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775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具体的,利用上模中的第一工作腔和下模中的第二工作腔配合形成一个容纳腔,进而为工件的切边和整形工作提供一个工作场所,在利用油压机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合模时,通过复位整形件和支撑柱的配合可对工件进行整形工作、通过上模刀和下模刀的配合可对工件进行切边工作,这样,通过一种运动方式再结合装置的内部结构即可完成镁合金模板的切边和整形工作,整个工作过程简单且高效,能够适用于现代化的工业产需求,简化了镁合金模板的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镁合金模板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
技术介绍
镁合金材料具有比弹性量大、散热好、消震好以及耐有机物和碱的腐蚀性能好等优点,在各行各业的运用都较为广泛。在镁合金模板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压铸、整形以及切边等工艺过程,如图6、图7所示的镁合金模板的两种结构示意图,在进行压铸时浇道口一般设置于镁合金模板的一个侧面,容易出现侧边不齐或者尺寸误差,需要对压铸得到的镁合金模板采用切边和整形的冷加工工艺处理,传统的镁合金整形和切边过程复杂,涉及的工艺过程繁琐且花费时间长,不适应现代化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能够高效、快速地进行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工作。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安装在油压机上,包括:上模,于下端设置有开口的第一工作腔,所述上模于所述第一工作腔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整形点位,所述上模在所述整形点位上设置有若干可拆卸的复位整形件,所述复位整形件可在压力作用下沿压力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所述上模于所述第一工作腔一侧设置有用于切边的上模刀,所述上模刀的整体高度低于所述复位整形件的整体高度;下模,适配安装在所述上模的下方,所述下模对应所述第一工作腔设置有第二工作腔、对应所述复位整形件设置有支撑柱、对应所述上模刀设置有下模刀,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时形成一个容纳腔,以用于放置工件,所述复位整形件和所述支撑柱用于共同支撑并整形所述工件,所述上模刀和所述下模刀用于配合切割所述工件的侧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所提出的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利用上模中的第一工作腔和下模中的第二工作腔配合形成一个容纳腔,进而为工件的切边和整形工作提供一个工作场所,在利用油压机对上模和下模进行合模时,通过复位整形件和支撑柱的配合可对工件进行整形工作、通过上模刀和下模刀的配合可对工件进行切边工作,进一步的,由于上模刀的整体高度低于复位整形件的整体高度,在合模的过程中,会先进行整形而后进行切边,可避免先切边所导致的误切而导致工件报废。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出的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通过一种运动方式再结合装置的内部结构即可完成镁合金模板的切边和整形工作,整个工作过程简单且高效,能够适用于现代化的工业产需求,简化了镁合金模板的生产过程及其工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位整形件设置有整形杆、复位件以及整形头,所述整形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整形点位上、另一端连接所述整形头,所述整形头可沿所述整形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复位件穿设在所述整形杆上并顶持所述整形头,所述复位件用于复位所述整形头;结合所述结构,在对工件进行整形的过程中,在油压机合模进行整形工作时,整形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作用时会沿整形杆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进而压缩复位件,显然,复位件的设定是为了避免整形过程过硬而损坏镁合金模板的组织结构;在撤去油压机的作用时,随着上模和下模的分离,复位件可复位整形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位件设置为复位弹簧,从而使得复位件具有良好的复位能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复位弹簧为高模量圆弹簧,从而避免复位件过软而导致的整形头的移动行程过大,进一步导致整形效果不理想。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位件和所述整形头为一体式复位结构,所述一体式复位结构穿设在所述整形杆上,一体式复位结构可降低整个复位整形件的复杂程度以及拆装难度,同时提供更好的复位顶持结构来进行整形工作。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整形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整形点位后连接紧固螺栓,并通过所述紧固螺栓进行锁紧,进而实现整形杆在上模上的稳固连接,以保证其整形工作的稳定进行。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模的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安装的上模脚,以用于连接油压机,并可实现一定程度支撑抗压作用,避免油压机施加压力过大破坏模具,导致设备和镁合金模板的报废。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模于所述上模脚之间设置有若干竖直支撑板,以用于进一步提高上模的支撑能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和上模脚具有相同的竖直高度,进而在上模的上端形成一个支撑平面来承载、传递油压机的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上模的支撑能力。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模于下端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导柱,所述下模对应所述导柱设置有供所述导柱插入的导套,通过将导柱插入导套可实现上模和下模的定位安装与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模于所述第二工作腔内对应所述整形点位设置有若干支撑点位,所述支撑柱安装在所述支撑点位上,技术人员通过对应镁合金模板设置合适的整形点位和支撑点位,可有效地进行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工作。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上模100、上模脚101、紧固螺栓102、支撑板103、导柱104、上模刀105、复位件106、整形杆107、整形头108、下模200、安装板201、导套202、下模刀203、支撑柱204、支撑点位205、定位块206、锁紧件300、工件4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安装在油压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00),于下端设置有开口的第一工作腔,所述上模(100)于所述第一工作腔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整形点位,所述上模(100)在所述整形点位上设置有若干可拆卸的复位整形件,所述复位整形件可在压力作用下沿压力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所述上模(100)于所述第一工作腔一侧设置有用于切边的上模刀(105),所述上模刀(105)的整体高度低于所述复位整形件的整体高度;/n下模(200),适配安装在所述上模(100)的下方,所述下模(200)对应所述第一工作腔设置有第二工作腔、对应所述复位整形件设置有支撑柱(204)、对应所述上模刀(105)设置有下模刀(203),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在所述上模(100)和所述下模(200)合模时形成一个容纳腔,以用于放置工件(400),所述复位整形件和所述支撑柱(204)用于共同支撑并整形所述工件(400),所述上模刀(105)和所述下模刀(203)用于配合切割所述工件(400)的侧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安装在油压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00),于下端设置有开口的第一工作腔,所述上模(100)于所述第一工作腔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整形点位,所述上模(100)在所述整形点位上设置有若干可拆卸的复位整形件,所述复位整形件可在压力作用下沿压力方向发生弹性形变,所述上模(100)于所述第一工作腔一侧设置有用于切边的上模刀(105),所述上模刀(105)的整体高度低于所述复位整形件的整体高度;
下模(200),适配安装在所述上模(100)的下方,所述下模(200)对应所述第一工作腔设置有第二工作腔、对应所述复位整形件设置有支撑柱(204)、对应所述上模刀(105)设置有下模刀(203),所述第一工作腔和所述第二工作腔在所述上模(100)和所述下模(200)合模时形成一个容纳腔,以用于放置工件(400),所述复位整形件和所述支撑柱(204)用于共同支撑并整形所述工件(400),所述上模刀(105)和所述下模刀(203)用于配合切割所述工件(400)的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整形件设置有整形杆(107)、复位件(106)以及整形头(108),所述整形杆(107)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整形点位上、另一端连接所述整形头(108),所述整形头(108)可沿所述整形杆(107)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复位件(106)穿设在所述整形杆(107)上并顶持所述整形头(1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镁合金模板的整形和切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良高卫邓光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云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