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88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监控设备,包括:安装座;位于安装座下方的套筒,套筒纵向贯穿有部分套杆,套杆末端布置有固定盘,固定盘上配置图像采集器,套杆中靠近套杆顶端的对向侧壁形成有限位孔,限位孔内配置有横向伸缩的伸缩机构,套筒的对向侧壁形成有通孔,通孔与套杆位于目标位置处时的限位孔相对,且通孔内横向贯穿部分按压件;通孔的对向内壁形成有限位槽,限位槽内配置有限位弹簧,通孔的对向内壁形成用于阻挡限位弹簧横向伸缩的限位部,通孔内纵向布置有限制伸缩机构的伸缩长度的限位板,限位板的两端分别限于对向限位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控设备的安装或拆卸过程复杂导致维修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监控设备
本技术涉及智能监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监控设备。
技术介绍
监控器是圆孔性能突出的监控软件,输入对方的IP和控制密码即可实现远程监控。软件使用UDP协议穿透内网,无线做端口映射,用户就能在任何一台可以上网的主机连接远端监控端,进行远程办公和远程管理。随着监控系统在商用民用的日渐普及,监控摄像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为社会治安保驾护航,视频监控摄像机广泛应用于居民住宅、楼盘别墅、商场店铺、财务室等应用场景中,以便于用户进行远程监控。但是,由于传统的监控器在安装过程中一般通过螺钉等方式固定安装在指定位置,由此,在需要维修或清洗该监控器时需要将螺钉等部件进行拆卸,并在维修后或清洗后再通过螺钉等方式将监控器安装在对应位置。可见,传统的监控器不便于拆卸而导致对监控器检修或清洗较为麻烦。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智能监控设备的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监控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控设备的安装或拆卸过程复杂导致维修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监控设备,包括:安装座;位于所述安装座下方的套筒,所述套筒纵向贯穿有部分套杆,所述套杆的末端布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配置有图像采集器,其中,所述套杆中靠近套杆顶端的对向侧壁形成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配置有横向伸缩的伸缩机构,所述套筒的对向侧壁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套杆位于目标位置处时的限位孔相对,以使所述伸缩机构能够伸至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通孔内横向贯穿部分按压件;所述通孔的对向内壁形成有自套筒内侧壁横向延伸至靠近套筒外侧壁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配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通孔的对向内壁形成用于阻挡限位弹簧横向伸缩的限位部,所述通孔内纵向布置有限制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长度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分别限于对向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弹簧与所述限位板的板面抵接,所述伸缩机构与所述限位板的背面贴合,所述按压件与所述限位板的正面贴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机构由横向布置于所述限位孔内的伸缩弹簧、与所述伸缩弹簧抵接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在所述套杆移动至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时受所述伸缩弹簧的伸缩力自动伸至所述通孔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盘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布置有电机、与电机相连的传动轴、与所述图像采集器相连的连接杆,所述传动轴上布置有第一齿轮,所述连接杆上布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在所述电机运转并带动所述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时转动,并带动所述连接杆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轴水平布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连接杆垂直布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图像采集器上配置有用于遮挡灰尘的透明罩。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盘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置有喷水机制,且所述喷水机制的喷头可从所述容置槽中伸出或收缩至所述容置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置槽的数量配置有两个,且位于两个容置槽分别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盘上布置有水箱,所述喷水机制包括:电动推杆;与电动推杆相连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布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末端配置有用于固定喷头的固定环,所述喷头连接有水管,且水管穿过所述固定盘并与所述水箱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盘上布置有红外开关,所述水箱内布置有与所述红外开关通信连接的微型水泵,以通过所述红外开关控制所述微型水泵的工作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上形成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均配置有螺栓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智能监控设备通过部分贯穿于套筒中的套杆靠近其顶端的对向侧壁所形成的限位孔内配置的横向伸缩机构,伸长至套筒的对向侧壁所形成的通孔内,实现套筒与套杆的活动安装,以完成对与套杆末端相连的固定盘上的图像采集器的活动安装。