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来提高低温模块机组制冷能效的电磁阀组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9514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来提高低温模块机组制冷能效的电磁阀组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1)、第一开关单元(D)、第二开关单元(F)、第一温度传感单元(A)、第二温度传感单元(B)和第三温度传感单元(C);所述第一开关单元(D)、第二开关单元(F)、第一温度传感单元(A)、第二温度传感单元(B)和第三温度传感单元(C)分别与控制单元(1)电性连接;还包括四通阀(4)、三通管(E)、电源、第一连接铜管(G)和第二连接铜管(H);所述四通阀(4)用于切换制冷制热模式;所述第一连接铜管(G)和第二连接铜管(H)用于连接第一开关单元(D)、第二开关单元(F)和三通管(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来提高低温模块机组制冷能效的电磁阀组件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磁阀
,尤其涉及一种用来提高低温模块机组制冷能效的电磁阀组件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低温模块机组在制冷的过程中,从主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制冷剂会先进入经济器,再从经济器出来后进入蒸发器进行换热,因制冷剂经过经济器时会产生很大压力损失,从而加重了压缩机的功耗,使制冷能效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是在低温模块机组制冷模式下,通过加大制冷时的蒸发过热度以调小主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来避免机组制冷能效降低。但此方案有如下缺陷:当蒸发过热度大主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小的情况下,机组的制冷量无法发挥出最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用来提高低温模块机组制冷能效的电磁阀组件装置,制热时采用低温模块机组在制热模式下,控制单元根据四通阀的断开信号来判定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开启和第二开关单元关闭,来实现系统冷凝后的的制冷剂液体经过经济器主、辅侧进行换热后循环,以达到增加制冷剂过冷度和给压缩机提供喷气增焓的目的,从而提高机组的制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来提高低温模块机组制冷能效的电磁阀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1)、第一开关单元(D)、第二开关单元(F)、第一温度传感单元(A)、第二温度传感单元(B)和第三温度传感单元(C);所述第一开关单元(D)、第二开关单元(F)、第一温度传感单元(A)、第二温度传感单元(B)和第三温度传感单元(C)分别与控制单元(1)电性连接;还包括四通阀(4)、三通管(E)、电源、第一连接铜管(G)和第二连接铜管(H);所述四通阀(4)用于切换制冷制热模式;所述第一连接铜管(G)和第二连接铜管(H)用于连接第一开关单元(D)、第二开关单元(F)和三通管(E)。/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来提高低温模块机组制冷能效的电磁阀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1)、第一开关单元(D)、第二开关单元(F)、第一温度传感单元(A)、第二温度传感单元(B)和第三温度传感单元(C);所述第一开关单元(D)、第二开关单元(F)、第一温度传感单元(A)、第二温度传感单元(B)和第三温度传感单元(C)分别与控制单元(1)电性连接;还包括四通阀(4)、三通管(E)、电源、第一连接铜管(G)和第二连接铜管(H);所述四通阀(4)用于切换制冷制热模式;所述第一连接铜管(G)和第二连接铜管(H)用于连接第一开关单元(D)、第二开关单元(F)和三通管(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来提高低温模块机组制冷能效的电磁阀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博志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