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顶管开挖面稳定性的监控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施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顶管开挖面稳定性的监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空间不断压缩,传统明挖法铺设给排水管线、燃气管线以及电缆线路等受到制约,非开挖顶管技术以其不开挖地表、施工速度快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日益受到青睐。但是,顶管施工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尤其在高水压软弱地层,土体稳定性差,由于开挖面失稳造成的地面塌陷时有发生,危及区域内道路、桥梁及建构筑物等结构安全。因此,很有必要确保高水压软弱地层中的顶管安全施工。目前,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在高水压软弱地层中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如在中国申请的专利申请“一种防地层失稳式掘进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公开日2020.10.30,公开号CN111852487A),通过对掘进装置进行硬件结构改进,使得其更加适用于软土层或特殊地层或特殊工况的施工作业要求,降低风险。但是,目前大多数工程多凭经验简单控制进排泥压力,现场往往在观察到地面异常情况后才采取应对措施,具有严重滞后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管开挖面稳定性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确定泥水舱(0)设定压力值的设定土压力传感器(d)、用于测量泥水舱(0)实时压力值的实时土压力传感器(1),泥水舱(0)、进泥管(2)、排泥管(3)、压浆主管(4)、单向阀(5)、流量计(6)、调节阀(7)和控制器(8)、电源(9)、配料池(13)、压浆管路(14)、全自动全站仪(15)、固定支架(16)、全站仪棱镜(17)、监控终端(18)、进泥池(19)、排泥池(20),其中设定土压力传感器(d)埋设在顶管穿越区域(b)内,实时土压力传感器(1)装设在泥水舱(0)后面板上,进泥管(2)的一端与进泥池(19)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开挖面稳定性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确定泥水舱(0)设定压力值的设定土压力传感器(d)、用于测量泥水舱(0)实时压力值的实时土压力传感器(1),泥水舱(0)、进泥管(2)、排泥管(3)、压浆主管(4)、单向阀(5)、流量计(6)、调节阀(7)和控制器(8)、电源(9)、配料池(13)、压浆管路(14)、全自动全站仪(15)、固定支架(16)、全站仪棱镜(17)、监控终端(18)、进泥池(19)、排泥池(20),其中设定土压力传感器(d)埋设在顶管穿越区域(b)内,实时土压力传感器(1)装设在泥水舱(0)后面板上,进泥管(2)的一端与进泥池(19)连接,进泥管(2)的另一端依次通过调节阀(7)、流量计(6)、单向阀(5)与泥水舱(0)的压浆管路(14)连接,排泥管(3)的一端与排泥池(20)连接,排泥管(3)的另一端依次通过流量计(6)、调节阀(7)与泥水舱(0)的压浆管路(14)连接,配料池(13)通过压浆主管(4)与泥水舱(0)的压浆管路(14)连接,控制器(8)与调节阀(7)连接,电源(9)供电至控制器(8),用于测量顶管机顶进距离的全自动全站仪(15)固定于始发井井底,与全自动全站仪(15)配合使用的全站仪棱镜(17)固定在顶管机上,全自动全站仪(15)的读数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实时上传至监控终端(18),设定土压力传感器(d)及实时土压力传感器(1)与监控终端(18)的输入端电连接,监控终端(18)的输出端与控制器(8)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开挖面稳定性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监控终端(18)还连接有用于信号处理的电脑(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开挖面稳定性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配料池(13)还连接有泥浆泵(11),泥浆泵(11)由电机(12)驱动,电机(12)驱动泥浆泵(11)将配料池(13)中配置好的稳定剂通过压浆管路(14)压入泥水舱(0),监控终端(18)的输出端与电机(1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管开挖面稳定性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泥水舱(0)中的压浆管路(14)上均匀分布有管孔(24),使稳定剂能够与泥水较均匀的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开挖面稳定性的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流量计(6)是电磁流量计;控制器(8)是PLC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天,屈勇,张虎,陈志成,罗向源,李航,夏晓斌,欧阳耀华,宁小亮,徐振磊,黄鹏辉,吴伟青,鲁兵,陈解选,杨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