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表面波纹度的热镀锌IF钢板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677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表面波纹度的热镀锌IF钢板生产方法,所述热镀锌IF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0<C≤0.0030%、0<Si≤0.020%、Mn 0.04%~0.15%、0<P≤0.010%、0<S≤0.012%、Al 0.02%~0.045%、0<Cr≤0.06%、0<Nb≤0.005%、Ti 0.05%~0.09%、0<N≤0.004%、0<Ni≤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热镀锌IF钢板的生产过程包括冶炼、炉外精炼、连铸、热连轧、冷酸连轧、退火、热浸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计钢板化学成分、调整热连轧及退火工艺过程参数,以及控制光整辊的表面粗糙度等综合措施,最终实现热镀锌IF钢板冲压后表面纹理的改善,满足2C1B涂漆工艺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表面波纹度的热镀锌IF钢板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用IF钢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控制表面波纹度Wsa≤0.35μm的热镀锌IF钢板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汽车涂漆工艺中,传统的三涂两烘(3C2B)生产线长、设备投资大,能耗和VOC排放高,不符合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近年来,以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及环境友好为目标的两涂一烘(2C1B)新工艺越来越受到汽车涂装行业的认可和采用。2C1B涂漆工艺取消了中涂和中涂后烘干的步骤,但是中涂在整个涂层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镀锌钢板及电泳涂层具有填充作用,对长短波及外观目视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同时对短波值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好处。去掉中涂层后,对基材(热镀锌钢板)的遮盖能力就会减弱,镀锌钢板的表面纹理就会暴露出来。以往控制汽车钢板的表面纹理都是从改善镀层粗糙度着手,未考虑镀锌钢板本身因变形不均匀导致的表面纹理问题。但在目前,镀锌过程的表面质量控制比较精确,因锌层影响表面纹理的情况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在冲压变形量较大的情况下,镀锌钢板仍然会出现表面纹理问题。IF钢板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用钢板之一,它具有非常优秀的成形性能和永不时效性。当IF钢这种具有较好深冲性能的板材用于制作汽车发罩外板、行李箱外板等冲压件时,IF钢板表面的纹理在冲压变形和喷涂面漆后就会暴露出来。因此,对用于2C1B涂漆工艺的镀锌IF钢板提出了需要满足冲压变形之后表面波纹度Wsa≤0.35μm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表面波纹度的热镀锌IF钢板生产方法,通过合理设计钢板化学成分、调整热连轧及退火工艺过程参数,以及控制光整辊的表面粗糙度等综合措施,最终实现热镀锌IF钢板冲压后表面纹理的改善,满足2C1B涂漆工艺的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控制表面波纹度的热镀锌IF钢板生产方法,所述热镀锌IF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0<C≤0.0030%、0<Si≤0.020%、Mn0.04%~0.15%、0<P≤0.010%、0<S≤0.012%、Al0.02%~0.045%、0<Cr≤0.06%、0<Nb≤0.005%、Ti0.05%~0.09%、0<N≤0.004%、0<Ni≤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热镀锌IF钢板的生产过程包括冶炼、炉外精炼、连铸、热连轧、冷酸连轧、退火、热浸镀,其中:1)热连轧时,将板坯加热到1200~1300℃,保温120~180min,精轧开轧温度为1000~1150℃,终轧温度为900~960℃,卷取温度580~640℃;2)退火时,加热段温度为790~840℃;保温段温度为790~840℃,保温时间为30~90s;退火后采用炉内冷却,将钢板缓冷至680~740℃,然后快冷至480~540℃;然后进行镀锌;所述热镀锌IF钢板在5%变形后,表面波纹度Wsa≤0.35μm。所述一种控制表面波纹度的热镀锌IF钢板生产方法,采用连续热镀锌生产线进行生产;控制光整辊的表面粗糙度为1.6~2.4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IF钢中的C、N等间隙原子在加工变形时,容易聚集到位错中,使Fe原子的移动受阻而难以变形,导致变形不均匀,从而影响变形后的表面纹理;因此,要保证IF钢变形的均匀性,必须除去C、N等间隙原子,使C、N原子完全被固定而无间隙原子存在;本专利技术对关键合金元素进行精确设计和合理匹配,通过Ti实现对C、N的固定,提高冲压过程中局部区域变形的均匀性,改善Wsa值和涂漆后外观视觉效果。2)IF钢中的Ti元素与间隙原子C、N形成细小弥散的TiC/TiN析出时,会对晶粒产生钉扎作用,形成柯氏气团,产生微观范围内的变形不均匀,影响表面纹理。