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F7重组蛋白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676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细胞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SLAMF7重组蛋白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将SLAMF7作为诊断/免疫治疗脓毒症的靶点。检测SLAMF7在巨噬细胞的表达能够诊断脓毒症。利用SLAMF7重组蛋白及其免疫治疗方法可以实现对脓毒症的免疫治疗,其方法具有提高生存率,减缓炎性因子风暴以及肺部病理损伤等优点,适于脓毒症的综合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LAMF7重组蛋白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治疗
,更具体地,涉及SLAMF7重组蛋白在制备治疗脓毒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临床上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全球脓毒症联盟公布的不完全数据显示,因脓毒症而死亡的人数超过了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艾滋病致死人数的总和,全球每年约有1800万严重脓毒症病例。脓毒症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免疫细胞产生的“炎性风暴”造成机体病理损伤。虽然各个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致力于脓毒症的治疗,但是其死亡率依然很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早期有效的药物抑制炎性风暴的产生。因此,开发治疗脓毒症早期的药物治疗方案十分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SLAMF7在诊断/治疗脓毒症的中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检测SLAMF7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的物质在制备脓毒症诊断或/和辅助诊断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研究健康者与脓毒症患者巨噬细胞SLAMF7的表达,发现与健康者相比,脓毒症患者SLAMF7+CD11b+细胞比例更高,并且SLAMF7+CD11b+细胞与急性反应蛋白CRP正相关,说明随着机体急性反应加重SLAMF7表达也上调,即SLAMF7表达与患者病程正相关。而经过治疗后,患者CRP水平下降,SLAMF7+CD11b+细胞也随之下降。上述结果说明,SLAMF7在单核巨噬细胞的表达能够作为诊断脓毒症以及观察疗效的一个指标。因此,可以利用药物检测巨噬细胞中SLAMF7的表达,明确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以诊断或者辅助诊断脓毒症患者。信号淋巴活化分子家族成员7(SLAMF7,又称为CD319、CRACC、CS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一种CD2样相关受体。其自身互为配受体,胞外域蛋白可与其他SLAMF7胞外域相互作用。胞内段含有一个或多个具有结合接头蛋白能力的免疫受体酪氨酸转换序列(ITSMs)基序,这些序列在受体结合时被磷酸化,并可招募含SH2结构域的蛋白分子发挥功能。本专利技术研究了SLAMF7在脓毒症的功能,发现通过激活SLAMF7能够明显提高脓毒症小鼠生存率,改善肺部病理损伤,减低炎性因子的产生。由此确定SLAMF7在脓毒症中起到保护作用,成为治疗脓毒症的一个靶点。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用于激活SLAMF7的物质在制备治疗或/和辅助治疗脓毒症的药物中的应用。优选地,所述药物为重组SLAMF7蛋白。具体地,所述重组SLAMF7蛋白用于减轻肺部损伤。具体地,所述重组SLAMF7蛋白用于减轻炎症因子风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或者辅助治疗脓毒症的药物,所述药物能够激活SLAMF7,通过激活SLAMF7能够明显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本专利技术首次将SLAMF7作为诊断/免疫治疗脓毒症的靶点。检测SLAMF7在巨噬细胞的表达能够诊断脓毒症。利用SLAMF7重组蛋白及其免疫治疗方法可以实现对脓毒症的免疫治疗,其方法具有提高生存率,减缓炎性因子风暴以及肺部病理损伤等优点,适于脓毒症的综合治疗。附图说明图1为SLAMF7在脓毒症患者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的相关性分析;图2为SLAMF7重组蛋白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影响;其中,Control+CLP为模型小鼠对照组,rmSLAMF7+CLP为注射了SLAMF7重组蛋白的模型小鼠组;图3为SLAMF7基因缺陷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影响;其中,WT+CLP为野生脓毒症小鼠模型组,SLAMF7KO+CLP为SLAMF7缺陷脓毒症小鼠模型组;图4为使用SLAMF7重组蛋白后脂多糖(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的炎性因子表达变化;图5为SLAMF7基因缺陷后脂多糖(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的炎性因子表达变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述实验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实施例1脓毒症患者SLAMF7的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收集81个健康志愿者以及83个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各5ml,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流式检测SLAMF7在CD11b+巨噬细胞的表达。另外选取其中的脓毒症患者30例,分别检测不同治疗时期包括治疗前(Pre-treatment)、治疗1天后(post-1day),3天后(post-3day),5天后(post-5day),7天后(post-1day)SLAMF7+CD11b+细胞比例。图1A结果表明,与健康人相比,脓毒症患者中SLAMF7在CD11b+细胞中细胞表达明显上调。图1B结果表明,SLAMF7+CD11b+细胞比例与炎症指标CRP水平正相关(r=0.56),说明随着机体急性反应加重,SLAMF7表达也上调,即SLAMF7表达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图1C结果表明,脓毒症患者经过治疗后,CRP水平下降,SLAMF7+CD11b+细胞比例也下降。说明SLAMF7在巨噬细胞的表达可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上述结果说明,SLAMF7在巨噬细胞的表达能够作为脓毒症诊断和疗效判断的一个指标。实施例2SLAMF7重组蛋白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影响利用4-6周SPF级雌性C57BL/6小鼠,构建小鼠盲肠结扎脓毒症模型(CLP)(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构建盲肠结扎脓毒症模型小鼠),2小时后分别腹腔注射等量的SLAMF7重组蛋白(rmSLAMF7)和0.9%Nacl(Control),12小时后,观察并记录小鼠生存率,结果如图2A所示。利用4-6周SPF级雌性C57BL/6小鼠,构建小鼠盲肠结扎脓毒症模型。2小时后分别腹腔注射等量的SLAMF7重组蛋白(rmSLAMF7)和0.9%Nacl(Control)。12小时后,肺小叶用4%多聚甲醛固定,肺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2B所示。剩余肺组织进行研磨留上清(Lung),同时也研磨肝脏留上清(Liver)以及收集腹腔灌洗液上清(PL)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上清中TNF-α、IL1-β、IL-6的表达水平,结果如图2C所示。将腹腔灌洗液离心后沉淀中的细胞进行特异性流式抗体染色,加入TNF-α、IL1-β、IL-6和F4/80+流式抗体,结果如图2D所示。图2A结果表明,注射了SLAMF7重组蛋白的盲肠结扎脓毒症模型的小鼠的生存率相比较于对照组的小鼠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检测SLAMF7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的物质在制备脓毒症诊断或/和辅助诊断的药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检测SLAMF7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的物质在制备脓毒症诊断或/和辅助诊断的药物中的应用。


2.用于激活SLAMF7的物质在制备治疗或/和辅助治疗脓毒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曦劳娟凤李淼明思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