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微矩形连接器插头及插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09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微矩形连接器插头及插座结构,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外壳以及插针合件,在插头外壳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安装孔,在每个第一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绝缘基座和第二绝缘基座,在第一绝缘基座和第二绝缘基座上开设有两个或三个第一固定孔,在每个第一固定孔中安装有插针合件;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外壳以及插孔件,在插座外壳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空间小、重量轻、接触可靠的优点,弥补了其他高速连接器占用空间大和性能不稳定的不足。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输速率能够满足6Gbit/s以上高速连接器的工作要求,传输信号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微矩形连接器插头及插座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微矩形连接器插头及插座结构,属于高度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是传输信号的关键技术之一,高速连接器更是最为核心的技术。常见的连接器有很多类型,一些类型的连接器存在着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较高等问题,在对产品体积和产品成本要求都较为苛刻的连接器产品中(比如电池包内各单体电池之间使用的连接器)就并不适用,对连接器的空间和性能指标(体积、耐压、绝缘等)有着更高的要求。在高速传输领域里面,现在很多高速连接器传输速率都在6Gbit/s以下,所以,目前提供一种空间合理、同时各性能指标又满足6Gbit/s以上的高速微矩形连接器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麻花针胖点的阻抗不连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信号传输质量高的高速微矩形连接器插头及插座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微矩形连接器插头及插座结构,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外壳以及插针合件,在插头外壳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安装孔,在每个第一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绝缘基座和第二绝缘基座,在第一绝缘基座和第二绝缘基座上开设有两个或三个第一固定孔,在每个第一固定孔中安装有插针合件;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外壳以及插孔件,在插座外壳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在每个第二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三绝缘基座,在第三绝缘基座上开设有两个或三个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在每个第二固定孔中安装有插孔件。进一步,所述插头外壳的两端开设有螺钉孔,在螺钉孔内设置有连接螺钉,在插座外壳的两端开设有与螺钉孔对应的通孔,在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螺母套。进一步,所述插针合件或插孔件的数量为2的整数倍或3的整数倍,相邻插针合件或插孔件的中心距为1mm。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的后端填充有胶粘剂。进一步,所述插头外壳是有基座以及与基座连接为一体的凸台构成,且基座的投影面积大于凸台的投影面积,所述插针合件安装在凸台的投影范围之内,所述连接螺钉安装在基座的两端;在插座外壳上开设有与凸台匹配的凹槽,且插孔件安装在凹槽的投影范围之内。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具有空间小、重量轻、接触可靠的优点,弥补了其他高速连接器占用空间大和性能不稳定的不足。同时,本技术的传输速率能够满足6Gbit/s以上高速连接器的工作要求,传输信号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插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插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插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插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插针合件,2-第一绝缘基座,3-插头外壳,4-第二绝缘基座,5-胶粘剂,6-连接螺钉,7-插孔件,8-第三绝缘基座,9-插座外壳,10-螺母套,A-基座,B-凸台,C-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的实施例:高速微矩形连接器插头及插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外壳3以及插针合件1,在插头外壳3上开设有六个第一安装孔,在每个第一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绝缘基座2和第二绝缘基座4,在第一绝缘基座2和第二绝缘基座4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孔,在每个第一固定孔中安装有插针合件1;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外壳9以及插孔件7,在插座外壳9上开设有六个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在每个第二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三绝缘基座8,在第三绝缘基座8上开设有两个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在每个第二固定孔中安装有插孔件7。所述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的后端填充有胶粘剂5,以防止绝缘基座松动。进一步,所述插头外壳3的两端开设有螺钉孔,在螺钉孔内设置有连接螺钉6,在插座外壳9的两端开设有与螺钉孔对应的通孔,在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螺母套10;同时,所述插头外壳3是有基座A以及与基座A连接为一体的凸台B构成,且基座A的投影面积大于凸台B的投影面积,所述插针合件1安装在凸台B的投影范围之内,所述连接螺钉6安装在基座A的两端;在插座外壳9上开设有与凸台B匹配的凹槽C,且插孔件7安装在凹槽C的投影范围之内。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凸台B插入凹槽C中固定,同时将连接螺钉6与螺母套10固定连接,这样便可将插头外壳3和插座外壳9固定连接在一起而不会松动或脱落,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插针合件1或插孔件7的数量为2的整数倍或3的整数倍,相邻插针合件1或插孔件7的中心距L为1mm。因此,插针合件1或插孔件7的芯数可设计为4、6、8、10、12、16、18、20、22、24、26、28、30共十三种芯数。本技术具有空间小、重量轻、接触可靠的优点,弥补了其他高速连接器占用空间大和性能不稳定的不足。同时,本技术的传输速率能够满足6Gbit/s以上高速连接器的工作要求,传输信号稳定。实施例2本技术的实施例:高速微矩形连接器插头及插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8所示,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外壳3以及插针合件1,在插头外壳3上开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孔,在每个第一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绝缘基座2和第二绝缘基座4,在第一绝缘基座2和第二绝缘基座4上开设有三个第一固定孔,在每个第一固定孔中安装有插针合件1;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外壳9以及插孔件7,在插座外壳9上开设有四个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在每个第二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三绝缘基座8,在第三绝缘基座8上开设有三个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在每个第二固定孔中安装有插孔件7。所述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的后端填充有胶粘剂5,以防止绝缘基座松动。进一步,所述插头外壳3的两端开设有螺钉孔,在螺钉孔内设置有连接螺钉6,在插座外壳9的两端开设有与螺钉孔对应的通孔,在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螺母套10;同时,所述插头外壳3是有基座A以及与基座A连接为一体的凸台B构成,且基座A的投影面积大于凸台B的投影面积,所述插针合件1安装在凸台B的投影范围之内,所述连接螺钉6安装在基座A的两端;在插座外壳9上开设有与凸台B匹配的凹槽C,且插孔件7安装在凹槽C的投影范围之内。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凸台B插入凹槽C中固定,同时将连接螺钉6与螺母套10固定连接,这样便可将插头外壳3和插座外壳9固定连接在一起而不会松动或脱落,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插针合件1或插孔件7的数量为3的整数倍,相邻插针合件1或插孔件7的中心距L为1mm。因此,插针合件1或插孔件7的芯数可设计为6、12、18、24、30共5种芯数。本技术具有空间小、重量轻、接触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微矩形连接器插头及插座结构,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外壳(3)以及插针合件(1),在插头外壳(3)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安装孔,在每个第一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绝缘基座(2)和第二绝缘基座(4),在第一绝缘基座(2)和第二绝缘基座(4)上开设有两个或三个第一固定孔,在每个第一固定孔中安装有插针合件(1);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外壳(9)以及插孔件(7),在插座外壳(9)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在每个第二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三绝缘基座(8),在第三绝缘基座(8)上开设有两个或三个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在每个第二固定孔中安装有插孔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微矩形连接器插头及插座结构,包括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外壳(3)以及插针合件(1),在插头外壳(3)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安装孔,在每个第一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绝缘基座(2)和第二绝缘基座(4),在第一绝缘基座(2)和第二绝缘基座(4)上开设有两个或三个第一固定孔,在每个第一固定孔中安装有插针合件(1);所述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外壳(9)以及插孔件(7),在插座外壳(9)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与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在每个第二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三绝缘基座(8),在第三绝缘基座(8)上开设有两个或三个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在每个第二固定孔中安装有插孔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微矩形连接器插头及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外壳(3)的两端开设有螺钉孔,在螺钉孔内设置有连接螺钉(6),在插座外壳(9)的两端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伟李海胡佳伟李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贵安新区东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