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囊用变性淀粉及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310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囊用变性淀粉,原料包括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制备步骤包括:薯类淀粉进行超微粉碎,再进行非晶颗粒态处理;豆类淀粉进行非晶颗粒态处理;淀粉按比例混合,配制成淀粉乳,搅拌并加热,再加入浓盐酸,封闭反应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囊用变性淀粉及胶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辅料
,特别涉及一种胶囊用变性淀粉及包括该变性淀粉的胶囊。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胶囊产品分为软胶囊和硬胶囊两种,硬胶囊又称“空心胶囊”,硬胶囊分为肠溶性胶囊和胃溶性胶囊,根据其原料来源可分为明胶胶囊和植物胶囊。明胶是采用动物的皮和骨骼熬制而成,主要成分为蛋白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食品药品安全意识的提高,明胶胶囊存在的安全性问题逐渐被人们所发现,例如: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反应、宗教信仰、动物源疾病的传播、毒胶囊事件等。
[0003]植物胶囊因其安全性被人们所广泛关注。目前对植物胶囊研究最多的是

以普鲁兰多糖、海藻多糖等为主的植物多糖;

以改性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的淀粉类胶囊,特别是采用羟丙基淀粉为主要原料;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原料的高分子聚合物胶囊。其中淀粉原料广泛,具有成本低、易获得、可生物降解、相容性好等特性,已被作为最具潜力的植物胶囊原料受到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广泛研究。
[0004]目前以变性淀粉为原料的淀粉胶囊,普遍存在凝胶性、韧性差的缺点,难以制得强度高的胶囊;且胶囊的性质受到淀粉原料种类及羟丙基淀粉取代度影响较大,产品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变性淀粉胶囊存在凝胶性、韧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胶囊用变性淀粉,凝胶性好,产品质量稳定,用于制备胶囊改善了凝胶性和韧性,并且胶囊质量稳定。
[0006]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胶囊用变性淀粉,变性淀粉的原料包括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的干基的质量比为3:3~7;
[0007]变性淀粉的制备步骤包括:
[0008]S1:薯类淀粉进行超微粉碎,过400目筛,再进行非晶颗粒态处理;豆类淀粉进行非晶颗粒态处理;
[0009]S2: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按比例混合,加水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45%淀粉乳,搅拌并加热至40-50℃,再加入淀粉干基量6-12%的浓盐酸,封闭反应4-8h,至20%淀粉乳粘度达到150-300mPa.s,终止反应;
[0010]S3:步骤S2获得淀粉乳调节pH至6.0-8.0,进行洗涤,浓缩至淀粉乳波美度为19-21
°
B
é

