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51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冷链设备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包括第一隧道本体、第二隧道本体、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穿过第一隧道本体和第二隧道本体;所述第一隧道本体内设有若干液氮喷雾头;所述第二隧道本体内设有若干氮气喷头,所述第一隧道本体上设有第一氮气排出模块,所述第二隧道本体上设有氮气输入模块,所述氮气输入模块和氮气喷头连通;所述第一氮气排出模块和氮气输入模块相连且第一氮气排出模块和氮气输入模块之间设有鼓风设备。该设备充分利用隧道速冻机富含冷量的余气,降低设备的液氮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
本技术涉及冷链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CN201420737558.3公开了一种隧道式液氮速冻机,包括速冻隧道,所述速冻隧道包括隧道上盖和隧道下槽,所述隧道上盖盖在隧道下槽上,隧道上盖盖在隧道下槽上后,隧道上盖与隧道下槽紧密连接。隧道速冻机排出的废气含有大量的余冷,但是现有技术的设备均未对该余冷进行回收利用。现有的设备存在的问题在于:如何提高现有的隧道式速冻机的余冷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该设备充分利用隧道速冻机富含冷量的余气,降低设备的液氮消耗。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包括第一隧道本体、第二隧道本体、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穿过第一隧道本体和第二隧道本体;所述第一隧道本体内设有若干液氮喷雾头;所述第二隧道本体内设有若干氮气喷头,所述第一隧道本体上设有第一氮气排出模块,所述第二隧道本体上设有氮气输入模块,所述氮气输入模块和氮气喷头连通;所述第一氮气排出模块和氮气输入模块相连且第一氮气排出模块和氮气输入模块之间设有鼓风设备。在上述的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中,所述第一隧道本体的输出端和第二隧道本体的输入端之间设有上下料工位;所述第一隧道本体的输入端和第二隧道本体之间设有第一罩体。在上述的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中,所述第一罩体与环形输送带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上述的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中,所述上下料工位上设有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上设有抽风管。在上述的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中,所述第一氮气排出模块设置在第一隧道本体靠近第一隧道本体的输入端的位置。在上述的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中,所述第一氮气排出模块包括第一集气罩以及连接第一集气罩和鼓风设备的管道。在上述的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中,在第二隧道本体上靠近第一隧道本体的输入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氮气排出模块;所述第二氮气排出模块和抽风管连通。在上述的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中,所述第二氮气排出模块包括第二集气罩以及连接第二集气罩和抽风管的管道。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采用两个隧道速冻机和一环形的输送带,其中一根速冻机进行速冻,另外一个速冻机进行预冷,可充分的利用液氮余冷,降低设备的液氮消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第一隧道本体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第二隧道本体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包括第一隧道本体1、第二隧道本体2、环形输送带3,所述环形输送带3穿过第一隧道本体1和第二隧道本体2;所述第一隧道本体1内设有若干液氮喷雾头11;所述第二隧道本体2内设有若干氮气喷头21,所述第一隧道本体1上设有第一氮气排出模块12,所述第二隧道本体2上设有氮气输入模块22,所述氮气输入模块22和氮气喷头21连通;所述第一氮气排出模块12和氮气输入模块22相连且第一氮气排出模块12和氮气输入模块22之间设有鼓风设备4。本实施例的环形输送带3采用不锈钢的钢丝编织而成的网状输送带,其不受低温液氮的影响。其工作过程为:操作人员在第一隧道本体1的输出端和第二隧道本体2的输入端之间上下料,将速冻好的产品取下,将待速冻的产品放到环形输送带3上,第一隧道本体1内通过外设的液氮罐输入液氮至液氮喷雾头11制冷,气化的液氮通过第一氮气排出模块12排至氮气输入模块22输出值第二隧道本体2。第二隧道本体2对产品进行预冷,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的利用氮气的余冷,降低液氮的消耗量。本方案实际上是一个更长的隧道速冻机的变形,但是相比于更长的隧道速冻机,其占地节约、流程短、投资少,更重要的是,无需两个输送带,通过一个唤醒输送带就可以解决问题。优选地,所述第一隧道本体1的输出端和第二隧道本体2的输入端之间设有上下料工位31;所述第一隧道本体1的输入端和第二隧道本体2之间设有第一罩体32,所述第一罩体32与环形输送带3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操作人员在上下料工位31上下料,第一罩体32优选为透明罩体,可观察产品的预冷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下料工位31上设有第二罩体33,所述第二罩体33上设有抽风管34,抽风管34和大气连通。在实际生产中,操作人员可能会处于高浓度氮气环境中,导致呼吸困难,通过加装第二罩体33和抽风管34,可提高操作环境的安全性。优选地,所述第一氮气排出模块12设置在第一隧道本体1靠近第一隧道本体1的输入端的位置,所述第一氮气排出模块12包括第一集气罩以及连接第一集气罩和鼓风设备4的管道,在第二隧道本体2上靠近第一隧道本体1的输入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氮气排出模块23;所述第二氮气排出模块23和抽风管34连通,所述第二氮气排出模块23包括第二集气罩以及连接第二集气罩和抽风管34的管道。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隧道本体、第二隧道本体、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穿过第一隧道本体和第二隧道本体;所述第一隧道本体内设有若干液氮喷雾头;所述第二隧道本体内设有若干氮气喷头,所述第一隧道本体上设有第一氮气排出模块,所述第二隧道本体上设有氮气输入模块,所述氮气输入模块和氮气喷头连通;所述第一氮气排出模块和氮气输入模块相连且第一氮气排出模块和氮气输入模块之间设有鼓风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隧道本体、第二隧道本体、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穿过第一隧道本体和第二隧道本体;所述第一隧道本体内设有若干液氮喷雾头;所述第二隧道本体内设有若干氮气喷头,所述第一隧道本体上设有第一氮气排出模块,所述第二隧道本体上设有氮气输入模块,所述氮气输入模块和氮气喷头连通;所述第一氮气排出模块和氮气输入模块相连且第一氮气排出模块和氮气输入模块之间设有鼓风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本体的输出端和第二隧道本体的输入端之间设有上下料工位;所述第一隧道本体的输入端和第二隧道本体之间设有第一罩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体环形隧道式速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与环形输送带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锐侯光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