在镀锌工艺中的退火过程中,将钢板从加热温度缓冷至680~740℃,再快冷至480~540℃,然后进行镀锌。与常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高了缓冷段的温度,这是为了保证退火过程中回溶的Ti(C,N)在冷却时中不会形成细小弥散的析出物,从而保证变形的均匀性,改善钢板表面纹理。3)IF钢用于汽车外板时,冲压变形量较大,如果内部组织不均匀,在后续进行冲压过程中,这些区域抵抗变形的能力不同,会导致不同区域变形程度不均匀,在冲压后的表面形成微观的凸凹不平,导致涂漆后目视效果变差,体现为表面波纹度Wsa值增加。因此,本专利技术同时从控制组织内部均匀性出发,改善冲压变形及喷漆后的表面纹理。本专利技术中,采取“将板坯加热到1200~1300℃,保温120~180min,精轧开轧温度为1000~1150℃,终轧温度为900~960℃,卷取温度580~640℃”的工艺过程,可以实现细晶和组织成份均匀化,最终得到晶粒细小、晶粒尺寸均匀的组织,进一步提高冲压变形过程中均匀变形能力,改善表面波纹度Wsa值,提高冲压后涂漆效果。4)控制光整辊表面粗糙度1.6~2.4μm,使得热镀锌IF钢表面粗糙度满足涂漆表面要求。因为粗糙度的滤波范围与表面波纹度的滤波范围有重叠部分,导致粗糙度的高低对表面波纹度有直接影响,粗糙度越低,表面波纹度也越低。但是考虑冲压过程中对表面粗糙度有要求,产品的表面粗糙度是由热镀锌过程中光整辊的表面粗糙度控制的,因此,本专利技术控制光整棍的表面粗糙度为1.6~2.4μm。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控制表面波纹度的热镀锌IF钢板生产方法,所述热镀锌IF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0<C≤0.0030%、0<Si≤0.020%、Mn0.04%~0.15%、0<P≤0.010%、0<S≤0.012%、Al0.02%~0.045%、0<Cr≤0.06%、0<Nb≤0.005%、Ti0.05%~0.09%、0<N≤0.004%、0<Ni≤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热镀锌IF钢板的生产过程包括冶炼、炉外精炼、连铸、热连轧、冷酸连轧、退火、热浸镀,其中:1)热连轧时,将板坯加热到1200~1300℃,保温120~180min,精轧开轧温度为1000~1150℃,终轧温度为900~960℃,卷取温度580~640℃;2)退火时,加热段温度为790~840℃;保温段温度为790~840℃,保温时间为30~90s;退火后采用炉内冷却,将钢板缓冷至680~740℃,然后快冷至480~540℃;然后进行镀锌;所述热镀锌IF钢板在5%变形后,表面波纹度Wsa≤0.35μm。所述一种控制表面波纹度的热镀锌IF钢板生产方法,采用连续热镀锌生产线进行生产;控制光整辊的表面粗糙度为1.6~2.4μm。本专利技术所述热镀锌IF钢板的化学成分控制原理如下:C:C是钢中最普通的强化元素,会使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降低。对于超深冲用钢,需要的是低的屈服强度和高的延伸率。并且随着钢中固溶碳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变形的{111}织构密度下降,产品时效问题明显。因此,对于本专利技术将C含量控制在0.003%以下。N:N在钢中一般使强度增加,硬度值上升,r值(应变强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表面波纹度的热镀锌IF钢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镀锌IF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0<C≤0.0030%、0<Si≤0.020%、Mn 0.04%~0.15%、0<P≤0.010%、0<S≤0.012%、Al 0.02%~0.045%、0<Cr≤0.06%、0<Nb≤0.005%、Ti0.05%~0.09%、0<N≤0.004%、0<Ni≤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n所述热镀锌IF钢板的生产过程包括冶炼、炉外精炼、连铸、热连轧、冷酸连轧、退火、热浸镀,其中:/n1)热连轧时,将板坯加热到1200~1300℃,保温120~180min,精轧开轧温度为1000~1150℃,终轧温度为900~960℃,卷取温度580~640℃;/n2)退火时,加热段温度为790~840℃;保温段温度为790~840℃,保温时间为30~90s;退火后采用炉内冷却,将钢板缓冷至680~740℃,然后快冷至480~540℃;然后进行镀锌;/n所述热镀锌IF钢板在5%变形后,表面波纹度Wsa≤0.35μ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表面波纹度的热镀锌IF钢板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镀锌IF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0<C≤0.0030%、0<Si≤0.020%、Mn0.04%~0.15%、0<P≤0.010%、0<S≤0.012%、Al0.02%~0.045%、0<Cr≤0.06%、0<Nb≤0.005%、Ti0.05%~0.09%、0<N≤0.004%、0<Ni≤0.06%,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热镀锌IF钢板的生产过程包括冶炼、炉外精炼、连铸、热连轧、冷酸连轧、退火、热浸镀,其中:
1)热连轧时,将板坯加热到1200~1300℃,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美郭强卜凡征缪心雷陈其爽王玉斌郑连辉佟皑男王霆张长伟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蒂森克虏伯汽车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