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7094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3
一种阀装置,包括阀、驱动装置以及变速部。阀对流经制冷循环装置的循环路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式进行变更。变速部包括驱动侧旋转体、磁传递部件以及从动侧旋转体。驱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磁传递部件包括能够由磁铁磁极励磁的多个磁传递体。从动侧旋转体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从动侧旋转体追随经由磁传递体的驱动侧旋转体的多个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进行旋转。磁铁磁极与磁传递体的数量不同。旋转从驱动侧旋转体经由磁传递部件以非接触的方式向从动侧旋转体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阀装置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2018年6月7日申请的日本申请2018-109447号,并将其记载内容援引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动驱动部的电动式阀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制冷循环装置的四通阀等的阀装置。该阀装置具备作为电动驱动部的电机和对电机的转子的旋转动作进行减速/高转矩化的减速部,并且该阀装置通过减速部的输出轴来驱动阀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3919号公报但是,在像专利文献1那样使用行星齿轮机构等由多个齿轮的啮合而成的齿轮机构的结构中,在驱动传递时,啮合部分会产生声音。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人正在研究抑制驱动传递时的声音的产生的高静音性的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静音性的电动式阀装置。达成上述目的的阀装置包括阀、驱动该阀的驱动装置以及变速部。所述阀对流经制冷循环装置的循环路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式进行变更。所述驱动装置包含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驱动部。所述变速部设置于从所述电动驱动部到所述阀为止的驱动传递路径,对基于所述电动驱动部的驱动而产生的旋转进行变速。所述变速部是包含驱动侧旋转体、磁传递部件以及从动侧旋转体的磁变速部。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基于所述电动驱动部的驱动而进行旋转,并且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该多个磁传递体在旋转方向上以彼此分离的方式配置。所述从动侧旋转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所述从动侧旋转体追随经由所述磁传递体的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多个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旋转。所述磁变速部被构成为通过使所述磁铁磁极和所述磁传递体的数量不同而使所述旋转减速或者加速,所述阀装置构成为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经由所述磁传递部件以非接触的方式向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传递所述旋转。根据上述的方式,变速部构成为通过使磁铁磁极和磁传递体的数量不同而使所述旋转减速或者加速。另外,由于从驱动侧旋转体经由磁传递部件以非接触的方式向从动侧旋转体进行驱动传递,因此在驱动传递时静音性非常高。即,能够提供一种高静音性的阀装置。附图说明通过参照添附的附图并且根据下述详细的描述而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更明确。这些附图如下:图1是表示具备一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膨胀阀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3的(a)~(c)是表示磁减速部(驱动侧旋转体、磁传递部件以及从动侧旋转体)的俯视图。图4的(a)~(c)是用于说明磁减速部的动作的展开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阀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中,为了方便说明,有对结构的一部分夸张或简化表示的情况。另外,对于各部分的尺寸比例也有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应用于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EV车等)的空调用的制冷循环装置D(热泵循环装置)。具备制冷循环装置D的车辆空调装置构成为能够切换将由蒸发器14冷却后的空气向车室内吹送的制冷模式和将由加热器芯15加热后的空气向车室内吹送的制热模式。另外,制冷循环装置D的制冷剂循环回路Da构成为能够切换与制冷模式对应的循环回路(制冷循环路径α)和与制热模式对应的循环回路(制热循环路径β)。此外,能够采用例如HFC系制冷剂、HFO系制冷剂作为在制冷循环装置D的制冷剂循环回路Da流通的制冷剂。另外,优选的是,制冷剂包含有用于对压缩机11进行润滑的油。制冷循环装置D在制冷剂循环回路Da中,具备压缩机11、水冷冷凝器12、热交换器10、作为阀的膨胀阀13(作为阀装置的膨胀阀装置30)以及蒸发器14。压缩机11是配置于车室外的发动机室的电动式压缩机,该压缩机11吸引并压缩气相制冷剂,并将由此而处于过热状态(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朝向水冷冷凝器12排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相制冷剂向水冷冷凝器12内流入。此外,能够使用涡旋型压缩机构、叶片型压缩机构等各种压缩机构作为压缩机11的压缩机构。另外,压缩机11控制制冷剂排出能力。水冷冷凝器12是众所周知的热交换器,并且具备在制冷剂循环回路Da上设置的第一热交换部12a和在冷却水循环装置中的冷却水的循环回路C上设置的第二热交换部12b。此外,在循环回路C上设置有所述加热器芯15。水冷冷凝器12使在第一热交换部12a内流动的气相制冷剂与在第二热交换部12b内流动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即,在水冷冷凝器12中,通过第一热交换器12a内的气相制冷剂的热量,第二热交换部12b内的冷却水被加热且第一热交换部12a内的气相制冷剂被冷却。