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流板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壳式热交换器管束组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折流板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管壳式热交换器主要由壳体、管束、管板和管箱组成,管束部分主要由管板、换热管、折流板、拉杆和定距管组成。管壳式热交换器根据设备直径大小,换热管数量少至数十根,多至数万根。传统安装方法中,管壳式热交换器管束组装过程根据其结构不同和制造顺序的需求,一般会先将管板、折流板等部件通过定距管和拉杆等部件连接成管束骨架,之后将换热管依次穿入各折流板对应管孔中,然后整体管束部件穿入壳程筒体,最后再组装另一端管板并将换热管引至该端管板的对应管孔中。在换热管穿入折流板管孔时,管孔位置容易发生偏移,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折流板调节装置,用于确保折流板的管孔与换热管对中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节折流板位置的折流板调节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流板调节装置,其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主支撑组件、两个辅助支撑组件、X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主支撑组件、两个辅助支撑组件、X向调节组件及Z向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机架沿Y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所述主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所述X向调节组件和所述Z向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两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在X方向上位于所述主支撑组件的两侧,所述辅助支撑组件高于所述主辅助组件,所述X向调节组件包括X向驱动件及与所述X向驱动件活动连接的X向驱动轴,所述X向驱动轴与至少一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连接,用于实现两个所述辅助支撑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Z向调节组件包括Z向驱动件及与所述Z向驱动件活动连接的Z向驱动轴,所述Z向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主支撑组件、两个辅助支撑组件、X向调节组件及Z向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机架沿Y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所述主支撑组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所述X向调节组件和所述Z向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两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在X方向上位于所述主支撑组件的两侧,所述辅助支撑组件高于所述主辅助组件,所述X向调节组件包括X向驱动件及与所述X向驱动件活动连接的X向驱动轴,所述X向驱动轴与至少一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连接,用于实现两个所述辅助支撑组件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Z向调节组件包括Z向驱动件及与所述Z向驱动件活动连接的Z向驱动轴,所述Z向驱动轴与所述主支撑组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主支撑组件沿Z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组件或/和所述辅助支撑组件设有用于支撑折流板的圆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组件包括位于同一高度的至少两圆轮,用于支撑折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及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表面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Z向驱动轴连接,所述圆轮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设有凹槽,所述圆轮容纳于所述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流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组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第三固定块及固定于所述第三固定块的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国,康治政,
申请(专利权)人: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