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悬置支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27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悬置支架和车辆,所述汽车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动力总成安装部,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衬套安装孔;其中在所述动力总成安装部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多个安装孔,位于所述动力总成安装部最上端的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间隔开布置,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衬套安装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中心连线上,或者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衬套安装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中心连线的外侧。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悬置支架,可以提升汽车悬置支架的结构强度,满足汽车置支架的强度设计要求,避免汽车悬置支架出现断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悬置支架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悬置支架和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悬置支架是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动力总成的重量和极限载荷的冲击。相关技术中的汽车悬置支架主要承受整车X向载荷,结构强度不足,会导致悬置支架发生断裂,严重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悬置支架,所述汽车悬置支架的结构强度高,不易发生断裂。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汽车悬置支架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汽车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动力总成安装部,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衬套安装孔;其中在所述动力总成安装部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多个安装孔,位于所述动力总成安装部最上端的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间隔开布置,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衬套安装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中心连线上,或者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衬套安装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中心连线的外侧。根据本技术的汽车悬置支架,通过将第二连接孔设置在衬套安装孔和第一连接孔的中心连线上或者外侧,可以提升汽车悬置支架的结构强度,满足汽车置支架的强度设计要求,避免汽车悬置支架出现断裂的现象。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安装孔在所述动力总成安装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可选示例,所述衬套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心连线为L1,所述衬套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连线为L2,所述衬套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中心连线为L3,所述L2位于所述L1和所述L3所成夹角内。进一步地,所述L2位于所述L1和所述L3所成夹角的角平分线上。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端在围绕所述衬套安装孔的外周上设有加强筋。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可选示例,在所述衬套安装孔的轴向上所述加强筋的厚度小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端的厚度。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可选示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端的周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可选示例,在所述衬套安装孔的径向上所述加强筋的端部形成为弧形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沿着所述支架本体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二加强部位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中部。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汽车悬置支架。根据本技术的车辆,通过将第二连接孔设置在衬套安装孔和第一连接孔的中心连线上或者外侧,可以提升汽车悬置支架的结构强度,满足汽车置支架的强度设计要求,避免汽车悬置支架出现断裂的现象。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悬置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悬置支架和衬套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汽车悬置支架100,衬套200,动力总成安装部10,第一安装孔11,第一连接孔111,第二连接孔112,第二安装孔12,第三安装孔13,衬套安装孔20,加强筋21,第一加强部30,第二加强部4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汽车悬置支架10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悬置支架100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支架本体的右端)设置有动力总成安装部10,支架本体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支架本体的左端)设置有衬套安装孔20,其中在动力总成安装部10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多个安装孔,位于动力总成安装部10最上端的安装孔包括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间隔开布置,第二连接孔112位于衬套安装孔20和第一连接孔111的中心连线上,或者第二连接孔112位于衬套安装孔20和第一连接孔111的中心连线的外侧。这里的外侧即指衬套安装孔20和第一连接孔111的中心连线的远离动力总成安装部10的剩余安装孔的一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理解的是,在相关技术中的汽车悬置支架上的位于动力总成安装部最上端的安装孔仅包括第一连接孔,使得支架本体的强度无法满足需求,在承担载荷时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而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增设第二连接孔112,并且将第二连接孔112设置在衬套安装孔20和第一连接孔111的中心连线上或者外侧,可以提升支架本体的结构强度,防止汽车悬置支架100出现断裂的现象。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悬置支架100,通过将第二连接孔112设置在衬套安装孔20和第一连接孔111的中心连线上或者外侧,可以提升汽车悬置支架100的结构强度,满足汽车置支架的强度设计要求,避免汽车悬置支架100出现断裂的现象。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安装孔在动力总成安装部10由上至下的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和第三安装孔13(如图1所示的由上至下的方向),第一安装孔11包括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和第三安装孔13通过连接件(安装螺栓)实现和动力总成的安装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可选示例,衬套安装孔20和第一安装孔11的中心连线为L1,衬套安装孔20和第二安装孔12的中心连线为L2,衬套安装孔20和第三安装孔13的中心连线为L3,L2位于L1和L3所成夹角内。用于动力总成的多个安装孔包括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和第三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2为主受力孔,第二安装孔12的圆心与衬套安装孔20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悬置支架100的主受力方向一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为大载荷安装孔,因此第一安装孔11包括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第二连接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悬置支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动力总成安装部(10),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衬套安装孔(20);其中/n在所述动力总成安装部(10)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多个安装孔,位于所述动力总成安装部(10)最上端的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12)间隔开布置,所述第二连接孔(112)位于所述衬套安装孔(20)和所述第一连接孔(111)的中心连线上,或者所述第二连接孔(112)位于所述衬套安装孔(20)和所述第一连接孔(111)的中心连线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悬置支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动力总成安装部(10),所述支架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衬套安装孔(20);其中
在所述动力总成安装部(10)上设有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多个安装孔,位于所述动力总成安装部(10)最上端的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连接孔(111)和第二连接孔(112),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12)间隔开布置,所述第二连接孔(112)位于所述衬套安装孔(20)和所述第一连接孔(111)的中心连线上,或者所述第二连接孔(112)位于所述衬套安装孔(20)和所述第一连接孔(111)的中心连线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悬置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安装孔在所述动力总成安装部(10)由上至下的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和第三安装孔(13),所述第一安装孔(11)包括所述第一连接孔(11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悬置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安装孔(20)和所述第一安装孔(11)的中心连线为L1,所述衬套安装孔(20)和所述第二安装孔(12)的中心连线为L2,所述衬套安装孔(20)和所述第三安装孔(13)的中心连线为L3,所述L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炜李岩牛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