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89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包括穿刺针管、手柄、透气帽、导管座、密闭装置、硅胶导管、导引套管、导管套管、导管、回弹装置;穿刺针管与手柄连接,手柄末端与透气帽连接组成穿刺部分;导管座上端与密闭装置连接,密闭装置内部设有钢珠球阀,导引套管装配在导管座内部与硅胶导管连硅胶导管另一端与导管套管大头端连接,导管套管的另一端与导管连接,穿刺针尖部位裸露在导管外,护管套在导管外面对导管起保护作用。该装置可以控制穿刺针自动回缩,密闭装置控制血液外流的现象,避免交叉感染及污染的可能性,透气帽只透气不透液体,透气帽能及时隔绝血液与空气接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安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
技术介绍
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用于动脉压力监测,连续确定动脉血液气体监测,能实时观察到病人血压变化,准确性高,能更有效指导临床治疗或病人抢救;用于抽血检测,能避免反复穿刺所造成的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防感染技术,适当的皮肤准备工作和持续保护插入部位至关重要。因此,动脉留置针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应用。但现有的还是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使用效果不是很理想。如穿刺针不能自动回弹和穿刺后里面的空气排不出,导致后端看不到回血,无法判断是否穿刺的位置,给病人带来痛苦。还有可以排出空气,同时血液也排出,滴落体外,造成污染。由此设计了本技术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参考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对于现有的动脉留置针不能完全把气体排出,无法看不到回血,影响判断结果,导致反复穿刺。不能自动回弹,导致退穿刺针时手忙脚乱。所述技术能完全把空气通过透气帽排出,同时保护好血液不会流出体外,做到及时与外界气体隔绝,结构简单、操作灵活,使用安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包括穿刺针管、手柄、透气帽、导管座、密闭装置、硅胶导管、导引套管、导管套管、导管,所述透气帽装配在手柄鲁尔内锥孔内;所述密闭装置是由密闭开关和钢珠组成,配合在导管座上面;手柄与穿刺针平头端连接,穿刺针尖端裸露在导管锥度端外面,手柄内部设有回弹装置,是由卡抓和弹簧组成,卡抓配合在开关后端方形孔内,手柄上内凸起控制回弹;导引套管、硅胶导管、导管套管和导管装配在导管座内腔,护管保护在导管外面。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该技术的导管座底部自带斜度,这个角度穿刺成功率高且病发症少。回弹装置由卡抓和弹簧组成,有良好的灵敏度,轻触按键启动回弹。密闭装置由开关和钢珠配合工作启动密闭开关,完成密闭效果,能及时排出穿刺针内空气,隔绝血液与空气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安全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的开关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的手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的回弹工作示意图。图中1是透气帽,2是手柄,3是导引套管,4是穿刺针,5是硅胶套管,6是导管套管,7是导管,8是密闭装置的开关,9是密闭装置的钢珠,10是回弹装置的卡爪,11是回弹装置的弹簧,12是导管座,101是透气帽鲁尔锥端,102是透气帽透气头,103是透气膜,201是手柄粘穿刺针端,202是手柄鲁尔内圆孔端,203是手柄上的凸起,204手柄上的斜边,301是导引套管细端,302是导引套管粗端,401是穿刺针平头端,402是穿刺针尖头端,601是导管套管细端,602是导管套管粗端,701是导管锥度端,702是导管平直端,801开关前端,802开关后端,803钢珠滞留位置,804是自动回弹孔,1201导管座外锥端,1202是螺纹锁定端,1203导管座底部斜