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偏载的轿厢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64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偏载的轿厢托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上方设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的底端两侧表面和架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架体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架体的上端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压缩弹簧、压力传感器、螺纹杆、螺纹套、调重块、控制器和电动机等结构构件,载物板因偏重会发生倾斜,于是压力传感器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驱动螺纹杆的转动,从而使螺纹套带动调重块向倾斜的反方向运动,可以平衡轿厢的偏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偏载的轿厢托架
本技术涉及轿厢托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偏载的轿厢托架。
技术介绍
曳引式垂直升降电梯都是通过钢丝绳悬挂,沿着两列或多列导轨运行,最理想的悬挂和导向方式是中心导向悬挂。在电梯轿厢设计、制造过程中,电梯在轿厢导轨连线的轿厢宽度方向上很容易实现中心对称,但是,在垂直与轿厢导轨连线的轿厢深度方向上难做实现中心导向和悬挂的状态,电梯的实际运行中在电梯轿厢深度方向会由于电梯轿厢的自重和载重存在偏载,轿厢导靴将会受到偏载力的作用而过早磨损,需要频繁更换轿厢导靴靴衬,增加了电梯维护的成本;另外,轿厢导靴的磨损还会影响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度。传统的轿厢托架由于结构较简单,难以有效防止电梯轿厢偏载,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偏载的轿厢托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偏载的轿厢托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上方设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的底端两侧表面和架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架体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架体的上端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调重块,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架体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架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螺纹套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穿过螺纹孔与其螺纹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重块的底端与架体的表面光滑接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力传感器与载物板有一定距离。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动机电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动机与电源和开关电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压缩弹簧、压力传感器、螺纹杆、螺纹套、调重块、控制器和电动机等结构构件,载物板因偏重会发生倾斜,于是压力传感器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驱动螺纹杆的转动,从而使螺纹套带动调重块向倾斜的反方向运动,可以平衡轿厢的偏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偏载的轿厢托架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偏载的轿厢托架的架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偏载的轿厢托架的螺纹套和调重块示意图。图例说明:1、架体;2、载物板;3、基座;4、压缩弹簧;5、固定板;6、第一皮带轮;7、螺纹杆;8、调重块;9、压力传感器;10、电动机;11、驱动轴;12、第二皮带轮;13、皮带;14、控制器;15、螺纹套;16、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偏载的轿厢托架,包括架体1,架体1的上方设有载物板2,载物板2的底端两侧表面和架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4,架体1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基座3,基座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9(型号为R217),架体1的上端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实现螺纹套15和调重块8的移动,螺纹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5,螺纹套1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调重块8,螺纹杆7的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6,传动动力,架体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0,电动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1,驱动轴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2,传动动力,架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4(型号为JZF)。螺纹套15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6,螺纹杆7穿过螺纹孔16与其螺纹连接,传动动力。调重块8的底端与架体1的表面光滑接触,实现调重块8在架体1上端的移动。第一皮带轮6和第二皮带轮12通过皮带13传动连接,传动动力。压力传感器9与载物板2有一定距离,当载物板2发生倾斜时压力传感器9发生作用。压力传感器9与控制器14电连接,控制器14与电动机10电连接,实现该装置的自动控制。电动机10与电源和开关电连接,实现该装置的控制。工作原理:载物板2因偏重会发生倾斜,于是压力传感器9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14,控制器14控制电动机10正反转,驱动轴11转动,带动第二皮带轮12转动,通过皮带13带动第一皮带轮6转动,带动螺纹杆7转动,于是螺纹套15移动,带动调重块8向载物板2倾斜的反方向运动,从而平衡轿厢的偏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偏载的轿厢托架,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上方设有载物板(2),所述载物板(2)的底端两侧表面和架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4),所述架体(1)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基座(3),所述基座(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9),所述架体(1)的上端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5),所述螺纹套(1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调重块(8),所述螺纹杆(7)的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6),所述架体(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0),所述电动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1),所述驱动轴(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2),所述架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偏载的轿厢托架,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上方设有载物板(2),所述载物板(2)的底端两侧表面和架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4),所述架体(1)的上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基座(3),所述基座(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9),所述架体(1)的上端中部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15),所述螺纹套(1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调重块(8),所述螺纹杆(7)的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6),所述架体(1)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0),所述电动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1),所述驱动轴(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2),所述架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电梯轿厢偏载的轿厢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亚霖韩亚飞张志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鼎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