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孔式轴承座、轴承座组件及卷扬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667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卷扬机,特别是一种通孔式轴承座、轴承座组件及卷扬机,其中通孔式轴承座包括,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设置有轴承安装孔;第一轴承端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轴承安装孔的一端;第一油封,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端盖上,所述第一油封用于所述第一轴承端盖与卷筒轴之间密封;第二轴承端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轴承安装孔相对所述第一轴承端盖的另一端;第二油封,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端盖上,所述第二油封,用于所述第二轴承端盖与卷筒轴之间密封。本申请所述的一种通孔式轴承座,能够避免出现因轴承装到卷筒轴轴上的过程中冲击损坏第二油封,而导致第二油封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孔式轴承座、轴承座组件及卷扬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卷扬机,特别是一种通孔式轴承座、轴承座组件及卷扬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目前常用的卷扬机上与卷筒轴2配合的第二轴承座3常用结构为:只在一侧有第一轴承端盖5,另一侧具有卷筒轴2穿过第二轴承座3的轴孔,远离第一轴承端盖5一侧的第二油封1设置于第二轴承座3上,且与轴孔同轴设置,第二轴承座3内具有与轴孔同轴连通的内孔,用于放置轴承4。但是,在装配时,如果将将油封1先装到第二轴承座3上,再将第二油封1、装到卷筒轴2上,之后再安装轴承4,则在安装轴承4时,轴承4需要同时与卷筒轴2和第二轴承座3配合,装配困难,而且需要较大的装配载荷,故目前普遍是将第二油封1和轴承4一起安装到第二轴承座3上,再将第二油封1、轴承4装到卷筒轴2上,但在此装配过程中,存在满足轴承4安装的装配载荷容易损伤油封1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在装配时,先将第二油封和轴承装到第二轴承座上,再将第二油封、轴承装到卷筒轴上,在此装配过程中存在满足轴承安装的装配载荷容易损伤油封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孔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轴承座(7),所述第一轴承座(7)上设置有轴承安装孔(71);/n第一轴承端盖(5),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轴承安装孔(71)的一端;/n第一油封(6),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端盖(5)上,所述第一油封(6)用于所述第一轴承端盖(5)与卷筒轴(2)之间密封;/n第二轴承端盖(8),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轴承安装孔(71)相对所述第一轴承端盖(5)的另一端;/n第二油封(1),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端盖(8)上,所述第二油封(1),用于所述第二轴承端盖(8)与卷筒轴(2)之间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孔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轴承座(7),所述第一轴承座(7)上设置有轴承安装孔(71);
第一轴承端盖(5),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轴承安装孔(71)的一端;
第一油封(6),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端盖(5)上,所述第一油封(6)用于所述第一轴承端盖(5)与卷筒轴(2)之间密封;
第二轴承端盖(8),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轴承安装孔(71)相对所述第一轴承端盖(5)的另一端;
第二油封(1),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端盖(8)上,所述第二油封(1),用于所述第二轴承端盖(8)与卷筒轴(2)之间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孔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座(7)包括底座(72)和与所述底座(72)相连接的套管(73),所述轴承安装孔(71)为所述套管(73)的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孔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73)为钢管或钢板制成的结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通孔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端盖(5)与所述第一轴承座(7)通过第一止口(74)定位配合,和/或所述第二轴承端盖(8)与所述第一轴承座(7)通过第二止口(75)定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孔式轴承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端盖(5)与所述第一轴承座(7)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76),和/或所述第二轴承端盖(8)与所述第一轴承座(7)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7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建均程华杜娟肖开波吴华传董雅芸朱声林左刚王欢余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久和建设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