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包括透气帽1的透气帽鲁尔锥端101,与手柄2的手柄鲁尔内圆孔端202配合,手柄2的粘穿刺针端201,与穿刺针4的穿刺针平头端配合401,穿刺针4的尖头端402裸露在导管7的锥度端701外,导管7的平直端702配合在导管套管6的细端601外面,导管套管6的粗端602与硅胶套管5配合,另一端与导引套管细端301配合,导引套管粗端302配合在导管座12内腔,导管座12的上面设有密闭装置开关8,密闭装置开关8内配合有钢珠9,当开关8向前推动时,开关内803挤压钢珠9下降,钢珠9向硅胶套管5施加压力,硅胶套管9受到外力的作用两面壁贴合形成密封,密闭装置开关8与钢珠9共同完成密闭作用。密闭装置开关8后端802设有自动回弹孔804,与手柄2上的回弹装置卡爪10配合,回弹装置卡爪10外面装配有回弹装置的弹簧11。回弹装置的弹簧11在回弹装置卡爪的1001端,卡爪1002端装配在密闭开关8上的804处,与手柄2上的203正对,此时弹簧11处于受压的状态。启动自动回弹装置,手柄2向内施加力,手柄2向内挤压卡爪1002端,卡爪1002端受到外来压力,卡爪1002向内缩进,脱离密闭开关8上的804处,弹簧11受压壮态得到释放,手柄2带着穿刺针4迅速回弹,完成自动回弹作用。所述导管座12是自带斜度1203,这个角度穿刺成功率高,透气帽1在穿刺针4穿刺后,血液会流到透气帽1内,透气膜会把空气排出,阻挡血液,使血液及时与外界气体隔绝,避免交叉感染。所述手柄2在穿刺后轻触手柄2上的凸起203处,启动回弹装置卡爪10,从自动回弹孔804中退出,穿刺针退出后启动密闭装置开关8,开关8与钢珠9共同作用下使硅胶套管5两面贴合,完成密闭作用,使穿刺针退出后密封导管7里的血液,在连接压力监测前血液不会溢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所述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包括穿刺针管、手柄、透气帽、导管座、密闭装置、硅胶导管、导引套管、导管套管、导管、回弹装置;其特征在所述透气帽,透气帽装配在手柄鲁尔内锥孔内;所述密闭装置装配在导管座上面,密闭开关下面装配有钢珠,密闭装置由密闭开关与钢珠共同作用挤压硅胶导管,硅胶导管两面壁贴合,完成密闭效果;密闭开关后端设有两条卡抓路径;所述手柄装配在穿刺针的平面端;硅胶导管装配在导引套管和导管套管中间;所述导管装配在穿刺针外面与导管套管连接;所述导管座装配在硅胶导管外面,前面与导管连接;所述回弹装置在导管座内侧装配有卡抓,卡抓上装配有弹簧,卡抓前端装配在密闭开关后端两条卡抓路径内;与手柄上内侧的圆柱形凸起配合工作,手柄上凸起向内施加压力,卡抓前端受到压力后回缩,弹簧的弹力得到释放,迅速完成自动回弹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所述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包括穿刺针管、手柄、透气帽、导管座、密闭装置、硅胶导管、导引套管、导管套管、导管、回弹装置;其特征在所述透气帽,透气帽装配在手柄鲁尔内锥孔内;所述密闭装置装配在导管座上面,密闭开关下面装配有钢珠,密闭装置由密闭开关与钢珠共同作用挤压硅胶导管,硅胶导管两面壁贴合,完成密闭效果;密闭开关后端设有两条卡抓路径;所述手柄装配在穿刺针的平面端;硅胶导管装配在导引套管和导管套管中间;所述导管装配在穿刺针外面与导管套管连接;所述导管座装配在硅胶导管外面,前面与导管连接;所述回弹装置在导管座内侧装配有卡抓,卡抓上装配有弹簧,卡抓前端装配在密闭开关后端两条卡抓路径内;与手柄上内侧的圆柱形凸起配合工作,手柄上凸起向内施加压力,卡抓前端受到压力后回缩,弹簧的弹力得到释放,迅速完成自动回弹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透气帽设有标准的鲁尔外锥,另一端中间设有一层透气膜,此透气膜可以达到排气效果;此透气膜由多孔材料制成,干燥时可以透空气,遇到血液时会自动闭合,及时将血液和空气与外界隔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动回弹式动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密闭装置中的开关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凤如关国城张正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地和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