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资源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721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5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的管理方法,该方法通过接收用户对数据资源的操作,根据该操作对应的模型驱动路径,以及数据资源对应的包括有管理态数据结构和运行态数据结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将数据资源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由此将数据资源的“管理态”和“运行态”进行结合,实现对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的跟踪,提高了数据资源变更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数据变更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资源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资源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企业内部都存在大量数据信息需要管控,以支持现有业务场景,并对未来的业务调整提供数据来源。为了保护企业隐私数据,就需要在企业内部构建一套具有“管理”功能的数据管理系统。同时,随着业务之间竞争的不断增大,企业为了保持和增加用户黏着度,越来越积极地响应用户和社会的需求,这就增加了企业投产(将变更信息投放到生产)的频度。在这些变更中,数据资源的变更是一类变化频繁的变更,比如,对于虚拟软件产品,其升级往往伴随后台数据库信息的变更,对于实体商店,新上架的商品,也需要后台商品表的数据变更。然而,程序总是有缺陷(bug)的,变更也总是有风险的。为了降低变更的风险,各个企业也指定了一系列变更准则,比如进行投产例会、多人审核、每个月按照固定时间实施投产等。然而,这些需要人为驱动的方式,风险仍旧不可控,同时工作量大,并不适合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究其原因,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将企业内部“管理”的数据,与“投产”活动联动起来,导致线下“管理态”的数据,与线上“运行态”的数据存在脱节,久而久之,线下“管理态”的数据,越来越没有价值,线上“运行态”的数据也失去了对其整个“全生命周期”的追踪。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的管理方法。该方法通过接收用户对数据资源的操作,根据该操作对应的模型驱动路径,以及数据资源对应的包括有管理态数据结构和运行态数据结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将数据资源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由此将数据资源的“管理态”和“运行态”进行结合,实现对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的跟踪,提高了数据资源变更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数据资源变更的风险。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对所述数据资源的操作;根据所述操作对应的模型驱动路径,以及所述数据资源对应的数据管理模型,将所述数据资源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所述数据管理模型包括管理态数据结构和运行态数据结构,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为多种状态中的不同状态。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理态数据结构包括信息表、详情表、历史表和投产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运行态包括基线表、基线详情表、基线明细表和基线明细详情表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为草稿态、审批态、生效态、历史态、投产态中的不同状态。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对所述数据资源的操作包括新增、修改、删除、基线投产或审批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数据资源的属性信息和所述数据资源对应数据类型的模型框架生成所述数据资源对应的数据管理模型。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资源包括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数据资源和第二数据资源,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和所述第二数据资源的关联关系对应的数据管理模型。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的管理装置,该装置包括: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对所述数据资源的操作;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作对应的模型驱动路径,以及所述数据资源对应的数据管理模型,将所述数据资源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所述数据管理模型包括管理态数据结构和运行态数据结构,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为多种状态中的不同状态。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管理态数据结构包括信息表、详情表、历史表和投产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运行态包括基线表、基线详情表、基线明细表和基线明细详情表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为草稿态、审批态、生效态、历史态、投产态中的不同状态。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对所述数据资源的操作包括新增、修改、删除、基线投产或审批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资源的属性信息和所述数据资源对应数据类型的模型框架生成所述数据资源对应的数据管理模型。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资源包括具有关联关系的第一数据资源和第二数据资源,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和所述第二数据资源的关联关系对应的数据管理模型。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器进行相互的通信。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使得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中的数据资源的管理方法。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指令指示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数据资源的管理方法。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数据资源的管理方法。本申请在上述各方面提供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组合以提供更多实现方式。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的管理方法,该方法通过接收用户对数据资源的操作,根据该操作对应的模型驱动路径,以及数据资源对应的包括有管理态数据结构和运行态数据结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将数据资源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通过将数据资源的“管理态”和“运行态”进行结合,能够实现对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的跟踪,使数据资源在变更的过程中,数据资源能够在不同状态之间按照规范进行流转,从而规范了数据资源的变更流程,提高了数据资源变更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工干预,从而降低数据资源变更的风险。并且,本方法中模型的复用度较高,对于不同类别的数据资源,仅需要调整各自特有属性字段,即可生成本数据管理模型代码,便于实际生产应用,同时该模型可基于关系型数据库轻便实现,以较小成本提供数据资源的“管理”功能,保护了企业内部的数据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法,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资源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资源管理模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资源管理模型流转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态”、“运行态”各自维度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将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将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关联关系的数据资源管理模型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资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用户对所述数据资源的操作;/n根据所述操作对应的模型驱动路径,以及所述数据资源对应的数据管理模型,将所述数据资源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所述数据管理模型包括管理态数据结构和运行态数据结构,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为多种状态中的不同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资源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对所述数据资源的操作;
根据所述操作对应的模型驱动路径,以及所述数据资源对应的数据管理模型,将所述数据资源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所述数据管理模型包括管理态数据结构和运行态数据结构,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为多种状态中的不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态数据结构包括信息表、详情表、历史表和投产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运行态包括基线表、基线详情表、基线明细表和基线明细详情表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为草稿态、审批态、生效态、历史态、投产态中的不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对所述数据资源的操作包括新增、修改、删除、基线投产或审批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资源的属性信息和所述数据资源对应数据类型的模型框架生成所述数据资源对应的数据管理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春丽杨蕾穆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