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220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进行废气的净化的催化装置。催化装置(36)具有载体(42)和外筒(44),其中,所述载体(42)通过将金属箔状的平板(52)和波纹板(54)重叠并卷绕而形成,且担载催化剂;所述外筒(44)在内部收容载体(42),并且以使载体(42)的一端部(42a)朝向废气的上游侧且使载体(42)的另一端部(42b)朝向废气的下游侧的方式支承载体(42);在所述催化装置(36)中,平板(52)和波纹板(54)具有多个孔(64),且被含有催化物质的涂层覆盖,覆盖孔(64)的下游侧的涂层的厚度比覆盖孔(64)的上游侧的涂层的厚度厚。游侧的涂层的厚度厚。游侧的涂层的厚度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催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装置(catalyst device),该催化装置将载体收容并支承于外筒,其中,该载体通过将平板和波纹板重叠并卷绕而形成,且担载催化剂。

技术介绍

[0002]具有内燃机的车辆具有用于将在内燃机的燃烧工序中产生的废气向车外排出的排气装置。排气装置具有净化废气的催化装置。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4

147879号中公开了一种催化装置,其用于设置在机动二轮车上的小型内燃机。该催化装置具有担载催化剂的载体和收容并支承载体的外筒。载体通过将金属箔状的平板和波纹板重叠并卷绕而形成。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表2005

535454号中,公开了一种带孔蜂窝体(载体),其由分别具有孔的平坦形薄板(平板)和波形薄板(波纹板)形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在催化装置中高效地进行废气的净化,可以更积极地进行废气与催化剂的接触。作为其中的一个方法,可以考虑使催化装置内的废气流产生紊流。如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表2005

