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林生专利>正文

联锁压绳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09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的无极绳的压绳装置,具体为联锁压绳轮。联锁压绳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下方的底座,底座固定有两竖直轴,两竖直轴一前一后设置,且两竖直轴在左右方向上有间隔,在后设置的竖直轴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板,在前设置的竖直轴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板,两转动板的自由端都固定有竖直的轮轴,轮轴通过轴承固定有转动轮,转动轮上设置有压绳帽,在第一转动板上设置的转动轮位于在第二转动板上设置的转动轮的前方,两转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对,第一转动板上固定有第一竖直轴,第二转动板上固定有第二竖直轴,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竖直轴和第二竖直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联锁压绳轮转动轮转动灵活,转动轨迹不受限制,而且结构还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锁压绳轮
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的无极绳的压绳装置,具体为联锁压绳轮。
技术介绍
如图1、图2所示,为煤矿井下用的无极绳压绳轮组,该轮组包括安装在轨道下方的底座1,底座顶面上固定有两竖直轴2,两竖直轴2一前一后设置,且两竖直轴2在左右方向上有间隔,在后设置的竖直轴2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板3,在前设置的竖直轴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板4,两转动板之间连接有弹簧,底座上还设置有和其顶面平行的水平板13,两转动板都位于水平板13的下方,两转动板的自由端都固定有竖直的轮轴6,轮轴上端从水平板穿过且通过轴承固定有转动轮7,转动轮7上设置有压绳帽8,在第一转动板3上设置的转动轮7位于在第二转动板4上设置的转动轮7的前方,水平板上开有两个供两个轮轴6分别转动的弧形槽14。使用时,无极绳被压在两压绳帽下方,无极绳从两转动轮之间穿出,当有锁车过来时,锁车前端将在前设置的转动轮撞开,转动轮朝外转动,同时第一转动板拉动第二转动板朝内转动,在后设置的压绳帽继续将无极绳压住,锁车前端到达在后设置的转动轮位置处时,将该转动轮撞开,转动轮朝外转动,同时第二转动板拉动第一转动板朝内转动,在前设置的压绳帽将无极绳压住,锁车通过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在后设置的压绳轮回到原位,两压绳帽继续将无极绳压住。该无极绳压绳轮组能将无极绳压住,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两转动板上轮轴是在弧形槽内转动,限制了轮轴的转动轨迹,影响了无极绳压绳轮组的使用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联锁压绳轮,该联锁压绳轮转动板轮轴转动轨迹不受限制,联锁压绳轮使用灵活,且结构简单。本技术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联锁压绳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下方的底座,底座固定有两竖直轴,两竖直轴一前一后设置,且两竖直轴在左右方向上有间隔,在后设置的竖直轴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板,在前设置的竖直轴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板,两转动板的自由端都固定有竖直的轮轴,轮轴通过轴承固定有转动轮,转动轮上设置有压绳帽,在第一转动板上设置的转动轮位于在第二转动板上设置的转动轮的前方,两转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对,第一转动板上固定有第一竖直轴,第二转动板上固定有第二竖直轴,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竖直轴和第二竖直轴上。使用时,无极绳被压在两压绳帽下方,无极绳从两转动轮之间穿出,当有锁车过来时,锁车前端将在前设置的转动轮撞开,转动轮朝外转动,同时第一转动板拉动第二转动板朝内转动,在后设置的压绳帽继续将无极绳压住,锁车前端到达在后设置的转动轮位置处时,将该转动轮撞开,转动轮朝外转动,同时第二转动板拉动第一转动板朝内转动,在前设置的压绳帽将无极绳压住,锁车通过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在后设置的压绳轮回到原位,两压绳帽继续将无极绳压住。联锁压绳轮转动轮转动灵活,转动轨迹不受限制,而且结构还简单。上述的联锁压绳轮,第一转动板分为第一上转动板和第一下转动板,第二转动板分为第二上转动板和第二下转动板,第一竖直轴固定在第一上转动板和第一下转动板之间,第二竖直轴固定在第二上转动板和第二下转动板之间,轮轴固定在上转动板上,上下两个转动板和竖直轴的连接结构稳定,能保证压绳轮正常工作。上述的联锁压绳轮,底座内设置有上下两块斜板,两竖直轴由两块斜板固定,两块斜板位于上转动板和下转动板之间。上述的联锁压绳轮,轮轴顶端伸入到压绳帽内且顶端端部设置有尖部,在无极绳循环状况下,无极绳带动转动轮转动(转动轮自转),压绳帽随着转动轮转动,轮轴顶端伸入到压绳帽后,利于压绳帽的固定,轮轴顶端的尖部利于压绳帽的转动(转动轮自转)。本技术联锁压绳轮转动轮转动灵活,转动轨迹不受限制,而且结构还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无极绳压绳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无极绳压绳轮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图5为轮轴和转动轮装配示意图。图6为轮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竖直轴,3-第一转动板,31-第一上转动板,32-第一下转动板,4-第二转动板,41-第二上转动板,42-第二下转动板,5-轨道,6-轮轴,7-转动轮,8-压绳帽,9-第一竖直轴,10-第二竖直轴,11-弹簧,12-斜板,13-水平板,14-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联锁压绳轮,包括安装在轨道5下方的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上下两块斜板12,斜板上固定有两竖直轴2,两竖直轴2一前一后设置,且两竖直轴2在左右方向上有间隔,在后设置的竖直轴2上设置有第一上转动板31和第一下转动板32,在前设置的竖直轴上设置有第二上转动板41和第二下转动板42,两块斜板位于上转动板和下转动板之间,两上转动板的自由端都固定有竖直的轮轴6,轮轴通过轴承固定有转动轮7,转动轮7上设置有压绳帽8,轮轴顶端伸入到压绳帽8内且顶端端部设置有尖部,在第一上转动板31上设置的转动轮7位于在第二上转动板41上设置的转动轮7的前方,第一竖直轴9固定在第一上转动板31和第一下转动板32之间,第二竖直轴10固定在第二上转动板41和第二下转动板42之间,弹簧11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竖直轴9和第二竖直轴1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联锁压绳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下方的底座(1),底座上固定有两竖直轴(2),两竖直轴(2)一前一后设置,且两竖直轴(2)在左右方向上有间隔,在后设置的竖直轴(2)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板,在前设置的竖直轴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板,两转动板的自由端都固定有竖直的轮轴(6),轮轴通过轴承固定有转动轮(7),转动轮(7)上设置有压绳帽(8),在第一转动板上设置的转动轮(7)位于在第二转动板上设置的转动轮(7)的前方,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板(3)上固定有第一竖直轴(9),第二转动板(4)上固定有第二竖直轴(10),弹簧(11)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竖直轴和第二竖直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联锁压绳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下方的底座(1),底座上固定有两竖直轴(2),两竖直轴(2)一前一后设置,且两竖直轴(2)在左右方向上有间隔,在后设置的竖直轴(2)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板,在前设置的竖直轴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板,两转动板的自由端都固定有竖直的轮轴(6),轮轴通过轴承固定有转动轮(7),转动轮(7)上设置有压绳帽(8),在第一转动板上设置的转动轮(7)位于在第二转动板上设置的转动轮(7)的前方,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板(3)上固定有第一竖直轴(9),第二转动板(4)上固定有第二竖直轴(10),弹簧(11)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竖直轴和第二竖直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林生李冬李渊刘进刘明玉
申请(专利权)人:梁林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