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静脉注射外渗湿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89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静脉注射外渗湿敷器,包括湿敷壳体、固定带和湿敷本体,湿敷壳体的顶部设有一注液孔,湿敷壳体的内部设有一积液槽,积液槽的底部开有贯穿湿敷壳体底部的注液道,湿敷壳体的底部边缘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凹槽,湿敷壳体还设有一个安装空腔,湿敷本体的大小和形状与安装空腔的大小和形状匹配,安装空腔的左右两侧还开有贯穿湿敷壳体左右两端面的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在不取下湿敷本体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加注硫酸镁溶液,并且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患者可以走动,不用再忍受一个动作保持很久的痛苦,还具有透气,防水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静脉注射外渗湿敷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具体指一种新型的静脉注射外渗湿敷器。
技术介绍
在医院,静脉输液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操作,药物外渗也是在输液当中会遇到的,多种原因引起的输液外渗导致的不良事件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给医院的声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对此引起高度关注。在静脉输液中由于液体外渗,尤其是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大的液体引起外渗后易导致局部皮下组织出现肿胀疼痛,影响肢体功能,严重者可致皮肤坏死,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容易而且容易引起医患纠纷,临床上常用硫酸镁湿敷。在发现输液外渗应当立即停止在该外渗部位输液,更换输液部位,并对患者的输液部位的外渗进行评估和处理,现有的大多用4到6层纱布用硫酸镁溶液浸湿后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敷与肿胀处,外用一层无菌透明敷贴覆盖并固定,湿敷过程需要反复进行多次,反复换用纱布非常麻烦,并且造成纱布的浪费,同样的纱布多次浸泡硫酸镁溶液也容易将硫酸镁溶液污染,并且在进行湿敷时患者需要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不能随意走动。为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够不用取下纱布直接加注硫酸镁溶液,并且能够使患者在进行湿敷时患者可以走动,不用再忍受一个姿势保持很长时间的湿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在湿敷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湿敷纱布或者湿敷纱布取下浸泡硫酸镁溶液后重复使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在湿敷时不用取下湿敷纱布直接加注硫酸镁溶液的外渗湿敷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静脉注射外渗湿敷器,包括湿敷壳体、固定带和湿敷本体,所述固定带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湿敷壳体的两侧,其中,所述湿敷壳体的顶部设有一注液孔,所述湿敷壳体的内部设有一积液槽,所述积液槽的底部开有贯穿湿敷壳体底部的注液道,所述湿敷壳体还设有一个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的外表面为网状,侧面设有开口,所述湿敷本体的大小和形状与安装空腔的大小和形状匹配,所述湿敷本体从安装空腔侧面的开口放入所述的安装空腔内,所述安装空腔的左右两侧还开有贯穿湿敷壳体左右两端面的透气孔;在湿敷时,可通过湿敷壳体顶部的注液孔向积液槽内加注硫酸镁溶液,积液槽内的硫酸镁溶液通过积液槽底部的注液道均匀流入安装在安装空腔内的湿敷本体内,湿敷本体在逐渐干燥的时候可通过上述步骤加注硫酸镁溶液,不用将湿敷本体取下,非常的方便,湿敷壳体底部的边缘向内凹陷,这样设计可以在湿敷时在里面形成一个腔体,以便两侧的透气孔流入空气,使患者在进行湿敷时内部可以透气。进一步限定,固定带有两根,两根固定带上分别设有对应配合的雌雄搭扣,通过雌雄搭扣固定,工艺简单且效果较好。进一步限定,湿敷壳体和固定带的材质为软硅胶,软硅胶可轻易进行一个形变,可通过形变使得本技术更加的贴合皮肤,也使得患者使用时更加的舒适,紧密贴合皮肤形成一个封闭状态,只通过两侧的透气孔进出空气,正常使用状态下,水很难进入。进一步限定,湿敷本体的材质为医用纱布,医用纱布的吸水性好,一次浸泡可使用的时间长,并且柔软,更加舒适,不易过敏。进一步限定,注液道的数量大于等于9个,均匀分布在湿敷壳体的底部,使得硫酸镁溶液通过注液道流入湿敷本体的量不会集中在一点,均匀注入,使得湿敷本体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吸收到,使得加注的效果更好。进一步限定,透气孔的数量大于等于6个,透气孔在湿敷壳体的两侧均匀分布,使得本技术的透气性更好。