535454号的载体那样,若在平板和波纹板上设置孔,则载体内的流路形状变得复杂,从而产生紊流。
[0004]但是,若平板和波纹板的表面是平坦的,则一部分废气有可能直接直线流动,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也认为废气的净化不充分。
[0005]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这样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进行废气的净化的催化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催化装置,其具有载体和外筒,其中,所述载体通过将金属箔状的平板和波纹板重叠并卷绕而形成,且担载催化剂;所述外筒在内部收容所述载体,并且以使所述载体的一端部朝向废气的上游侧且使所述载体的另一端部朝向废气的下游侧的方式支承所述载体;所述催化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和所述波纹板具有多个孔,且被含有催化物质的厚度不均的涂层覆盖。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高效地进行废气的净化。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机动二轮车的左视图。图2是排气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催化剂收纳部的剖视图。图4是从上游侧观察到的催化装置简化后的示意图。图5是平板简化后的示意图。图6是用于说明钎焊部位的说明图。图7是沿轴线剖切载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孔部的说明图。图9是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平面中的第1孔部间范围的局部剖视图。图10是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平面中的第2孔部间范围的局部剖视图。图11是用于说明开孔率的分析结果的说明图。图12是用于说明载体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催化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
[0010]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上游、下游是以废气的流动为对象的。
[0011][1.排气装置14]如图1所示,机动二轮车10具有内燃机12作为用于行驶的驱动源。在内燃机12上连接有排气装置14。
[0012]如图2所示,排气装置14包括法兰16、上游侧排气管18、催化剂收纳部20、下游侧排气管22(图3)、隔热罩24和消音器26。上游侧排气管18通过法兰16而与内燃机12的气缸盖连接。催化剂收纳部20与上游侧排气管18的下游侧端部连接。关于催化剂收纳部20的结构,将在下述[2]中进行说明。下游侧排气管22(图3)与催化剂收纳部20的下游侧端部连接。隔热罩24以覆盖下游侧排气管22的方式与催化剂收纳部20的下游侧端部连接。消音器26被连接于下游侧排气管22和隔热罩24的下游侧端部。排气装置14通过一个以上的支承件28被安装在车身的框架上。根据该结构,从内燃机12排出的废气通过上游侧排气管18、催化剂收纳部20、下游侧排气管22、消音器26被排出到外部。
[0013][2.催化剂收纳部20]如图3所示,催化剂收纳部20具有外锥形管30、隔热管32、上游侧内锥形管34、催化装置36和下游侧内锥形管38。外锥形管30与上游侧排气管18的下游侧端部连接。隔热管32与外锥形管30的下游侧端部连接。上游侧内锥形管34在比外锥形管30和上游侧排气管18的连接部位靠下游侧的位置与上游侧排气管18的下游侧端部连接,且位于外锥形管30的内部。催化装置36与上游侧内锥形管34的下游侧端部连接,且位于隔热管32的内部。关于催化装置36的结构,将在下述[3]中进行说明。下游侧内锥形管38与催化装置36的下游侧端部连接,且位于隔热管32的内部。
[0014][3.催化装置36]如图3、图4所示,催化装置36具有载体42和外筒44。载体42是蜂窝结构的大致圆柱形状,通过将金属箔状的一个以上的平板52(图9)和一个以上的波纹板54(图9)重叠卷绕而形成,其中,波纹板54通过将金属箔状的平板52成型为波状而成。平板52(和波纹板54)由不锈钢形成,具有从一个面贯通至另一个面的多个孔64(图5)。关于孔64,将在下述[3.1]中进行说明。
[0015]载体42担载催化剂。例如,在载体42的状态下,平板52和波纹板54的表面被含有催化物质(铂、钯、铑等铂族元素等)的涂层覆盖。平板52和波纹板54彼此接合。关于平板52和波纹板54的接合,将在下述[3.2]中进行说明。
[0016]外筒44是内径比载体42的外径稍大的圆筒。外筒44与平板52同样由不锈钢形成。
外筒44在内部收容载体42。外筒44以载体42的一端部42a朝向废气的上游侧且载体42的另一端部42b朝向废气的下游侧的状态支承载体42。在外筒44支承载体42的状态下,外筒44的轴线与载体42的轴线一致。如图3所示,将两者的轴线称为轴线A。载体42的外周面与外筒44的内周面彼此接合。关于载体42与外筒44的接合,将在下述[3.2]中进行说明。
[0017][3.1.具有孔64的平板52]使用图5说明平板52。图5所示的平板52是被制成载体42之前的平坦状态。平板52是第1方向D1上的长度为L、第2方向D2上的长度为W(>L)的大致矩形的金属箔状部件。第1方向D1与废气的流动方向以及载体42的轴线方向(轴线A的延伸方向)平行。将图5中从纸面上方朝向下方的方向设为第1方向D1。第2方向D2与第1方向D1正交。将图5中从纸面左方向右方的方向设为第2方向D2。平板52的第1方向D1的长度L为载体42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平板52的第2方向D2的长度W与载体42的直径有关。因此,长度L和长度W根据载体42的设计来确定。
[0018]平板52具有孔形成部60和包围孔形成部60的缘部62。平板52在孔形成部60上具有沿着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排列的多个孔64。将沿着第1方向D1的孔64的列称为第1列66。将沿着第2方向D2的孔64的列称为第2列68。在第1列66中,当将连接孔64的中心的线作为列的中心线66c时,以使各中心线66c为等间隔的方式来配置各孔64。在第2列68中,当将连接孔64的中心的线作为列的中心线68c时,以使各中心线68c为等间隔的方式配置各孔64。
[00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催化装置(36),其具有载体(42)和外筒(44),其中,所述载体(42)通过将金属箔状的平板(52)和波纹板(54)重叠并卷绕而形成,且担载催化剂;所述外筒(44)在内部收容所述载体(42),并且以使所述载体(42)的一端部(42a)朝向废气的上游侧且使所述载体(42)的另一端部(42b)朝向废气的下游侧的方式来支承所述载体(42);所述催化装置(36)的特征在于,所述平板(52)和所述波纹板(54)具有多个孔(64),且被含有催化物质的厚度不均的涂层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装置(36),其特征在于,覆盖所述孔(64)的下游侧的所述涂层的厚度比覆盖所述孔(64)的上游侧的所述涂层的厚度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装置(36),其特征在于,覆盖所述孔(6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和寿武田广充堀村弘幸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