耐久性螺旋管建筑桩,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钻头(5),所述桩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钻头(7),所述桩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灌注口(16),所述桩体(1)内部顶部和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两组伸缩杆(15),两组所述伸缩杆(15)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弹性球(14),所述伸缩杆(15)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与弹性球(14)相互贴合,所述桩体(1)内部两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的内部设置有与其相互配合的第一滑块(3),两组所述第一滑块(3)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按压板(12),所述按压板(12)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8),且第二连接杆(18)延伸至桩体(1)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杆(18)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17),所述按压板(12)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底部设置有两组铰接块(11),所述桩体(1)内部相互靠近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槽(19),所述第二滑槽(19)的内部设置有两组与其相互配合的第二滑块(8),所述第二滑块(8)与铰接块(11)相互连接,所述铰接块(11)远离第二滑块(8)的一侧铰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让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万才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