因此,水冷冷凝器12作为散热器而发挥如下的功能:使从压缩机11排出且流入第一热交换部12a的制冷剂所持有的热量经由冷却水和加热器芯15而向车辆空调装置的送风空气散热。通过水冷冷凝器12的第一热交换部12a的气相制冷剂经由后述的集成阀装置24而流入热交换器10。热交换器10是配置在车室外的发动机室内的车辆前方侧的室外热交换器。热交换器10使在热交换器10的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与通过未图示的送风风扇而被吹送来的车室外空气(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具体而言,热交换器10具备第一热交换部21和作为过冷器而发挥功能的第二热交换部22。而且,热交换器10与储液器23和设置于储液器23的集成阀装置24构成为一体,该储液器23与第一热交换部21和第二热交换部22连结。第一热交换部21的流入路21a和流出路21b与集成阀装置24连通。另外,第二热交换部22的流入路22a与储液器23和集成阀装置24连通。第一热交换部21与在其内部流通的制冷剂的温度相应地作为冷凝器或者蒸发器而发挥功能。储液器23构成为对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进行分离,并且将该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储存在储液器23内。第二热交换部22通过使从储液器23流入的液相制冷剂与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冷却液相制冷剂且提高制冷剂的过冷度,并且使该热交换后的制冷剂向膨胀阀13流动。此外,第一热交换部21、第二热交换部22以及储液器23例如通过螺栓紧固而彼此连结,由此构成为一体。集成阀装置24具备在储液器23内配置的阀主体部25和用于驱动阀主体部25的电动驱动部26,并且该集成阀装置24是在电动驱动部26使用电机(例如,步进电动机等)的电动式阀装置。在制热模式时,集成阀装置24使制热循环路径α确立,该制热循环路径α使水冷冷凝器12的第一热交换部12a与第一热交换部21的流入路21a连通,并且使第一热交换部21的流出路21b直接与压缩机11连通。另外,在制冷模式时,集成阀装置24使制冷循环路径β确立,该制冷循环路径β使水冷冷凝器12的第一热交换部12a与第一热交换部21的流入路21a连通,并且使第一热交换部21的流出路21b经由第二热交换部22、膨胀阀13以及蒸发器14与压缩机11连通。停止时的集成阀装置24的任一条流路都处于闭阀状态。即,集成阀装置24通过电动驱动部26的驱动而使阀主体部25动作,从而进行与停止、制热模式以及制冷模式的各状态对应的动作的切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阀,该阀对流经制冷循环装置的循环路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式进行变更;/n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是对所述阀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并且所述驱动装置包含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驱动部;以及/n变速部,该变速部设置于从所述电动驱动部到所述阀为止的驱动传递路径,对基于所述电动驱动部的驱动而产生的旋转进行变速,/n所述变速部是包含驱动侧旋转体、磁传递部件以及从动侧旋转体的磁变速部,/n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基于所述电动驱动部的驱动而进行旋转,并且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n所述磁传递部件包含能够由所述磁铁磁极励磁的多个磁传递体,该多个磁传递体在旋转方向上以彼此分离的方式配置,/n所述从动侧旋转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并追随经由所述磁传递体的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多个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旋转,/n所述磁变速部被构成为通过使所述磁铁磁极和所述磁传递体的数量不同而使所述旋转减速或者加速,/n所述阀装置构成为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经由所述磁传递部件以非接触的方式向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传递所述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07 JP 2018-1094471.一种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阀,该阀对流经制冷循环装置的循环路内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式进行变更;
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是对所述阀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并且所述驱动装置包含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驱动部;以及
变速部,该变速部设置于从所述电动驱动部到所述阀为止的驱动传递路径,对基于所述电动驱动部的驱动而产生的旋转进行变速,
所述变速部是包含驱动侧旋转体、磁传递部件以及从动侧旋转体的磁变速部,
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基于所述电动驱动部的驱动而进行旋转,并且在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
所述磁传递部件包含能够由所述磁铁磁极励磁的多个磁传递体,该多个磁传递体在旋转方向上以彼此分离的方式配置,
所述从动侧旋转体在所述旋转方向上具有多个磁铁磁极,并追随经由所述磁传递体的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多个磁铁磁极的旋转动作而旋转,
所述磁变速部被构成为通过使所述磁铁磁极和所述磁传递体的数量不同而使所述旋转减速或者加速,
所述阀装置构成为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经由所述磁传递部件以非接触的方式向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传递所述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部构成为所述驱动侧旋转体、所述磁传递部件以及所述从动侧旋转体彼此在自身的轴向上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田真治立石圣二大冢光井上博登锹田新伊藤哲也桥元慎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