并且,通过按压部分横向贯穿于通孔的按压件,以通过推动限位板推动伸缩机构从通孔内收缩至限位孔内,从而完成从套筒内拆卸出套杆。由此,通过本技术的智能监控设备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完成布置于与套杆末端相连的固定盘上的图像采集器的安装与拆卸,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控设备的安装或拆卸过程复杂导致维修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监控设备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中套筒和套杆的示意性连接结构图;图3为图1中固定盘分别与套杆、图像采集器处的示意性连接结构图;图4为图3中喷水机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为图3中A处的示意性放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结合图1至图5进行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监控设备,包括:安装座10。安装座10上形成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安装孔101,多个安装孔101均配置有螺栓组件(图中未示出),以通过螺栓组件将安装座10安装于根据实际工况需求确定的位置处。智能监控设备还包括位于安装座10下方的套筒20,套筒20与安装座10一般固定连接。套筒20纵向贯穿有部分套杆30,套杆30的末端布置有固定盘40,固定盘40上配置有图像采集器50。其中,套杆30中靠近套杆30顶端(套杆30顶端即为套杆30中伸入至套筒20内的端部)的对向侧壁形成有限位孔301,限位孔301内配置有横向伸缩的伸缩机构,套筒20的对向侧壁形成有通孔201,通孔201与套杆30位于目标位置处时的限位孔301相对,以使伸缩机构能够伸至通孔201内。伸缩机构由横向布置于限位孔301内的伸缩弹簧302、与伸缩弹簧302抵接的移动杆303,移动杆303在套杆移动至限位孔301与通孔201位置相对(即限位孔301与通孔201的孔口位置相对)时受伸缩弹簧302的伸缩力自动伸至通孔201内。通孔201内横向贯穿部分按压件202,通孔201的对向内壁形成有自套筒20内侧壁横向延伸至靠近套筒20外侧壁的限位槽203,限位槽203内配置有限位弹簧204,通孔201的对向内壁形成用于阻挡限位弹簧204横向伸缩的限位部205(该限位部205也可为靠近套筒20外侧壁的通孔201内壁相对限位槽203底部凸起的部位),通孔201内纵向布置有限制伸缩机构的伸缩长度的限位板206,限位板206的两端分别限于对向限位槽203内,且限位弹簧204与限位板206的板面抵接,伸缩机构与限位板206的背面贴合,按压件202与限位板206的正面贴合。由此可见,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监控设备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座;/n位于所述安装座下方的套筒,所述套筒纵向贯穿有部分套杆,套杆末端布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配置有图像采集器,其中,套杆中靠近套杆顶端的对向侧壁形成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配置有横向伸缩的伸缩机构,所述套筒的对向侧壁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套杆位于目标位置处时的限位孔相对,以使所述伸缩机构伸至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通孔内横向贯穿部分按压件;/n所述通孔的对向内壁形成有自套筒内侧壁横向延伸至靠近套筒外侧壁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配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通孔的对向内壁形成用于阻挡限位弹簧横向伸缩的限位部,所述通孔内纵向布置有限制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长度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分别限于对向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弹簧与所述限位板的板面抵接,所述伸缩机构与所述限位板的背面贴合,所述按压件与所述限位板的正面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
位于所述安装座下方的套筒,所述套筒纵向贯穿有部分套杆,套杆末端布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配置有图像采集器,其中,套杆中靠近套杆顶端的对向侧壁形成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配置有横向伸缩的伸缩机构,所述套筒的对向侧壁形成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套杆位于目标位置处时的限位孔相对,以使所述伸缩机构伸至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通孔内横向贯穿部分按压件;
所述通孔的对向内壁形成有自套筒内侧壁横向延伸至靠近套筒外侧壁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配置有限位弹簧,所述通孔的对向内壁形成用于阻挡限位弹簧横向伸缩的限位部,所述通孔内纵向布置有限制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长度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分别限于对向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弹簧与所述限位板的板面抵接,所述伸缩机构与所述限位板的背面贴合,所述按压件与所述限位板的正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机构由横向布置于所述限位孔内的伸缩弹簧、与所述伸缩弹簧抵接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在所述套杆移动至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通孔位置相对时受所述伸缩弹簧的伸缩力自动伸至所述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盘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布置有电机、与电机相连的传动轴、与所述图像采集器相连的连接杆,所述传动轴上布置有第一齿轮,所述连接杆上布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在所述电机运转并带动所述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