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负载水不溶性免疫调节分子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126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53
一种负载水不溶性免疫调节分子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本方法首先配制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将不溶于水的单磷酰脂质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配制单磷酰脂质溶液;然后将单磷酰脂质溶液加入到透明质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之后将反应体系在室温下摇动;再将反应液转移至透析袋中透析;配制免疫调节分子溶液,然后加入到透析后的体系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反应;将反应液在摇床中振动一段时间,待溶液中的有机溶剂挥发后,将溶液冷冻干燥处理,即得到一种新的负载水不溶性免疫调节分子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本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作临床上预防或治疗肿瘤。本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并且易于实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水不溶性免疫调节分子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负载水不溶性免疫调节分子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得的材料有可能应用于临床上预防和治疗肿瘤疾病。

技术介绍

[0002]肿瘤是目前临床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肿瘤的组织增生和转移,其后果十分严重。常见的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方法虽然可以快速切除肿瘤组织,但不能解决肿瘤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的问题。同时,放疗和化疗是柄“双刃剑”,在杀死增殖期肿瘤细胞的同时,其对正常细胞及机体的免疫、造血功能均会造成极大的损害。此外,肿瘤细胞容易对放、化疗产生耐药性。
[0003]随着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及肿瘤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通过生物学方法治疗肿瘤成为可能。与直接攻击癌细胞的化疗和放疗等方法不同,免疫治疗法旨在增强机体正常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的能力。这类策略包括:引入化合物直接刺激免疫细胞努力工作;或者引入模拟正常免疫应答组分的合成蛋白,增强机体的整个免疫反应。因此,如何将这些能通过免疫调节治疗肿瘤的水不溶性免疫调节分子引入到体内值得关注。
[0004]透明质酸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它是人体的一种保湿成分,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其吸水率可高达自身重量的100倍以上,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保湿性最好的高分子材料,被称为理想的天然保湿因子。本研究以透明质酸和单磷酰脂质作为主体材料,有效地引入了一些水不溶性的免疫调节分子,获得了一种负载水不溶性免疫调节分子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本专利获得的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负载水不溶性免疫调节分子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1)配制一定浓度的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将不溶于水的单磷酰脂质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配制一定浓度的单磷酰脂质溶液;
[0008](2)将(1)得到的单磷酰脂质溶液加入到透明质酸钠水溶液中,强力搅拌充分反应;
[0009](3)将(2)得到的反应体系转移至摇床,在室温下摇动一段时间;
[0010](4)将(3)得到的反应液转移至透析袋中透析一段时间;
[0011](5)配制一定浓度的免疫调节分子溶液,然后加入到(4)得到的体系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反应;
[0012](6)将(5)得到的反应液在摇床中振动一段时间,待溶液中的有机溶剂充分挥发后,将溶液冷冻干燥处理,即得到负载水不溶性免疫调节分子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
[0013]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8~1.2mg/mL,而单磷酰脂质溶液的浓度为3~6mg/mL。
[0014]进一步的,步骤(2)中单磷酰脂质与透明质酸的质量比为1:10~15,强力搅拌反应的时间超过5分钟。
[0015]进一步的,步骤(3)中的摇床摇动时间在24小时以上,步骤(3)和步骤(5)中所述的反应温度均为25℃。
[0016]进一步的,步骤(4)中透析袋允许透过的分子的分子量不超过10000,透析的时间在48小时以上。
[0017]进一步的,步骤(5)中的免疫调节分子包括QS

21,R837等多种水不溶性分子;免疫调节分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8mg/mL。
[0018]进一步的,步骤(5)中的免疫调节分子溶液与透析后的反应液混合之比为1:3~1:10。
[0019]进一步的,步骤(6)中的冷冻干燥条件为

80℃条件下冷冻24h后,冻干24h。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作临床上预防或治疗肿瘤。本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并且易于实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但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提到的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以透明质酸、单磷酰脂质、免疫调节分子QS

21作为原料,制备一种负载水不溶性免疫调节分子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这种负载QS

21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0024](1)配制浓度为1mg/mL的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将不溶于水的单磷酰脂质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配制浓度为5mg/mL的单磷酰脂质溶液;
[0025](2)将(1)得到5mg/mL的单磷酰脂质溶液加入到1mg/mL透明质酸溶液中,控制单磷酰脂质与透明质酸的质量比为1:10,强力搅拌充分反应5分钟以上;
[0026](3)将(2)得到的单磷酰脂质

透明质酸反应体系转移至摇床,在25℃下摇动24小时;
[0027](4)将(3)得到的磷酰脂质

透明质酸反应液转移至可透过分子量小于10000的透析袋中透析48小时;
[0028](5)将10mg的QS

21分子溶解到2mL 20%的四氢呋喃溶液中,配制浓度为5mg/mL的QS

21溶液,然后加入到10mL(4)得到的磷酰脂质

透明质酸溶液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反应5分钟;
[0029](6)将(5)得到的反应液在摇床中振动2小时,待溶液中的有机溶剂充分挥发后,将溶液冷冻干燥处理,即得到一种负载QS

21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冷冻干燥条件为

80℃条件下冷冻24h后,冻干24h。
[0030]实施例2
[0031]以透明质酸、单磷酰脂质、免疫调节分子R837作为原料,制备一种负载水不溶性免疫调节分子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这种负载R837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步骤如下:
[0032](1)配制浓度为1mg/mL的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将不溶于水的单磷酰脂质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配制浓度为4.5mg/mL的单磷酰脂质溶液;
[0033](2)将(1)得到4.5mg/mL的单磷酰脂质溶液加入到1mg/mL透明质酸溶液中,控制单磷酰脂质与透明质酸的质量比为1:13,强力搅拌充分反应5分钟以上;
[0034](3)将(2)得到的单磷酰脂质

透明质酸反应体系转移至摇床,在25℃下摇动24小时;
[0035](4)将(3)得到的磷酰脂质

透明质酸反应液转移至可透过分子量小于10000的透析袋中透析48小时;
[0036](5)将10mg的R837分子溶解到2mL二甲基亚砜中,配制浓度为5mg/mL的R837溶液,然后加入到12mL(4)得到的磷酰脂质

透明质酸溶液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反应5分钟;
[0037](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水不溶性免疫调节分子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一定浓度的透明质酸钠水溶液,将不溶于水的单磷酰脂质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配制一定浓度的单磷酰脂质溶液;(2)将(1)得到的单磷酰脂质溶液加入到透明质酸钠水溶液中,强力搅拌充分反应;(3)将(2)得到的反应体系转移至摇床,在室温下摇动一段时间;(4)将(3)得到的反应液转移至透析袋中透析一段时间;(5)配制一定浓度的免疫调节分子溶液,然后加入到(4)得到的体系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反应;(6)将(5)得到的反应液在摇床中振动一段时间,待溶液中的有机溶剂充分挥发后,将溶液冷冻干燥处理,即得到负载水不溶性免疫调节分子的透明质酸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透明质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8~1.2mg/mL,而单磷酰脂质溶液的浓度为3~6mg/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单磷酰脂质与透明质酸的质量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