[0011]S4:步骤S3获得淀粉乳中加入淀粉干基量10-20%的硫酸钠,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继续加入淀粉干基量0.8-1.5%的氢氧化钠,通入氮气,然后加入淀粉干基量8-15%的环氧丙烷,升温至38-45℃,密封反应12-18h,反应结束后,用盐酸溶液调节淀粉乳pH至9.0-9.5;
[0012]S5:向步骤S4获得淀粉乳中加入氧化剂,用氢氧化钠维持体系pH值为9.0-9.5反应至淀粉乳粘度达到40-100mPa.s时,向淀粉乳中加入亚硫酸氢钠终止反应;
[0013]S6:步骤S5获得淀粉乳调节pH值至6.0-8.0,进行离心、洗涤、脱水、干燥至水分为15-18%,粉碎得到变性淀粉。
[0014]采用上述方案,原料复配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综合了薯类淀粉黏结性、成膜性好,和豆类淀粉凝胶强度高的优点;薯类淀粉进行超微粉碎处理,增加了淀粉颗粒均匀性,原淀粉进行非晶颗粒态处理,增加了淀粉的反应活性,并改善淀粉性质。淀粉进行的酸解进一步增加反应活性,提高淀粉凝胶性能;淀粉再进行羟丙基醚化反应,获得产品取代度较高,成膜性较强;进一步进行氧化反应,提高其成膜性和透明度,降低粘度。获得的变性淀粉成膜性、凝胶性好,产品质量稳定,适用于制备胶囊。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胶囊用变性淀粉,步骤S1中,非晶颗粒颗粒态处理步骤包括:淀粉加水使含水量达到35-45%,在压力为400-550MPa的环境下保压15-25min。
[0016]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物理方法进行非晶颗粒态处理,使原料安全且处理效果好。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胶囊用变性淀粉,步骤S5中,氧化剂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0-40%的次氯酸钠溶液。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胶囊用变性淀粉,薯类淀粉为马铃薯淀粉,豆类淀粉为豌豆淀粉。
[0019]采用上述方案,原淀粉复配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获得变性淀粉具有透明度高、成膜性好、凝胶强度高、膜韧性好的优点。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胶囊,包括如权利1-4任一项的胶囊用变性淀粉;还包括7-12%的增塑剂,0.1-0.3%的凝固剂,0.1-0.3%的十二烷基磺酸钠。
[0021]采用上述方案,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变性淀粉制备的胶囊,改善了淀粉类胶囊的凝胶性和韧性,并且质量稳定。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胶囊,胶囊的制备步骤包括:胶囊用变性淀粉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8-30%的淀粉乳,加热至90-95℃充分糊化为淀粉胶液,向淀粉胶液中加入增塑剂、凝固剂、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降低胶液温度至60-80℃静置;采用一般蘸胶法进行淀粉胶囊制备。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胶囊,增塑剂包括聚乙二醇和甘油,聚乙二醇和甘油的质量比为1:2.5~5。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胶囊,凝固剂包括结冷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下面的详细描述的目的,应当理解,本申请可采用各种替代的变化和步骤顺序,除非明确规定相反。此外,除了在任何操作实例中,或者以其他方式指出的情况下,表示例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成分的量的所有数字应被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被术语“约”修饰。因此,除非相反指出,否则在以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数值参数是根据本申请所要获得的期望性能而变化的近似值。至少并不是试图将等同原则的适用限制在
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每个数值参数至少应该根据报告的有效数字的个数并通过应用普通舍入技术来解释。
[0026]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且不理解为限制性的。如本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种)”和“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指明。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列举项目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全部组合。表述例如“......的至少一个(种)”当在要素列表之前或之后时修饰整个要素列表,而不修饰该列表的单独要素。
[0027]进一步,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包含”当用在本说明书中时,表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分,但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种或多种另外的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分、和/或其集合。
[0028]如本申请中使用的“约”或“大约”包括所描述的值并且意味着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考虑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用变性淀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性淀粉的原料包括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所述薯类淀粉和所述豆类淀粉的干基的质量比为3:3~7;所述变性淀粉的制备步骤包括:S1:所述薯类淀粉进行超微粉碎,过400目筛,再进行非晶颗粒态处理;所述豆类淀粉进行非晶颗粒态处理;S2:所述薯类淀粉和所述豆类淀粉按比例混合,加水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45%淀粉乳,搅拌并加热至40-50℃,再加入淀粉干基量6-12%的浓盐酸,封闭反应4-8h,至20%淀粉乳粘度达到150-300mPa.s,终止反应;S3:步骤S2获得淀粉乳调节pH至6.0-8.0,进行洗涤,浓缩至淀粉乳波美度为19-21
°
B
é
;S4:步骤S3获得淀粉乳中加入淀粉干基量10-20%的硫酸钠,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继续加入淀粉干基量0.8-1.5%的氢氧化钠,通入氮气,然后加入淀粉干基量8-15%的环氧丙烷,升温至38-45℃,密封反应12-18h,反应结束后,用盐酸溶液调节淀粉乳pH至9.0-9.5;S5:向步骤S4获得淀粉乳中加入氧化剂,用氢氧化钠维持体系pH值为9.0-9.5反应至淀粉乳粘度达到40-100mPa.s时,向淀粉乳中加入亚硫酸氢钠终止反应;S6:步骤S5获得淀粉乳调节pH值至6.0-8.0,进行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军徐锐陈金梅田永辉田佳琦李彦兵李玉惠马玉鹏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世邦星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