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安全顶窗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831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安全顶窗控制系统,包括安全顶窗、蓄电池、继电器、气囊、气管、排空管、门泵气路、三通接头、储气筒、翘板开关以及具有P、A和T三个阀口的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蓄电池、继电器和翘板开关相互串联,两位三通电磁阀的正极与继电器相连,负极搭铁,两位三通电磁阀的阀口A与气管相连,阀口T与排空管相连,阀口P、门泵气路和储气筒对应与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相连,气管与气囊相连,气囊设置在安全顶窗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原理简单有效,在车辆遇到意外事故需要紧急疏散车上人员时,司机通过按下翘板开关即可迅速完成安全顶窗打开,简单快捷,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安全顶窗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客车安全顶窗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如图2所示,客车上的安全顶窗的打开方式分为四步:1、双向推开安全顶窗。注意:此处的“双向”是指如图2所示客车安全顶窗顶盖总成示意图的右侧,将顶盖总成右侧的前端与后端分别向上推开;2、拉去安全顶窗上的逃生手柄外侧的塑料防护罩;3、旋转逃生手柄并向上推出安全顶窗顶盖总成;4、从出口脱离危险。首先,由于安全顶窗的操作高度较高,再加上其纯机械结构限制,对于身材较小、力气不大的普通人群来说操作难度大;其次,很多人平时并没有机会实际操作使用安全顶窗,导致危险发生时很多人在惊慌之中甚至无法完成打开安全顶窗的操作步骤一。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客车安全顶窗控制系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客车安全顶窗控制系统,包括安全顶窗、蓄电池、继电器、气囊、气管、排空管、门泵气路、三通接头、储气筒、翘板开关以及具有P、A和T三个阀口的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蓄电池、继电器和翘板开关相互串联,两位三通电磁阀的正极与继电器相连,负极搭铁,两位三通电磁阀的阀口A与气管相连,阀口T与排空管相连,阀口P、门泵气路和储气筒对应与三通接头的三个接口相连,气管与气囊相连,气囊设置在安全顶窗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为常闭型电磁阀,在电磁阀的线圈通电时,阀口P与阀口A相通,阀口T被关闭;在电磁阀线圈未通电时,阀口T与阀口A相通,阀口P被关闭。进一步地,所述阀口T上的排空管接入大气。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采用24V蓄电池。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原理简单有效,在车辆遇到意外事故需要紧急疏散车上人员时,司机通过按下翘板开关即可迅速完成安全顶窗打开,简单快捷,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控制系统原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安全顶窗顶盖总成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本技术一种客车安全顶窗控制系统,包括安全顶窗、蓄电池1、继电器2、气囊、气管5、排空管6、门泵气路7、三通接头8、储气筒9、翘板开关10以及具有P、A和T三个阀口的两位三通电磁阀4。蓄电池1、继电器2和翘板开关10相互串联,两位三通电磁阀4的正极与继电器2相连,负极搭铁(接地),两位三通电磁阀4的阀口A与气管5相连,阀口T与排空管6相连,排空管6接入大气,由于气囊内无压差,阀口T内出来的压缩空气无法回到储气筒内,将被直接排入大气中。阀口P、门泵气路7和储气筒9对应与三通接头8的三个接口相连,气管5与气囊相连,气囊设置在安全顶窗的下方。本技术中的两位三通电磁阀4为常闭型电磁阀,在电磁阀的线圈通电时,阀口P与阀口A相通,阀口T被关闭;在电磁阀线圈未通电时,阀口T与阀口A相通,阀口P被关闭。蓄电池1采用24V蓄电池,整个控制系统搭铁线(包括蓄电池)通过大梁或者车架间接相连,属于整车共地。本技术使用时,可对普通安全顶窗稍加改造即可,在需手动推开的部分内置一个气囊。当两位三通电磁阀4给气囊充气时,气囊撑起安全顶窗顶盖总成的前端与后端,代替了不容易进行操作的安全顶窗打开的第一步,后续操作即可轻松迅速进行,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本技术在给安全顶窗提供气源的储气筒可从门泵的气路上加一个三通接头连接件直接引出来,无需增加太多成本。本技术控制系统和传统的手动控制并不冲突,两者为“或”的关系。当气动控制无效时,仍然可以进行手动操作打开安全顶窗。使用时,当司机判断发生意外,需要进行打开安全顶窗的操作时,只需要按下翘板开关10,继电器的控制管脚从翘板开关处取负控信号,继电器中两个输入管脚都从蓄电池1的正极取常电,继电器输出管脚输出高电平给两位三通电磁阀通电。另一方面,与门泵气路7相连的储气筒9内一直存储着足够量的高压气体,当两位三通电磁阀4的线圈通电时,阀口P与阀口A相通,把储气筒内高压气体导入气囊内,撑起客车安全顶窗顶盖总成的前端与后端,代替了难以操作的安全顶窗打开的第一步,后续操作即可轻松迅速进行,大大提高了逃生效率。另外,安全顶窗一般会作为维修人员上车顶进行操作的通道,这就很容易出现维修人员工作完毕回到车内之后忘记及时关闭安全顶窗的情况。目前,这种情况都只能靠驾驶员人为检查发现,若没有及时发现该问题,可能会导致安全顶窗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上下跳动,导致不必要的机械磨损。针对这种情况,本技术在顶盖总成被推开的那一侧增加一个微动开关,检测安全顶窗的开度,对驾驶员提供一定的声光报警作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安全顶窗控制系统,包括安全顶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1)、继电器(2)、气囊、气管(5)、排空管(6)、门泵气路(7)、三通接头(8)、储气筒(9)、翘板开关(10)以及具有P、A和T三个阀口的两位三通电磁阀(4),/n所述蓄电池(1)、继电器(2)和翘板开关(10)相互串联,两位三通电磁阀(4)的正极与继电器(2)相连,负极搭铁,两位三通电磁阀(4)的阀口A与气管(5)相连,阀口T与排空管(6)相连,阀口P、门泵气路(7)和储气筒(9)对应与三通接头(8)的三个接口相连,气管(5)与气囊相连,气囊设置在安全顶窗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安全顶窗控制系统,包括安全顶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1)、继电器(2)、气囊、气管(5)、排空管(6)、门泵气路(7)、三通接头(8)、储气筒(9)、翘板开关(10)以及具有P、A和T三个阀口的两位三通电磁阀(4),
所述蓄电池(1)、继电器(2)和翘板开关(10)相互串联,两位三通电磁阀(4)的正极与继电器(2)相连,负极搭铁,两位三通电磁阀(4)的阀口A与气管(5)相连,阀口T与排空管(6)相连,阀口P、门泵气路(7)和储气筒(9)对应与三通接头(8)的三个接口相连,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智电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