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便携式分离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66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强度便携式分离顶,包括油缸、手动泵、手柄与液压缸;所述手动泵设置在油缸前段,所述手柄安装在手动泵上,所述手动泵与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连接,所述液压缸包括杆部、缸部与齿形卡部,所述杆部一端设有活塞,所述杆部有活塞一端安装在缸部内,所述齿形卡部安装在缸体一端上,所述齿形卡部包裹杆部,所述杆部上均布有齿形槽,所述齿形卡部与齿形槽配合;在液压缸在顶起重物后,齿形卡部卡入齿形槽,分散部分压力,从而减小了液压缸内油压,使得整个分离顶的抗压强度上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便携式分离顶
本技术涉及分离顶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便携式分离顶。
技术介绍
普通的千斤顶,动力源与执行元件为统一整体,在较为特殊的工作环境条件下,无法满足特定的实用要求,因此就诞生了分离顶,又名分离式千斤顶,将动力元件与执行元件分开设置,通过液压管连接,相对于普通千斤顶,因分离顶通过液压管连接动力元件与执行元件,使得其整体抗压强度也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便携式分离顶,从而提高分离顶整体抗压强度。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强度便携式分离顶,包括油缸、手动泵、手柄与液压缸;所述手动泵设置在油缸前段,所述手柄安装在手动泵上,所述手动泵与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连接,所述液压缸包括杆部、缸部与齿形卡部,所述杆部一端设有活塞,所述杆部有活塞一端安装在缸部内,所述齿形卡部安装在缸体一端上,所述齿形卡部包裹杆部,所述杆部上均布有齿形槽,所述齿形卡部与齿形槽配合。进一步的,所述齿形卡部包括壳体、卡接条与滑块开关,所述壳体底部与缸体固接,所述卡接条周向均布在壳体内,所述滑块开关安装在卡接条顶部位置的壳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外壳与顶帽,所述内壳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外壳与内壳底部都固接在缸体上,所述卡接条设置在内壳于外壳之间,且靠近所述内壳侧开设有卡缝,所述卡接条一端卡入卡缝,所述滑块开关套设在内壳上,所述顶帽与内壳顶部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条内侧上设有直角三角形凸起,且所述直角三角形凸起的斜边靠近缸部,所述内壳上开设有方口,所述直角三角形凸起通过所述方口嵌入齿形槽内,所述卡接条外侧上设置有海绵块。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开关为圆环形,所述滑块开关包括开关部与推动部,所述开关部固定在推动部上,所述开关部紧贴顶帽,所述推动部底部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紧贴卡接条内侧。进一步的,所述齿形槽为环形,所述齿形槽截面形状与配合的直角三角形凸起的形状相同,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直角三角形凸起都卡入同一齿形槽。进一步的,所述顶帽顶部设有用于杆部通过的开口。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液压缸在顶起重物后,齿形卡部卡入齿形槽,分散部分压力,从而减小了液压缸内油压,使得整个分离顶的抗压强度上升。2、本技术采用齿形卡部卡入齿形槽的结构,避免了整个分离顶出现漏油时,因为压力的消失,使得被顶起的重物快速下压,产生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分离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压缸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齿形卡部断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齿形卡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4的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4的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00、分离顶;110、油缸;120、手动泵;121、液压管;130、手柄;200、液压缸;210、杆部;211、活塞;212、齿形槽;220、缸部;300、齿形卡部;310、壳体;311、内壳;312、外壳;313、顶帽;314、卡缝;315、方口;320、卡接条;321、直角三角形凸起;322、海绵块;330、滑块开关;331、开关部;332、推动部;333、倾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对本技术的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高强度便携式分离顶100,包括油缸110、手动泵120、手柄130与液压缸200;其中手动泵120设置在油缸110前段,手柄130安装在手动泵120上,手动泵120与液压缸200通过液压管121连接。