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125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箱、分料组件、卡接组件、限位组件、旋转组件、混料盒、搅拌组件、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下料箱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若干组分料空腔和一组混合空腔,若干组所述分料空腔呈环形阵列设置在混合空腔的正上方,并分别与混合空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下料箱内分别开设分料空腔和混合空腔,使用分料组件、卡接组件和旋转组件对分料空腔内原料粉末的输出进度进行控制,操作更便捷,使用混料盒、搅拌组件、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对混合空腔内的原料粉末混合、下料进度进行控制,该装置内原料粉末下料准确,下料进度控制便捷,原料粉末混合效果更好。混合效果更好。混合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用下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
,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0003]现有的3D打印机在进行不同颜色的打印时,需要对其打印喷头内或原料盒内的打印原料进行更换,使用非常不便。
[0004]尤其是在需要进行先后多种颜色更换或颜色混和时,现有的3D打印喷头和原料盒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3D打印机用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箱、分料组件、卡接组件、限位组件、旋转组件、混料盒、搅拌组件、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
[0006]所述下料箱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若干组分料空腔和一组混合空腔,若干组所述分料空腔呈环形阵列设置在混合空腔的正上方,并分别与混合空腔连通;各组所述分料空腔和所述混合空腔之间还开设有安装空腔,各组所述分料空腔和所述混合空腔分别通过一组安装空腔连通;
[0007]所述分料组件和所述限位组件均设置在安装空腔内;所述卡接组件活动卡接在分料组件内,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与安装空腔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的另一端卡接在卡接组件上;
[0008]所述旋转组件的一端活动贯穿分料组件与卡接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的另一端位于分料空腔的正上方;
[0009]所述混料盒活动卡接在混合空腔内,所述搅拌组件设置在混料盒的上方,所述搅拌组件的下端活动贯穿混料盒的底部,且搅拌组件可与混料盒内壁活动贴合;
[0010]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混合空腔的上端,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搅拌组件的上端传动连接;
[0011]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混合空腔的下端,所述升降组件的输出端与混料盒的下端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分料空腔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分料空腔呈环形阵列分布在下料箱的上端;各组所述分料空腔分别通过一组安装空腔与混合空腔连通;
[0013]所述分料空腔的底面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以安装空腔中轴线为中心倾斜设置,且斜面远离安装空腔的一端高于其靠近安装空腔的一端;
[0014]所述混合空腔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混合空腔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下端固定贯穿下料箱的底部,所述混合空腔通过限位管与外部连通;
[0015]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限位管与混合空腔内壁之间。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空腔包括安装孔和第一卡槽;
[0017]所述分料空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混合空腔连通,所述第一卡槽开设在安装孔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卡槽呈环形设置,所述第一卡槽的中轴线与安装孔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卡槽的上下面对称开设有若干组第二卡槽,若干组所述第二卡槽呈环形阵列设置。
[0018]进一步的,所述分料组件包括两组上下对称设置的分料板,两组所述分料板均固定卡接在安装孔内,一组所述分料板的底面与第一卡槽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另一端所述分料板的顶面与第一卡槽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
[0019]两组所述分料板的中心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两组所述分料板上还对称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导料孔,若干组所述第一导料孔呈环形阵列设置;相邻的两组所述第一导料孔之间的旋转角度等于相邻的两组第二卡槽之间旋转角度的两倍。
[0020]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一组分料板活动贴合;
[0021]所述卡接板的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卡接板上还分别开设有若干组第二导料孔和若干组第三卡槽;若干组所述第二导料孔和若干组第三卡槽均呈环形阵列设置,各组所述第二导料孔可分别与一组第一导料孔相互对正并连通,各组所述第三卡槽可分别与一组第二卡槽相互对正并连通。
[002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若干组限位珠和若干组弹簧;
[0023]各组所述限位珠可分别活动卡接在一组第二卡槽和一组第三卡槽之间,且各组限位珠分别通过一组弹簧与第二卡槽底面弹性连接。
[0024]进一步的,所述分料空腔的上端固定卡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投料孔,所述投料孔与分料空腔连通;
[0025]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和第一搅拌杆;
[0026]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活动贯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活动贯穿顶板位于顶板的上方,且第一固定杆的该端还设置有把手;若干组所述第一搅拌杆呈环形阵列设置在第一固定杆上,且第一搅拌杆的端部与斜面活动贴合。
