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与指示灯共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025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按键与指示灯共用结构。按键与指示灯共用结构,包括壳体和电路板,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壳体上设置有按键模块,按键模块设有按键和按键传导块,按键通过按键传导块实现对电路板的按键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指示灯,壳体对应指示灯位置设有透光孔,电路板设有感应开关,壳体设有可调按键,可调按键与感应开关对应设置,可调按键包括可拆卸传导块,可拆卸传导块与可调按键传动连接并与感应开关对应设置,感应开关设于指示灯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拆卸传导块和感应开关,只需安装可拆卸传导块即可对应增加按键,而无需更改电路板,可进行批量生产并且按需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利用率,进行统一生产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与指示灯共用结构
本技术涉及开关按键领域,特别涉及按键与指示灯共用结构。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玩具等日常小电器,该类产品处于成本、功能和体积的因素,通常在精巧外壳上设置有按键用以和内部电路板进行控制互动。现有的按键设计通常需要以电路板作为位置基础,由于电路板的线路布置较为费时费力,通常在设计后无法更改按键数目,外壳上的按键需要与之配合,无法更改按键的数量。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设计结构,实现更改按键数量的同时无需更换电路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更换按键数量同时沿用同样的电路板的按键与指示灯共用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按键与指示灯共用结构,包括壳体和电路板,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壳体上设置有按键模块,按键模块设有按键和按键传导块,按键通过按键传导块实现对电路板的按键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指示灯,壳体对应指示灯位置设有透光孔,电路板设有感应开关,壳体设有可调按键,可调按键与感应开关对应设置,可调按键包括可拆卸传导块,可拆卸传导块与可调按键传动连接并与感应开关对应设置,感应开关设于指示灯位置。本技术按键和指示灯共用结构,通过设置可拆卸传导块和感应开关,可自由添加功能键,只需安装可拆卸传导块即可对应增加一个按键,而无需更改电路板,可进行批量生产并且按需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利用率,进行统一生产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不破坏壳体结构,外部美观大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拆卸传导块包括传导块安装部和传导块驱动部,传导块安装部设于可拆卸传导块两侧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传导块驱动部对应感应开关设置并与可调按键驱动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导块驱动部包括弹性连接板和按键传导开关,按键传导开关通过弹性连接板与传导块安装部连接,按键传导开关对应感应开关和可调按键位置设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感应开关为压力感应开关。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连接板为弹性塑胶连接板,按键传导开关为塑胶传导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按键与指示灯共用结构,通过在壳体设置可拆卸传导块和在电路板上设置感应开关,通过装卸可拆卸传导块和壳体,即可添加按键数量,无需更换电路板的布局,使得电路板可统一生产,适用范围更广,大大节约了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壳体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路板的简单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常规按键数量的壳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增加按键后的壳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4所示,按键与指示灯共用结构,包括壳体1和电路板2,电路板2设置在壳体1内,壳体1上设置有按键模块3,按键模块3设有按键4和按键传导块5,按键4通过按键传导块5实现对电路板2的按键控制,电路板2上设有指示灯6,壳体1对应指示灯6位置设有透光孔12,电路板2设有感应开关21,壳体1设有可调按键11,可调按键11与感应开关21对应设置,可调按键11包括可拆卸传导块7,可拆卸传导块7与可调按键11传动连接并与感应开关21对应设置,感应开关21设于指示灯6位置。可拆卸传导块7包括传导块安装部71和传导块驱动部72,传导块安装部71设于可拆卸传导块7两侧并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传导块驱动部72对应感应开关21设置并与可调按键11驱动连接。传导块驱动部72包括弹性连接板73和按键传导开关74,按键传导开关74通过弹性连接板73与传导块安装部71连接,按键传导开关74对应感应开关21和可调按键11位置设置。感应开关21为压力感应开关。弹性连接板73为弹性塑胶连接板,按键传导开关74为塑胶传导件。本技术使用时,将如图2所示的电路板装入如图1、3所示的壳体内,此时不安装可拆卸传导块7,按键4对应按键传导块5和电路板2上的按键感应开关,该状态下,为常规形态,指示灯6通过透光孔12透出光亮,不增加按键数量。当需要添加按键数量时,在壳体1内安装可拆卸传导块7,此时更换按键模块3,采用如图4所示的壳体1,该状态下,按键模块3内的可调按键11对应可拆卸块7的传导块驱动部72上的按键传导开关74,同时对应电路板2上的感应开关21,即实现了可调按键11的按键控制功能而无需更换电路板2的布局。本技术按键与指示灯共用结构,通过在壳体设置可拆卸传导块和在电路板上设置感应开关,通过装卸可拆卸传导块和壳体,即可添加按键数量,无需更换电路板的布局,使得电路板可统一生产,适用范围更广,大大节约了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按键与指示灯共用结构,包括壳体(1)和电路板(2),所述电路板(2)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按键模块(3),所述按键模块(3)设有按键(4)和按键传导块(5),所述按键(4)通过按键传导块(5)实现对电路板(2)的按键控制,所述电路板(2)上设有指示灯(6),所述壳体(1)对应指示灯(6)位置设有透光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设有感应开关(21),所述壳体(1)设有可调按键(11),所述可调按键(11)与感应开关(21)对应设置,所述可调按键(11)包括可拆卸传导块(7),所述可拆卸传导块(7)与可调按键(11)传动连接并与感应开关(21)对应设置,所述感应开关(21)设于指示灯(6)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按键与指示灯共用结构,包括壳体(1)和电路板(2),所述电路板(2)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按键模块(3),所述按键模块(3)设有按键(4)和按键传导块(5),所述按键(4)通过按键传导块(5)实现对电路板(2)的按键控制,所述电路板(2)上设有指示灯(6),所述壳体(1)对应指示灯(6)位置设有透光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设有感应开关(21),所述壳体(1)设有可调按键(11),所述可调按键(11)与感应开关(21)对应设置,所述可调按键(11)包括可拆卸传导块(7),所述可拆卸传导块(7)与可调按键(11)传动连接并与感应开关(21)对应设置,所述感应开关(21)设于指示灯(6)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与指示灯共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传导块(7)包括传导块安装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学立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