如图2、5所示,液压缸200包括杆部210、缸部220与齿形卡部300,其中杆部210一端固定有活塞211,杆部210有活塞211一端安装在缸部220内,通过杆部210与缸部220形成普通的液压缸200,齿形卡部300安装在缸体一端上,同时齿形卡部300包裹杆部210,而杆部210上开设有均布的齿形槽212,且齿形卡部300与齿形槽212配合,通过齿形卡部300分散部分压力,提高整个分离顶100的抗压强度。如图3-4所示,齿形卡部300包括壳体310、卡接条320与滑块开关330;其中壳体310底部与缸体焊接固定,卡接条320周向均布在壳体310内,而滑块开关330套装在卡接条320顶部位置的壳体310上。如图4所示,壳体310包括内壳311、外壳312与顶帽313,其中内壳311设置在外壳312内,且外壳312与内壳311底部都焊接固定在缸体上,将卡接条320设置在内壳311于外壳312之间,且靠近内壳311侧开设有卡缝314,将卡接条320一端卡入卡缝314,滑块开关330套装在内壳311上,顶帽313与内壳311顶部螺纹连接,顶帽313顶部开设有用于杆部210通过的开口,顶帽313用于推动滑块开关330。如图4-5所示,卡接条320内侧上均布有一体成型的直角三角形凸起321,其中卡接条320靠近卡缝314一端无直角三角形凸起321,因底部的滑块开关330无法将直角三角形凸起321收取起,且直角三角形凸起321的斜边靠近缸部220,同时内壳311上开设有方口315,每个直角三角形凸起321都能通过一个对应的方口315嵌入齿形槽212内,而卡接条320外侧上胶固定有海绵块322,辅助卡接条320回弹。如图4、6滑块开关330为圆环形,其中滑块开关330包括开关部331与推动部332,具体的开关部331焊接固定在推动部332上,而开关部331紧贴顶帽313,推动部332底部设有倾斜面333,倾斜面333紧贴卡接条320内侧,使得顶帽313的螺纹连接向下转动时,能带动开关部331与推动部332下压,推动部332的倾斜面333能让卡接条320远离内壳311,使得直角三角形凸起321回缩,进而将杆部210回缩。如图4-5所示,齿形槽212为环形,其中齿形槽212截面形状与配合的直角三角形凸起321的形状相同,且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直角三角形凸起321都卡入同一齿形槽212内。使用时,将手柄130安装到手动泵120上,通过液压管121连接液压缸200与手动泵120,先转动顶帽313,通过螺纹连接使得顶帽313向下运动,推动滑块开关330向下运动,让倾斜面333卡入卡接条320内侧,并让卡接条320向外侧弯曲,使得直角三角形凸起321脱离齿形槽212。然后将液压缸200放入需要顶起的物体下侧,按压手柄130,将油液通过手动泵120送入液压缸200的缸体内,进入缸体内的油液推动活塞211,让杆部210向上运动,而将物体顶起后,在回转顶帽313,卡接条320因为变形回弹,恢复原状,同时将滑块开关330向上推回。同样的顶起时,也可不旋转顶帽313,直接按压手柄130,将油液通过手动泵120送入液压缸200的缸体内,进入缸体内的油液推动活塞211,让杆部210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便携式分离顶,包括油缸、手动泵、手柄与液压缸;所述手动泵设置在油缸前段,所述手柄安装在手动泵上,所述手动泵与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包括杆部、缸部与齿形卡部,所述杆部一端设有活塞,所述杆部有活塞一端安装在缸部内,所述齿形卡部安装在缸体一端上,所述齿形卡部包裹杆部,所述杆部上均布有齿形槽,所述齿形卡部与齿形槽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便携式分离顶,包括油缸、手动泵、手柄与液压缸;所述手动泵设置在油缸前段,所述手柄安装在手动泵上,所述手动泵与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包括杆部、缸部与齿形卡部,所述杆部一端设有活塞,所述杆部有活塞一端安装在缸部内,所述齿形卡部安装在缸体一端上,所述齿形卡部包裹杆部,所述杆部上均布有齿形槽,所述齿形卡部与齿形槽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便携式分离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卡部包括壳体、卡接条与滑块开关,所述壳体底部与缸体固接,所述卡接条周向均布在壳体内,所述滑块开关安装在卡接条顶部位置的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便携式分离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外壳与顶帽,所述内壳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外壳与内壳底部都固接在缸体上,所述卡接条设置在内壳于外壳之间,且靠近所述内壳侧开设有卡缝,所述卡接条一端卡入卡缝,所述滑块开关套设在内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伟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志达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