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在湿敷时不取下纱布直接加注硫酸镁溶液,非常的方便,并且可以在湿敷时将硫酸镁溶液注入积液槽内储存起来,湿敷本体变干燥就会自动吸收,患者可以在加注硫酸镁溶液后随意走动,在之后注意加注硫酸镁溶液就行了,可随时随地自行加注,不用再忍受同一个姿势保持很久的痛苦,本技术还具有透气,防水的优点,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溅上的水不会进入到湿敷本体内对湿敷效果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顶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湿敷本体之后的底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未安装湿敷本体的底部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标示分别对应:1-湿敷壳体,11-注液孔,12-注液道,13-安装空腔,14-积液槽,15-透气孔,2-固定带,21-雌雄搭扣,3-湿敷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新型的静脉注射外渗湿敷器,包括湿敷壳体1、固定带2和湿敷本体3,所述固定带2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湿敷壳体1的两侧,其中,所述湿敷壳体1的顶部设有一注液孔11,所述湿敷壳体1的内部设有一积液槽14,所述积液槽14的底部开有贯穿湿敷壳体底部的注液道12,所述湿敷壳体1底部还设有一个安装空腔13,所述安装空腔13的外表面为网状,侧面设有开口,所述湿敷本体3的大小和形状与安装空腔13的大小和形状匹配,所述湿敷本体3从安装空腔13侧面的开口放入所述的安装空腔13内,所述安装空腔13的左右两侧还开有贯穿湿敷壳体左右两端面的透气孔15;固定带2有两根,两根固定带2上分别设有对应配合的雌雄搭扣21;湿敷壳体1和固定带2的材质为软硅胶;湿敷本体3的材质为医用纱布;注液道12的数量大于等于9个;透气孔15的数量大于等于6个;优选湿敷壳体1的顶部用一软硅胶制的塞子封闭湿敷壳体1的注液孔11,优选注液道12均匀分布在积液槽14的底部,优选透气孔15均匀分布在湿敷壳体1的左右两侧。在湿敷时,可通过顶部的注液孔11向积液槽14内加注硫酸镁溶液,积液槽14内的硫酸镁溶液通过积液槽14底部的注液道12均匀流入安装在安装空腔13内的湿敷本体3内,湿敷本体3在逐渐干燥的时候可通过上述步骤加注硫酸镁溶液,不用将湿敷本体3取下,非常的方便,湿敷壳体1底部的空腔外表面是丝网,这种丝网是常用的面纱丝编制而成,一方面能装入湿敷本体3后固定住湿敷本体3,另一方面,又不影响湿敷本体3和人体接触,类似于一个外表面是丝网的袋子,这样设计可以在湿敷时在里面形成一个腔体,以便两侧的透气孔15流入空气,使患者在进行湿敷时内部可以透气,通过雌雄搭扣21固定,工艺简单且效果较好,湿敷壳体1和固定带2的材质为软硅胶,软硅胶可轻易进行一个形变,可通过形变使得本技术更加的贴合皮肤,也使得患者使用时更加的舒适,紧密贴合皮肤形成一个封闭状态,只通过两侧的透气孔15进出空气,正常使用状态下,水很难进入,湿敷本体3采用医用纱布是因为医用纱布的吸水性好,一次浸泡可使用的时间长,并且柔软,更加舒适,不易过敏,均匀分布在湿敷壳体1的底部,使得硫酸镁溶液通过注液道12流入湿敷本体3的量不会集中在一点,均匀渗入吸收,使得湿敷本体3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吸收到,使得加注的效果更好,透气孔15在湿敷壳体1的两侧均匀分布,使得本技术的透气性更好。使用时,将湿敷本体3浸满硫酸镁溶液之后,装入安装空腔13内,或者先将湿敷本体3装入安装空腔13内,打开软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静脉注射外渗湿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湿敷壳体、固定带和湿敷本体,所述固定带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湿敷壳体的两侧,其中,所述湿敷壳体的顶部设有一注液孔,所述湿敷壳体的内部设有一积液槽,所述积液槽的底部开有贯穿湿敷壳体底部的注液道,所述湿敷壳体还设有一个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的外表面为网状,侧面设有开口,所述湿敷本体的大小和形状与安装空腔的大小和形状匹配,所述湿敷本体从安装空腔侧面的开口放入所述的安装空腔内,所述安装空腔的左右两侧还开有贯穿湿敷壳体左右两端面的透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静脉注射外渗湿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湿敷壳体、固定带和湿敷本体,所述固定带对称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湿敷壳体的两侧,其中,所述湿敷壳体的顶部设有一注液孔,所述湿敷壳体的内部设有一积液槽,所述积液槽的底部开有贯穿湿敷壳体底部的注液道,所述湿敷壳体还设有一个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的外表面为网状,侧面设有开口,所述湿敷本体的大小和形状与安装空腔的大小和形状匹配,所述湿敷本体从安装空腔侧面的开口放入所述的安装空腔内,所述安装空腔的左右两侧还开有贯穿湿敷壳体左右两端面的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静脉注射外渗湿敷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荟平赖长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