[0027]进一步的,所述混料盒包括壳体和环形板;
[0028]所述壳体设置上下颠倒的拱形结构,所述环形板套设在壳体的下端;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搅拌空腔,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为开放式结构,所述搅拌空腔的底端开设有第三通孔;
[0029]所述升降组件的输出端与环形板固定连接。
[003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二固定杆、搅拌叶和第二搅拌杆;
[0031]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活动贯穿第三通孔,并与第三通孔密封贴合,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若干组所述搅拌叶和若干组所述第二搅拌杆均呈环形阵列设置在第二固定杆,且搅拌叶位于第二搅拌杆的下方。
[0032]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的下表面可与搅拌空腔内底面活动贴合,所述搅拌叶的一侧设置有弧面,所述弧面的弧口倾斜朝向远离第二固定杆和搅拌空腔底面的方向;
[0033]所述弧面的下端与搅拌叶底面连接,所述弧面的上端倾斜朝向远离第二固定杆的一端。
[003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5]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下料箱内分别开设分料空腔和混合空腔,使用分料组件、卡接组件和旋转组件对分料空腔内原料粉末的输出进度进行控制,操作更便捷,使用混料盒、搅拌组件、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对混合空腔内的原料粉末混合、下料进度进行控制,该装置内原料粉末下料准确,下料进度控制便捷,原料粉末混合效果更好;
[0036]2、通过将相邻的两组第一导料孔之间的旋转角度设置等于相邻的两组第二卡槽之间旋转角度的两倍,使得卡接组件在旋转时,安装孔的上下两端能够始终保持在连通与隔断之间切换,该装置结构简单,下料操作更便捷;
[0037]3、通过将第一搅拌杆设置在第一固定杆上,且第一搅拌杆的端部可与斜面活动贴合,使得旋转组件在对卡接组件进行位置调节时,还会对斜面上堆积的原料粉末进行清扫,避免斜面上残留原料粉末,使用功能更全面,空间利用率更高;
[0038]4、通过将弧面的弧口设置倾斜朝向远离第二固定杆和搅拌空腔底面的方向,弧面的下端与搅拌叶底面连接,弧面的上端倾斜朝向远离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并且搅拌叶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搅拌杆,使得搅拌叶在转动时可将搅拌空腔内底部的原料粉末铲起,第二搅拌杆可将搅拌叶铲起的原料粉末进行搅拌混合,混合效果更好,且混合效率更高。
[0039]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箱(1)、分料组件(2)、卡接组件(3)、限位组件(4)、旋转组件(5)、混料盒(6)、搅拌组件(7)、驱动组件(8)和升降组件(9);所述下料箱(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若干组分料空腔(101)和一组混合空腔(102),若干组所述分料空腔(101)呈环形阵列设置在混合空腔(102)的正上方,并分别与混合空腔(102)连通;各组所述分料空腔(101)和所述混合空腔(102)之间还开设有安装空腔(103),各组所述分料空腔(101)和所述混合空腔(102)分别通过一组安装空腔(103)连通;所述分料组件(2)和所述限位组件(4)均设置在安装空腔(103)内;所述卡接组件(3)活动卡接在分料组件(2)内,所述限位组件(4)的一端与安装空腔(103)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4)的另一端卡接在卡接组件(3)上;所述旋转组件(5)的一端活动贯穿分料组件(2)与卡接组件(3)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组件(5)的另一端位于分料空腔(101)的正上方;所述混料盒(6)活动卡接在混合空腔(102)内,所述搅拌组件(7)设置在混料盒(6)的上方,所述搅拌组件(7)的下端活动贯穿混料盒(6)的底部,且搅拌组件(7)可与混料盒(6)内壁活动贴合;所述驱动组件(8)设置在混合空腔(102)的上端,所述驱动组件(8)的输出端与搅拌组件(7)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9)设置在混合空腔(102)的下端,所述升降组件(9)的输出端与混料盒(6)的下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空腔(101)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分料空腔(101)呈环形阵列分布在下料箱(1)的上端;各组所述分料空腔(101)分别通过一组安装空腔(103)与混合空腔(102)连通;所述分料空腔(101)的底面设置有斜面(1011),所述斜面(1011)以安装空腔(103)中轴线为中心倾斜设置,且斜面远离安装空腔(103)的一端高于其靠近安装空腔(103)的一端;所述混合空腔(102)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槽(1021);所述混合空腔(102)的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限位管(10),所述限位管(10)的下端固定贯穿下料箱(1)的底部,所述混合空腔(102)通过限位管(10)与外部连通;所述驱动组件(8)安装在安装槽(1021)内,所述升降组件(9)设置在限位管(10)与混合空腔(102)内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腔(103)包括安装孔(1031)和第一卡槽(1032);所述分料空腔(101)通过所述安装孔(1031)与混合空腔(102)连通,所述第一卡槽(1032)开设在安装孔(1031)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卡槽(1032)呈环形设置,所述第一卡槽(1032)的中轴线与安装孔(1031)的中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卡槽(1032)的上下面对称开设有若干组第二卡槽(1033),若干组所述第二卡槽(1033)呈环形阵列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组件(2)包括两组上下对称设置的分料板(11),两组所述分料板(11)均固定卡接在安装孔(1031)内,一组所述分料板(11)的底面与第一卡槽(1032)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另一端所述分料板(11)的顶面与第一卡槽(1032)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两组所述分料板(11)的中心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义王玲钰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爱三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